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兴之主还是亡国之君?嘉靖的后世评价为何截然不同?

嘉靖皇帝是谁,明世宗朱厚璁是也,我们常说的道士皇帝就是他了。前二十年也可谓中兴之世,一改武宗后期弊政,朝堂为之一新,而且继位以十五冲龄逼得杨廷和致士,在大礼议中为自己父母争得名分,也可谓少年老成,成为明朝第二个以藩王入继大统的皇帝。同时弃用太监,制约朝臣,因此在他继位的前二十年一度有“嘉靖中兴”的评价。但他在位后期重用明朝第一奸臣严嵩,也使得后世对他评价一度成为两个极端的对立面。

而好的一面,正如题主所说,自身聪明绝顶,深谙朝野制衡之道,前期也一度重用张璁和名臣夏言,吏治清明,河清海晏,成为当时人口中无愧的中兴令主。

但是他在嘉靖二十年之后,开始深居简出,祈求长生不老,修道炼丹,成为老百姓当中的道士皇帝,终究从别人家的孩子,成为泯然众人的普通人,甚至可能成为后世众多清朝皇子的背景板,也许他们上课开小差时,太傅就会拿出戒尺一本正经的说:

”你是想学前朝的嘉靖皇帝吗?“

转折不可谓不大。

中兴之主还是亡国之君?嘉靖的后世评价为何截然不同?

前后出现这种差距的原因,个人认为和壬寅宫变不无关系。

这是一起发生在古代的头条新闻,一群宫女竟然想着造自己的衣食父母-皇帝的反。当嘉靖睡着进入梦中,这群宫女竟然偷跑到皇帝寝宫,想要搞死皇帝,慌忙之下,找了一些裙带来结成套索,但是打成了死结,嘉靖皇帝才幸免于难,第二天就搬离宫中,到别苑居住,几十年间不复回宫。

这一次的死里逃生,让他开始害怕死亡,之后一心崇道,免除了崇道路上拦路虎-夏言的内阁首辅之职,之后更在严嵩和陆柄的联合进谗之下,夏言被弃斩于市,一代名臣终究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使得后世不少学者叹息!

在这之后朝政一直为严嵩所把持,嘉靖皇帝纵使天纵英明,在无心国事的情况下,严嵩父子还是钻了空子,在他们掌权的二十年间,除开夏言,先后逼死当时著名谏臣杨继盛和沈炼,更大肆贪污受贿,连当时的裕王为了岁贡都一度给严嵩父子送了一千五百两银子。

遑论其他平民百姓。

中兴之主还是亡国之君?嘉靖的后世评价为何截然不同?

而他们在敛财无度的同时,严嵩儿子严世番还大肆强抢民女、排除异己,据说西门庆的原型就是严世番,同时除了徐阶等几个大臣外,朝野几乎都成了严嵩父子的人,包括大名鼎鼎的胡宗宪。

这也和嘉靖纵容不无关系。彼时大明朝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倭寇肆虐,边境废弛,经常听闻几十倭寇,纵横沿海数省,这种情况直到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和俞大酉出场才有所改善。

而在嘉靖二十九年更是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庚戌之变,蒙古俺答进犯大同,大同总兵仇鸾重金贿赂,然后移攻到京城,嘉靖下令坚壁清野和勤王才平息了这场祸患,但也使得京郊遭受巨大损失。

南边倭寇,北边蒙古,南倭北虏是对嘉靖后期的真实写照,加之权奸把持朝政,贪污索贿之风盛行、藩王兼并土地、嘉靖后期的黑暗,可以说在历史上也少有敌手。

当时著名廉吏海瑞曾上千古名表-《治安梳》,后期甚至还讽刺嘉靖者、家家净也。

中兴之主还是亡国之君?嘉靖的后世评价为何截然不同?

所以虽不可否认嘉靖皇帝的贡献,但个人认为他是过大于功,昏庸居多,这也是当今史学界的主流观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