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军黄埔系将领里面,并非所有人都是庸才,每一期都会有很多出彩的名将。当然要说对国军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还是要说大将云集的第一期。虽然毕业时人数最少一共也才600人,但这里面每一个人都是国军中的悍将,杜聿明、宋希濂、郑洞国、胡宗南、黄维、桂永清、范汉杰等在解放战争中都是兵团级以上高官。不过在这些人里面,要说指挥艺术最高的,除了杜聿明之外,可能要数被人称之为“关大头”的虎将关麟征。
可就是这位国军早期在大革命和抗战中,出尽风头的悍将,为何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就被下放到后方,销声匿迹了呢?

关麟征
虎将关麟征
关麟征和胡琏、杜聿明等人一样,都是从北方到广东参加大革命的陕西人。从小家境落魄的关麟征认为只有当兵时吃粮才能出人头地,因此机缘巧合之下,冒用他人名字在同为国军中将的好友邓毓玫的帮助下,顺利考入黄埔军校。在军校中的关麟征和很多寒门子弟一样,训练刻苦,再加上人高马大的他又有一膀子力气,很快“关大头”的名声就在同学中传开。
黄埔军校时期的关麟征
同一期学生兵们升迁的第一仗一样,关麟征在陈炯明的战役中担任突击排的排长,率部作为敢死队登上叛军城头。在作战中负伤的关麟征也被老蒋赏识,在伤愈归队后加入了国军宪兵部队担任营长,这可是肥差。而且在1927年镇压南昌工人游行中,关麟征格外卖力,不过却被当时在南昌的朱老总制止,并将关麟征的部队缴了械,只能慌忙逃出南昌。
而且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关麟征在回到广州之后,正好碰到宁汉之争,背叛老蒋的何应钦要对军队进行裁员,而关麟征也在这里面的。很快不甘失败的关麟征就纠结同学们开始进行抗议,并得到了老蒋的支持,而这也是关麟征真正迈入老蒋嫡系的里面的关键一步。
黄埔军校学员组成的北伐军
在老蒋得势后,关麟征等黄埔系也是水涨船高。1928年底,关麟征被提升为32旅旅长,没到几个月就被提升为第5师副师长(大名鼎鼎的第五军前身),这个时候他也才25岁。在随后虽然因为部下哗变导致其被降为旅长,但是到了1932年,关麟征率领部队在围剿红军时候,屡战屡胜,其所在的第四旅被提升为25师,而这也就成了关麟征起家部队,同时队伍里面还有张耀明和杜聿明两位同乡。
杜聿明和关麟征合影
当上师长的关麟征还没来得及庆祝,长城抗战爆发,25师被调给徐庭瑶到长城和日军作战,在战役中关麟征的25师多次打退日军进攻,甚至于莽劲上来的他还带头冲锋,不过还是被日军炮火所伤,最后不得已下火线,而因为作战勇猛,他还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在6年后的台儿庄会战中,又是关麟征的52军(25师扩编而成)及时支援,击溃日军矶谷师团。在战后作战勇猛的52军被称之为“铁军”,关麟征本人也被人称之为“关铁拳”,甚至于一向不喜欢夸人的老蒋都说“我军如果都像52军那样战斗力强,打败日本军队是不成问题的。”
台儿庄大捷缴获日军装备的关麟征
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关麟征先后担任15集团军司令官,率部入驻滇南,包括滇越铁路。并得到何应钦的赏识,掌握第9集团军。卫戍西南期间,一直未能让日寇前进一步,可以说如果这么发展下去,关麟征很快就可以成为另一个胡宗南,担任上将实权一方不成问题。可在抗战快胜利的时候,关麟征却干了一件很蠢的事情,在云南学生爆发的“一二一”游行中,居然对游行群众开枪,还大言不惭的说“学生有游行的自由,军人有开枪的自由”。这让他不得不下台,转到后方去任职。
一二一昆明事件
在解放战争中,在同期黄埔生在战场上作战时,关麟征只能在后方担任黄埔军校校长被人渐渐遗忘。不过随着国军在前线损兵折将,接连失利,老蒋又想到这位“关铁拳”想让他再次挂帅,但此时关麟征已经离开前线很久,虽然被任命为的陆军副总司令和总司令,但却只是个虚职,而且更为搞笑的是,老蒋前一秒将他提为总司令,下一秒却以’ 溪口电话手令遗失”为由不认账,搞得关麟征最后复出的心气也都没了,看透老蒋的他不得已他只能携带妻女到香港定居。
关麟征家庭合影
解放战争不受重用
其实在关麟征前40年中一直是黄埔的旗帜人物,第一个率军参加对日作战的黄埔学生师长,第二个担任集团司令官的黄埔学生,围剿红军、台儿庄大捷都让其风光无限。但为何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就快速陨落了呢?
在这里雨田君将其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点,背后无大山,没有靠得住的码头。
关麟征算黄埔系中的一个另类,当然这也是他地位决定的。在黄埔学生中多数都会拜码头,加入派系中,杜聿明之前拜了徐庭瑶,陈诚更是有一一众小弟组成“土木系”一起抱团取暖,投靠汤恩伯、顾祝同和何应钦的人也不少。但关麟征除了自己52军体系的之外,基本不投靠其他人,而其实他之所以一直不愿意拜码头并非自己清高,也许他也想像同学胡宗南一样自立门派自成一系,但可惜除了52军这个基本盘之外并没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他。
国军各派系魁首,关麟征谁都不讨好
故而在昆明案件中下台之后,没有靠山的他很难再出山,何应钦在抗战期间和他关系是缓和了点,但此时何应钦已经被架空,根本不能保他。因此到了解放战争杜聿明、郑洞国等人在前线指挥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关麟征却在黄埔军校里面教书,干坐冷板凳。
第二点,情商感人,经常得罪同僚。
当然关麟不愿意拜托投靠他人的另一个原因,还是因为其情商感人,基本上和他共事过的人,没几个会说他好话。关麟征有着陕西人身上西北汉子的直爽,但直爽过头了那就变成了口无遮拦,到处得罪人了。
在25师当师长的时候,下面的旅长杜聿明虽然是自己老乡,但两人相处得不是很愉快,老实巴交的杜聿明做事一丝不苟,对训练及其认真,因此经常和关麟征发生分歧,久而久之就被关麟征一直打压,甚至于在长城会战中明明是杜聿明指挥的更好,青天白日勋章却被关麟征拿到,气的杜聿明宁愿教导总队当一个装甲团团长,也不愿意当25师的旅长。
关麟征的死对头陈诚
除了杜聿明之外,对于顶头上司他也不例外。当年黄维和关麟征就爆发过矛盾,主要就是黄维举报其贪墨军饷,黄维是出了名的老实,一般不乱冤枉人,这也坐实了关确实能贪。但大义凛然的黄维却让关麟征穿了小鞋,直接从54军军长的位置上拿掉,而黄维走后,关麟征也和谁担任54军军长一事和陈诚争的面红耳赤,按理说土木系54军黄维卸任应该也是土木系的人上,但关麟征却以其归9集团军管之便强行让自己老乡兼属下张耀明当军长,气的陈诚胃出血直接入院。
解放战争在后方担任陆大校长的关麟征
因此接连得罪杜聿明、陈诚、黄维等人,让其在国军内部基本上没啥聊得来的盟友。而到了解放战争中,正好是他的这些“仇人”们掌握军权,杜聿明深受老蒋信赖,陈诚又是参谋总长,这哪还有他关麟征出头之日?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关注我,赠送高清中国和世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