天天看点

溥仪退位前,他身边的禁卫军都干啥去了?实力虽强但保护不了皇帝

溥仪退位前,他身边的禁卫军都干啥去了?实力虽强但保护不了皇帝

1900年,八国联军以砍瓜切菜之姿攻入了北京城内,各国首领坐到了龙椅之上,体会了一把当皇帝的感觉。当时已经被慈禧翻修过一部分的圆明园再次遭到劫掠,八国联军在京城之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城内百姓带去了深重的灾难。

溥仪退位前,他身边的禁卫军都干啥去了?实力虽强但保护不了皇帝

自先秦时期开始,各个国家、王朝都会在京城要地驻守专门的军队,通常被称之为禁卫军。禁卫军直属于皇帝,不听从其他人的调遣,由此来拱卫皇室,以防发生不测。那么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清朝的禁卫军都去哪儿了呢?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之后,这些禁卫军又该何去何从呢?

禁卫军作为皇帝的直属军队,皇城最后的守卫力量,对于其成员自然也是要求十分严格的,不仅每个士兵的素质都要足够优秀,而且必须是皇帝能够信任的人员,才能够成为一名禁卫军。

溥仪退位前,他身边的禁卫军都干啥去了?实力虽强但保护不了皇帝

清朝的旧禁卫军,主要是由八旗子弟担任,其中大部分都是满人,根据不同的能力分配到不同的军营当中,比如骁骑营、护军营、前锋营、步军营等等。这时候的清朝禁卫军的装备是所有军队当中最好的,但配制的火器数量依然不够多也不够先进。

1840年之后,清朝开始迈入了屈辱史,内有太平天国作乱,外有列强虎视眈眈,为了维护满清王室统治,禁卫军也就开始发生了革新。当时,李鸿章作为洋务大臣,常常到国外购入先进火器,并且在国内通过安庆内军械所等洋务企业大量仿制,而仿制出来的装备,就被优先装备到了清朝禁卫军之中,而其中又以神机营最为令人瞩目。

神机营早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建立,并且装配了大量当时对整个世界来说都十分先进的火器。满清入关之后因为遵循祖制,迷信自己“无可阻挡”的骑兵,导致神机营虽然依然设立,但是重视程度和装备水平都远远不如正常发展水平。

溥仪退位前,他身边的禁卫军都干啥去了?实力虽强但保护不了皇帝

直到1861年,咸丰帝为了应对内外忧患,才重启神机营。神机营在洋务派的支持之下, 很快就得到了相当优良的装备,虽然比不上英国、德国等一些工业大国,但在世界上也足以名列前茅了。

而至于神机营兵士,则是从当时的禁卫军之中择优挑选而出,一开始选出了1.4万人,到1864年的时候已经发展到了3万人。本身禁卫军作为皇家卫兵,兵员的素质就要比普通士兵高很多,而神机营中的士兵又是从禁卫军中筛选而出,加上世界一流装备支持,因此神机营一开始的战斗力是相当不俗的。

但是最终还是事与愿违,清朝上层统治者本身就十分腐朽,这些八旗子弟兵因为身负保卫皇城的任务,一直被清朝捧在掌心,以至于到了后来越发傲慢,军纪变得十分涣散。

溥仪退位前,他身边的禁卫军都干啥去了?实力虽强但保护不了皇帝

因为禁卫军中福利颇高,通常又不会真上战场打仗,于是就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香饽饽”。很多旗人贵族靠着家族势力,将根本不具有当兵能力的家族子弟也塞了进去,以至于经常会出现禁卫军士兵早上草草操练完,下午就提着笼子去遛鸟的荒唐事,民间还有言说:“见贼要跑,雇替要早,进营要少。”借以讽刺这些披着士兵表皮的公子哥。

因此,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这些禁卫军虽然有着不错的装备,例如马克沁机枪、各种步枪乃至加特林机枪和各种火炮,但是却根本无法阻碍侵略者的步伐,经此一役之后,禁卫军连编制都被打散了。

溥仪退位前,他身边的禁卫军都干啥去了?实力虽强但保护不了皇帝

直到1908年,溥仪即位,其父载沣成为摄政王之后,曾经亲眼见证过德国火器之厉害的载沣,才开始重建禁卫军。但是他也没有逃脱封建统治思想,依然使用满清八旗后人,而汉人和其他民族则只占据了一小部分。

但载沣还是一定程度上吸取了之前的经验,除了基本的顶级装备来支撑之外,也亲自去视察练兵情况,因此之前那种军纪涣散的情况并没有出现,禁卫军的战斗力也比之前要强得多。

溥仪退位前,他身边的禁卫军都干啥去了?实力虽强但保护不了皇帝

可惜的是,除了禁卫军之外,当时清朝最强大的军队——北洋军队却掌握在袁世凯的手上。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之时,各地纷纷响应,整个南方很快脱离京城控制。载沣想要让袁世凯南下平乱,但袁世凯却一再拖延,载沣不可能让戍守京城的禁卫军南下,否则一旦京城空虚,后果不堪设想,同时他也无法逼迫袁世凯领军“平乱”,否则袁世凯大手一挥,北洋军队直接进兵京城,这些禁卫军能不能打得过都是个问题。

溥仪退位前,他身边的禁卫军都干啥去了?实力虽强但保护不了皇帝

于是,在两相掣肘之下,禁卫军什么用处都没发挥,云里雾里地,清朝就垮台了。1912年,清逊帝溥仪宣布退位,而这些禁卫军则被袁世凯吸收进入了自己的军队之中,由此,作为维护封建统治、效忠皇室的禁卫军,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