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在中世纪,成吉思汗的铁骑可谓是踏遍了半个地球。《元史》本纪第一有记: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勋伟迹甚众,惜乎当时史官不备,或多失于纪载云.

作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在军事上的造诣在当时可谓是登峰造极.而成吉思汗有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但二战时同样日军效仿,却饿死了五万人。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成吉思汗的谋略

作为战斗民族,元朝在铁骑之上打下了诺大一片疆域,但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战争中,粮草可谓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对于元朝这种大规模的远征,士兵没有饭吃那可是致命的!

对此,成吉思汗想出来了一个主意——每到一个城池便将掠完整个城池的食物作为军队的“粮草”!打到一个地方便劫掠尽一个地方,正是通过这种铁血手段,成吉思汗既保证了军队的粮草问题。

又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去管理打下来的疆土,就是一个劲地往前打。

蒙古人作为游牧民族,可以说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由于他们特有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因素,他们天生就以农耕为主要经济形式,所以,缺少物资的他们习惯于掠夺。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去抢!去战斗!蒙古的铁骑极其擅长“机动战”!

蒙古军队作为当时战力天花板之一,其行军、作战有着自己的特色。以机动战为例,蒙古的军队出战都带着一批的牛羊马匹,这些牛羊马匹不仅能为军队负重,到了地方还能宰了试试蒙古特色的涮羊肉。

畜力行军真可谓是一畜多用。

而成吉思汗作为蒙古人的强悍领袖,带领蒙古人,将自己的铁骑与长鞭带向了更加辽阔的世界,这些成就跟蒙古部队的机动性是分不开的。在这个过程中,成吉思汗的畜力行军之法可圈可点。

每当攻下一个城池后,这个城池的资源就成了元军的粮草供给方,在这些城池的“助力”下,成吉思汗带领他的军队走向了世界。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但二战时的日军学的畜力行军却更像是东施效颦,甚至饿死了五万人!

日本的东施效颦

二战时的日本战力也算诸国中的第一梯队之列,不过毕竟是个岛国,无论是人口还是资源都跟大国难以相较,二战刚开始的时候,意气风发的日本说要三月拿下中国.

而一场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的幻想,最后越打越吃力,甚至将其他地方的战力调到中国,但从结果来讲,收效甚微。

战争打到后面,日本在东亚的军队已经无法撤出,而在这个僵硬的局势中,日本急切地想要找到一个切入点,能让他们从这个尴尬的境地走出来,印度的英帕尔成了他们的目标。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决定跨过中国、缅甸想要去打印度英帕尔,日本第一时间便意识到了最大的问题,漫漫长的700里无人区,这后勤跟不上啊,粮草不行,这战怎么打得动?

脑子一转,15军参谋长牟田口廉想到了成吉思汗蓄力行军的故事,脑子一拍,几个军事高层觉得有搞头,立马下令将附近的牲畜劫掠一空,带着一大群牲畜便浩浩荡荡的冲向了缅甸。

一只浩荡的队伍,不乏大象等动物夹杂其中,结果这个大聪明的举动却被英军找到了破绽,空中巡视的英国轰炸机一样便见到了这只“搞笑”的队伍,并决定给日军开开眼界。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伴随着轰炸机的轰鸣,一个又一个炸弹丢下,在混乱中,牲畜和军队乱成了一团,路程尚未过半,死伤便已难以计量,装备辎重更是损失惨重。

粮食没吃到,反惹到一嘴腥。灰溜溜的日军好不容易来到英帕尔,一到地方,刚想劫掠一番,打开城门一看,啥也没有。

原来当地的人早就知道日军要来,很早就撤了出去,留给日本人的只有一座空城。

对于这只十万人的部队来说,这次战略出击没有给日军带来想象中的收获,除了一路的炮火与艰险。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而在这时,想要继续凭借畜力行军的日军发现牲畜都快吃完了,城里也没留下食物,部队只能在附近一些森林中自己找食物。

但这对十万人来说这些食物只能是杯水车薪,而且吃完上顿就没了下顿,让日本人打得十分难受,恨不得回到东京。

最后,啥也没干成的大部队只能往回走,在这次长途跋涉里,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就这样,牟田口廉依旧想通过口号唤醒军队的精气神,“日本自古就是食草民族”,吃没吃草不知道,反正最后返回时,原来意气风发的十万大部队就只剩下五万!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牟田口廉想要学成吉思汗的行军方式,却只得其形,未得其神,在成吉思汗那个年代,带着畜力行军的蒙古铁骑也是一只无人可挡的部队。

在一路的远征中,蒙古人有着那些欧洲城池根本抵挡不住的武力。

而日本在这次的远征中,在空中的轰炸机眼中,就像是靶子,时不时地轰炸像是对小丑的调笑。

但日军却无法对他们造成更多的实际伤害,最后,那些明明是主力的牲畜反而成了他们的累赘,丢又不能丢弃,带着一起行军部队很难不被发现,弊大于利。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最为关键的是,在蒙古铁骑的时代,蒙古军的行军速度无人可及。

而纵观日本在那个时期,对手不仅能打得过他们,敌人就是跑,日军也拦不住。

就像是最后迎接日本人的那一座空城,恰像是对他们无声的嘲讽。

这手烂棋不仅浪费了日本部分战力,而且,在当时。这次失利对当时日本也是一次极大的精神打击,大日本帝国之颓势由此可见几分。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历史上像成吉思汗一样的天骄还有很多,他们的经验故事确实是留给我们的宝藏,但在效仿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到具体的现实,以现实为基。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谋略,而不是草率的一味效仿,否则只会东施效颦,落个跟二战时的日本一样的下场!吃力又不讨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