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军班长被撤职,师长安慰他,38年后,师长成副国级班长成正国级

在我军的开国元勋里,有许多人在枪林弹雨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譬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两位,不同于其他人,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两位,他们更是传奇中的传奇。

这两人分别是陈锡联,以及李德生。

1935年之前,李德生听过陈锡联的名字,但是从来没见过,而陈锡联,则是根本就没听过李德生的名字,1935年,李德生因为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被撤职。

红军班长被撤职,师长安慰他,38年后,师长成副国级班长成正国级

当时他被调往红四方面军第十师担任传令兵班长,任第十师师长的,正是陈锡联。

1933年,时任红军团长的陈锡联与兄弟部队一起打进了四川土军阀刘存厚盘踞的达县,缴获了许多物资,由于红军官兵出身贫苦,许多东西没有见过,闹了不少笑话。

在这些物资中,陈锡联没有见过金砖,就把它当成铜块子垫在自己床铺底下,第二天,任军政委的李先念和总经理部主任郑义斋来到陈锡联住处。

郑义斋看到陈锡联的床铺下铺了那么多的金砖,一下子就生气了:“你怎么搞的,这么贵重的东西不上交,竟然藏在铺底下?”

陈锡联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还疑惑地问:“都是些铜块子,还有好些个都让我们扔进粪坑里了。刘存厚的这些破烂玩意儿,用它来垫垫床铺,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听到陈锡联的话,李先念和郑义斋忍不住笑了:“这是黄金,是金砖啊!同志!”

直到这时,陈锡联才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随后,他召集人,将扔到粪坑里的金砖,以及到处扔的金砖全部聚集到一块,交给了总经理部。

红军班长被撤职,师长安慰他,38年后,师长成副国级班长成正国级

此事,便成为了陈锡联军事生涯中闹出的一个小笑话,后来有人说,陈锡联虽然不识金砖,但是他却是识别人才。

李德生,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1935年,李德生来到红十师担任传令兵班长,陈锡联此前和他不认识,当他得知李德生是因为反对错误路线而被撤职时,他很是关心李德生的情况。

陈锡联宽慰他,鼓励他放下自己的“包袱”,轻装前进,在陈锡联的照顾下,李德生的心情好了很多,他也没有放弃自己对革命的理想和执着追求,而是跟着部队进行长征。

此后,陈锡联对李德生多有关心和帮助。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陈锡联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769团团长,当时部队由于编制问题,许多红军将领不得不降职使用,但是陈锡联对李德生额外照顾,不仅没有给他降职,反而让他担任通信排的排长。

10月,769团按照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前往晋西北作战,部队来到代县,在苏龙口,刘家庄一带与敌人作战时,陈锡联发现在此地敌人的飞机起飞的很频繁,因而他当即断定,此处一定有敌人的飞机场。

红军班长被撤职,师长安慰他,38年后,师长成副国级班长成正国级

经过侦察兵了解到的情况,陈锡联得知,日军在阳明堡镇有一个简易的飞机场。

10月18日,陈锡联亲自带人,对敌人的飞机场进行突袭,这一战,我军消灭100多名日军,在这一战中,消灭的日军人数是次要的,我军炸毁了敌人24架飞机。

经此一战,陈锡联一战成名,连蒋介石都给他发来了嘉奖令。

李德生在陈锡联的部队中,也亲自参与了此战,多年,李德生回忆起陈锡联此战,依然是非常敬佩的口气。

1938年的一次战斗中,李德生不幸头部负伤,陈锡联得知后,百忙之中亲自前来医院探望他,对于陈锡联对自己的提拨和赏识,李德生一生都很感激。

1945年抗战胜利后,陈锡联非常关心李德生当年因反对错误连线而被处分的事,经过他的提议,1946年,党组织给李德生平反。

抗战胜利时,李德生已经是八路军的一名团长了,这个团也不是普通的团,而是陈锡联当你指挥阳明堡战役的769团。

红军班长被撤职,师长安慰他,38年后,师长成副国级班长成正国级

解放战争时期,李德生离开了陈锡联的麾下,来到了王近山的麾下担任旅长,当时王近山麾下有三位悍将,就是李德生,尤太忠,以及肖永银。

他们三人被誉为王近山麾下三位得力下属。

王近山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实乃是我军中不可多得的悍将,他与陈锡联并称为“二野两朵花”,由此可见他对革命做出的贡献,以及他的能力,是非常大的。

李德生在王近山的麾下,先后参与了襄樊战役,淮海战役等,1949年,部队整编,李德生被任命为12军35师师长,当时任12军军长的是王近山,而12军属于第三兵团,第三兵团的司令员,则是陈锡联。

1950年抗美援朝战役爆发后,李德生后来率部入朝作战,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秦基伟指挥,鲜为人知,第二阶段就是由李德生指挥的,这时候,李德生已经是我军的一名悍将了。

1955年,李德生被授予少将军衔,陈锡联被授予上将军衔。

1968年,在八届十二中全会开幕式上,周恩来宣读出席会议人员的名单,当念到李德生时,毛主席插话问:“哪个叫李德生?”

红军班长被撤职,师长安慰他,38年后,师长成副国级班长成正国级

李德生站了起来,毛主席说:“我看安徽的事情办得不错。我们不是通报了他那个整芜湖吗,芜湖整得不错嘛!那个芜湖问题可是复杂了”

毛主席问:“你们是怎么搞的啊?”

李德生只说了一句话:“就是大造舆论。”

1969年,时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的李德生,受到了毛主席的关注和提拨,这一年,他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次年,他升任总政主任。

1973年,在安排党中央副主席的人选时,毛主席说:“我看,现在的候选人里面,有老的,有青的,还没有中的啊!我们不是讲老、中、青三结合吗?我们也应当老、中、青三结合啊!”

按照毛主席提出的建议,最适合的人,就是李德生了。

红军班长被撤职,师长安慰他,38年后,师长成副国级班长成正国级

1973年,在陈锡联与李德生相识38年后,当年的班长李德生成为了正国级,而师长陈锡联,这一年也被选为政治局委员,成为了副国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