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红军游击队司令,建国后同级授开国将军他处决,原因令人叹息

1934年秋天,中央红军主力离开江西苏区长征,留守在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数万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高潮。这支部队改编为新四军,成为中国人民反日抗战的中流砥柱。

他是红军游击队司令,建国后同级授开国将军他处决,原因令人叹息

当时,活跃在赣粤边、湘南游击队二支人马,经收集失散人员,编成江西人民抗日义勇军,发展到七百人左右,统一编为新四军。当年,统领这支队伍的起先是赣南省军区司令员蔡会文,担任游击队司令员兼任政委。1936年春,蔡会文在反清剿斗争中牺牲,游世雄继任湘粤赣边红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当时的称谓叫司令员)兼政委。

他是红军游击队司令,建国后同级授开国将军他处决,原因令人叹息

游世雄,又名游士雄,游炎岩。江西省吉安县人。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入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游击队宣传员,永阳总工会常委,吉安红色警卫营事务长,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独立团文书、红军连指导员等职务。

他是红军游击队司令,建国后同级授开国将军他处决,原因令人叹息

1931年游世雄在九渡冲战役中,因作战勇敢工作出色,曾荣获湘赣省苏维埃五星银质奖章,并当选为中央苏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随后调任福建军区团政委,上杭战役后,升任师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巡视员。

他是红军游击队司令,建国后同级授开国将军他处决,原因令人叹息

红军长征后,游世雄被任命留守江西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奉命率部突围来到东边山,与蔡会文率领的红军游击队会合,成立了湘粤赣边区红军游击支队和湘粤赣特委,任支队副政委和特委委员。

他是红军游击队司令,建国后同级授开国将军他处决,原因令人叹息

后奉命率100余人枪到西边山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以桂东为活动中心,开始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了西边山中心苏维埃政府,成立了西边山边区委员会,游世雄任区委书记。

他是红军游击队司令,建国后同级授开国将军他处决,原因令人叹息

随后,国民党“清剿”大军对红军游击队进行包围,游世雄率部游击队吸取教训,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指挥游击队与敌人兜圈子,捉迷藏。尽管如此,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太大,多次战斗中使红军游击队损失惨重,在一次战斗中,游世雄的妻子范慧香壮烈牺牲,郴县保安司令部将范惠香头颅挂在城头示众。

他是红军游击队司令,建国后同级授开国将军他处决,原因令人叹息

当时,这支红军湘粤赣游击支队在游世雄领导下,以桂东东西两边山为根据地,坚持深入敌后,打击敌人,扰乱敌人, 牵制敌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南方游击根据地进攻,发挥了重大的战略作用,成为南方八省十四支游击队之一。

他是红军游击队司令,建国后同级授开国将军他处决,原因令人叹息

国共合作时期,受赣南特委指示,游世雄下山与国民党汝城、桂东县政府谈判,分别签定了“互不侵犯、合作抗日”协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后,游世雄率湘粤赣边红军游击支队200余人到桂东沙田待命改编,队伍扩大至500余人。

他是红军游击队司令,建国后同级授开国将军他处决,原因令人叹息

1938年1月,游世雄领导的湘粤赣游击支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江西大余县池江与大部队会合,游世雄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他是红军游击队司令,建国后同级授开国将军他处决,原因令人叹息

这支改编的部队在池江经过一段时间集训之后,正式开赴安徽,这时,游世雄因不满工作安排,遂带一警卫员离开革命队伍,回到老家江西吉安县,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任职,解放前营救地下党员3人,解放后任上莲乡乡长,吉安地委党训班学习,吉安县委工作队工作。1950年调任永新人民银行行长。

他是红军游击队司令,建国后同级授开国将军他处决,原因令人叹息

然而,就在二年后的1952年,因为脱离队伍的事情,肃反时被错杀,时年40岁。

游世雄的结局使无数人嘘唏不已,因为他这支游击队改编成的新四军队伍早期称为一支队,是新四军初期的四支主力队之一,从这支队伍中,他的战友团级干部中,一团团长傅秋涛、政治处主任钟期光,建国后都授予上将军衔,还有二团参谋长王必成、副团长刘培善都是中将,副团长江渭清更是大名鼎鼎的书记。

他是红军游击队司令,建国后同级授开国将军他处决,原因令人叹息

同时,这支部队的营级干部,营长吴咏湘、段焕竞、侦察参谋张銍秀等等,建国后都授予开国少将军衔,而游世雄作第一支队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至少也是相当于团级干部以上,授予中将也不为过。可惜的是因为对安排职位有意见,竟然选择离开为之奋斗几十年的事业,并落得如此结局,令无数人一声叹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