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慈禧按说也是老谋深算,为何会以卵击石向列强宣战?

1900年的庚子之变是晚清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正是由于八国联军的入侵,加深了清王朝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中华民族也因此遭受了一次空前的浩劫。而这次事件发生的主要诱因就是慈禧太后的一个愚蠢的举动——向十一国列强宣战。

慈禧按说也是老谋深算,为何会以卵击石向列强宣战?

庚子年时,慈禧太后掌了40年的权,她从一个不谙政事的年轻小寡妇,一步步成为老谋深算的女政治家,按理说,在这个节骨眼上,她应该不会如此轻浮,作出向列强宣战的决策。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慈禧不顾一切,甚至不顾大清安危而向列强宣战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忍无可忍!

慈禧作为女性,其政治实践更多带有情绪化的色彩。戊戌政变之后,因英、法、日美各国在一些问题上屡屡伤及她的感情,这进步一促使了慈禧的情绪化严重,策略性差。其中,有两件事最让慈禧无法容忍。

其一、列强干预慈禧谋废光绪帝

无戊戌政变后,慈禧将光绪帝囚禁,但她仍觉不满,对光绪帝参与“围园捕后”之恨未消。因此,她想彻底废除光绪帝,并存有杀害之心。

慈禧按说也是老谋深算,为何会以卵击石向列强宣战?

与此同时,支持慈禧的后党一派,因在戊戌变法中利益受损,他们也极力鼓动慈禧对维新派一网打尽。况且,维新派的主将康有为逃亡海外,随时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他们尤为惧怕光绪帝命长,慈禧一旦归西,仍要归政光绪。

所以,光绪帝的存在是这些后党成员的一块心病,他们时刻寻找机会,要置光绪于死地。

废除光绪帝在当时也发生了很大的争论,就是在后党内部中意见也不统一,如李鸿章、荣禄等都认为此举不妥。一来是他们受封建道统思想的影响,臣子废皇帝,颇有以下犯上之嫌;二来是时局不明,尤其是各国列强支持光绪帝,不容慈禧行废立之事。

慈禧按说也是老谋深算,为何会以卵击石向列强宣战?

其实,李鸿章、荣禄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当慈禧表示出欲废黜光绪的迫切愿望时,引起了各国列强和国内舆论的极力反对,掀起了一股“救上”的热潮。张之洞、刘坤一等地疆臣也上奏表示反对,折让慈禧有所顾忌。

另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英、日、美等国的直接干涉。甚至不惜以武力相要挟,摆出一副要为光绪帝复权的姿态。列强的这个态度,无疑是在藐视慈禧的权威,这让慈禧十分恼火。

不过,这个时候的慈禧尽管十分仇视各国列强,但迫于国内外的形势,也只好作出姿态,暂缓废黜光绪。慈禧心中的这股怒火没有发泄出来,并不代表她要妥协退让,她仍要设法废黜光绪,另换新君。

慈禧按说也是老谋深算,为何会以卵击石向列强宣战?

其二、列强干预慈禧册立储君

1899年5月,北京纷纷传说,慈禧要另立新君,其储君为恭亲王之孙,又有说是五王爷之孙。随后各大报纸都刊登了这样一则报道,人们将信将疑,又都开始关注起立储问题。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之时,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慈禧发布了一道上谕,宣布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为“大阿哥”。

慈禧这道立储上谕没有明确指出要废黜光绪帝,而是指出要立储君。这个举动颇有意味:你们不是反对我废帝吗,现在我另立储君总是可以的吧!其实,慈禧此举的本意还是要废黜光绪帝,而且这个主意是荣禄在既要讨好太后,又还要顾及列强面子的情况下,不得已而想出的一个救急办法。

慈禧按说也是老谋深算,为何会以卵击石向列强宣战?

慈禧、荣禄认为立储师出有名,不会引起太大的影响。但是在外人看来,立储和废黜光绪根本就是一回事,他们要求光绪帝亲政。所以,立储的上谕一经发布,又引起了轩然大波。

慈禧对国人的反对已经是焦头烂额,更让她恼火的是列强再一次出面干涉。当清廷把立储之事告诉各国驻京公使时,他们都持一个态度:拒不承认。这种视慈禧为无物的态度,让慈禧内心的怒火终于爆发了。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发布了《宣战诏书》,向十一国列强宣战。结果证明,慈禧此举无异于以卵击石,很快,八国联军就攻占了北京,在逼迫清政府割地、赔款的同时,还将慈禧列为“祸首”。

慈禧按说也是老谋深算,为何会以卵击石向列强宣战?

到《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从西安返京,途经开封时,于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日发布上谕:溥撤去大阿哥名号,立即出宫。这场慈禧立储的闹剧,终于在列强的高压下宣告收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