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团长献上一计,旅长一拳砸在桌子上:后面的战斗你来指挥

1948年10月下旬,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七旅在旅长崔建工(后改名为崔建功)率领下,向黄河南岸的战略要地邙山发起了进攻。

10月14日拂晓,崔建工指挥各团包围了敌人,从雷区和铁丝网中开辟道路,向邙山主峰发起了猛攻。

然而,由于此处地形极为险要,再加上敌人修筑的工事极为坚固,各山头之间又均被雨裂沟壑隔断,致使肩负主攻任务的八十一团连续三次攻击均受挫,甚至牺牲了三名连长,还有两名营级干部负重伤。

虽然局面非常被动,但八十一团指挥员认为,既然纵队和旅首长都已经定下了攻克邙山的目标,那就不能决不能半途而废。

团长献上一计,旅长一拳砸在桌子上:后面的战斗你来指挥

因此他们再三向旅长崔建工请命,要求让八十一团继续攻击,直到夺取邙山主峰为止。

负责助攻的八十团和担任二梯队的七十九团指挥员见八十一团屡攻不下,也跑到崔建工面前,要求接过主攻的重任,坚决战斗到底。

面对众将的纷纷请命,性格向来沉稳的崔建工却罕见地发火了,他断然予以否决:“仗不能这么打了!马上停止进攻!”

接着他严肃地看着众将说道:“如果我们打这一仗付出的代价太大,那么就算攻克了邙山,也不能算是我军的胜利!”

“那……”一名团干部试探着问道,“现在怎么办?”

团长献上一计,旅长一拳砸在桌子上:后面的战斗你来指挥

“怎么办?”崔建工抬着头,语气无比坚定地说道,“调整思路,改变战术再攻,但不能蛮干了!”

“旅长说得对!”半天没吭声的八十团团长段成秀忽然插话道,“敌人的工事异常坚固,又占据地形优势,确实要另寻良策才能打开局面!”

崔建工很了解这员爱将,知道段成秀只要开口说话,必然心里有了主意,便问道:“谈谈你的意见吧!”

段成秀点了点头说道:“自古兵不厌诈,我看可以另选突破口。”

八十一团的一名干部说道:“战斗打响之前,我们已经反复观察过了,要攻上邙山主峰只有一条路可走。”

团长献上一计,旅长一拳砸在桌子上:后面的战斗你来指挥

“咱们需要进一步打开思路,”段成秀说道,“我建议明攻山头,暗袭山脚。”

“山脚?怎么打?”崔建工一下子来了兴致。

段成秀胸有成竹地说道:“咱们来个舍近求远、声东击西,一边继佯攻邙山主峰,一边派部队沿着铁路和黄河岸边攻击,直取南岸车站,切掉敌人的退路,动摇其守备信心,到时候再围歼守山之敌就容易多了!”

一名干部仍心存疑虑:“可是这条攻击路线正面过于狭窄,无法展开大量兵力呀!”

“不要紧,我们用顶针战术,只要能插进一根针,线就能随针穿进去!”段成秀想得很透彻。

“好!好!好!”崔建工一拳砸在桌子上,兴奋地说道,“这个办法太好了,就这么办!后面的战斗就由你来指挥!”

团长献上一计,旅长一拳砸在桌子上:后面的战斗你来指挥

段成秀欣然领命,随即做出战斗部署:

八十一团补充枪支弹药后继续攻击邙山主峰,但仅作试探性的佯攻,目的是吸引敌人注意力,造成敌人错觉。

段成秀亲自率领八十团向山脚下的黄河南岸车及黄河铁桥发起攻击。

七十九团仍然作为第二梯队,向主峰附近集结,等待时机配合八十团围歼主峰之敌。

下午5点,八十团一营二连指战员作为尖刀连,在猛烈的火力支援下,沿着铁路和黄河岸边,突然发起了攻击。

攻到车站附近时,一营二连三排的战士们钻过铁丝网,又搭人梯翻过外壕,将手榴弹塞进敌人的地堡,一举占领了车站。

团长献上一计,旅长一拳砸在桌子上:后面的战斗你来指挥

二连一排也不甘示弱,抢在敌人将黄河铁桥炸毁之前,将他们埋下的炸药切断引爆导线,消灭了那些敌兵,迅速占领了黄河铁桥。

二连指战员的动作实在迅猛,敌人万万没有想到,本来要攻打邙山的解放军却跑来攻打这两处地方,由于疏于防范,竟让区区一个连就连续攻克敌人两道关隘。

敌指挥官惊慌失措,企图从“固若金汤、大局已定”的邙山调兵进行反击,却哪里想到邙山上的守军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原来,就在八十团向车站和黄河铁桥发起攻击、枪炮声大作之际,崔建工察觉到邙山守敌放松了戒备,当即指挥八十一团和原本担任第二梯队的七十九团果断出击。

团长献上一计,旅长一拳砸在桌子上:后面的战斗你来指挥

邙山守敌顾此失彼,顿时阵脚大乱,一部分被我军击毙击伤在战场上,另一部分见势不妙,纷纷缴械投降。

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激战,八十一团、七十九团联合攻占了邙山,原本驻守此山的敌人两个团全部被歼灭。

战斗结束后,崔建工旅长对段成秀团长给予通报表彰,称赞他在危急时刻献上妙计,为全旅打开了局面,是我军此战获胜的首功之臣。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美援朝时期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时任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师长的崔建工和一三四团团长的段成秀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参考史料:《中原野战军战史》、《第二野战军征战纪实》、《刘邓大军征战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