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揭秘: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的前妻1938年神秘失踪之迷

作者:望相纱隔

在编写项英年谱时,曾多方查找与项英夫人张亮有关的材料,但由于史料稀少,她似乎始终蒙着一层面纱……

张亮是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的前妻,1938年神秘失踪。有人说她被丈夫项英开枪打死,也有人说她跟着一个国民党特务跑了。七十多年后,一位百岁老红军的回忆录却证实她是卷入一个案件,被秘密处死。

她是怎样引来杀身之祸?项英为什么不去救她?本文为你揭开这个秘密。

曲折爱情

张亮的前期生活很模糊,没有人说清她家在哪里,家中是什么情况,她的女儿项苏云隐约听人说她是四川人,她怎么去的上海,还是个谜。

揭秘: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的前妻1938年神秘失踪之迷

张亮(右)留下的唯一照片,存于一大会址纪念馆

张亮的第一任丈夫是王一飞。

王一飞在绍兴师范学堂读书时,听过鲁迅和范爱农的课,是鲁迅和范爱农的学生,后来到陈独秀创办的学校学习俄语。1921年,王一飞被派往苏联。1925年,王一飞回国,遇到年轻貌美的张亮,因为身体里的荷尔蒙起作用,两人很快同居了。

王一飞跟彭述之夫人陈碧兰谈过他与张亮仓促同居的原因:

“因为我需要一个异性,所以就很快地跟这位女同志同居了。由于没有时间搞恋爱,因而就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来解决异性的需要。”

这种没有感情基础的结合注定不会长久,他俩同居不久,性格上的差异就显现出来。张亮性格直爽,快言快语,有时说话不经大脑。王一飞感情丰富,很有才思,喜欢温柔多情的女子。

为了摆脱张亮,王一飞想了个办法,把张亮送到苏联学习。张亮刚到苏联,王一飞就与陆缀雯结了婚。张亮“气得在莫斯科跳脚,痛骂王一飞。”如果在国内,她一定会大闹,此时她身在国外,鞭长莫及,只能骂骂出气。

王一飞与陆缀雯才是真爱,他与陆缀霞结婚两年间,给陆缀雯写了51封感情炽烈的信,从这些信中可以看出他对陆缀雯一腔深情。

揭秘: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的前妻1938年神秘失踪之迷

王一飞与陆缀雯

1927年,张亮从苏联回国,在上海中央机关工作,认识了在上海搞工人运动的项英。她跟项英都是外向型性格,热情好客,一见钟情,不久就与项英结了婚。1931年,他们的女儿项苏云出生,女儿出生时,项英已经到中央苏区去了。第二年,张亮把女儿托付给地下党组织,自己与陈琮英等人冒着炮火坐轮船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与项英团聚。

在苏区,张亮又生了一个男孩儿,名叫阿狗。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项英留在苏区打游击。蒋介石调集大军镇压,游击队处境艰难,陈毅和项英让机关人员化整为零,向外突围。这时张亮又怀了孕,挺着一个大肚子,跟着部队行动不便,项英让她与患病的瞿秋白、年迈的何叔衡和押送文件的妇女部长周月林一起从福建转移到香港或上海去。

张亮想把她在苏区生的孩子带上一起转移,瞿秋白认为不妥。周月林也说:“是啊,你肚子里怀着一个,手里再抱一个,哪能走得动路?”

周月林说的是实情,张亮听了却怒气冲冲,白了周月林一眼说:“谁像你呀,无儿无女,无忧无虑。”

这就看出她说话不经大脑的性格,其实周月林生有三个儿女,两个孩子留在苏联,从此没有消息,一个在苏区出生,她忍痛送了人。只是她以革命为重,从来没有把对儿子的牵挂流露出来

揭秘: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的前妻1938年神秘失踪之迷

周月林与红军女战士在一起

他们在转移途中,张亮口无遮拦的性格让瞿秋白很不放心。有一次周月林跟瞿秋白聊天说:“你身体不好,到上海或香港,赶快住院治疗。”瞿秋白嘱咐她:“我当真住了院,你不要把我的地址告诉张亮,你的地址也不要叫她知道,她口快容易露嘴。”

事实证明瞿秋白的担心不是没道理,张亮确实比较“口快”。

1935年2月26日,他们来到福建长汀,由于保安团把守着汀江上的桥,他们只能趁着半夜涉水渡过汀江。战士们绑了一个简易担架,抬着体弱而且高度近视的瞿秋白和何叔衡过河。周月林试了试,水不深,想与张亮一起涉水过河,张亮不肯,站在河边,等战士们把她抬过河。

战士们抬着担架往返一次要费不少时间,他们全部渡过河时,天已经拂晓,战士们衣服湿透,又累又饿,在附近的小迳村生火做饭,他们做饭的炊烟让保安团的人发现,把他们包围了。

邓子恢一面让警卫排开枪还击,一面让瞿秋白等人往山上跑。何叔衡不愿拖累他们,纵身跳下悬崖。瞿秋白、张亮、周月林藏在一片草丛中,瞿秋白不小心撞到一棵树,保安团虚张声势,嚷嚷着要开枪,张亮吓得脸色惨白,不自觉地连声喊:“别开枪,别开枪,我们出去!”

他们被捕以后,敌人最开始没发现他们的真实身份,他们认为抓了两个女人是累赘,让张亮和周月林保释出去。一个糖果店老板没有孩子,他把张亮保释出来,让张亮生了孩子给他。一个保安团营长把周月林保出来,让周月林给他即将生孩子的弟媳当保姆。

对瞿秋白,他们不大放心,要求瞿秋白“铺保”。瞿秋白的妻子杨之华与好友鲁迅正想弄个铺子,把瞿秋白保出来,瞿秋白的身份暴露了。

揭秘: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的前妻1938年神秘失踪之迷

是谁出卖了瞿秋白

很长时间,人们怀疑是张亮和周月林,她俩与瞿秋白一起被捕,瞿秋白被杀害,她俩却活下来,不是她俩还是谁呢?

据国民党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回忆,他最初不知瞿秋白被捕,在瞿秋白被捕一个月以后,他收到蒋介石密电“据可靠情报,共匪头目瞿秋白在你部的俘虏群中,务必严密查清。”宋希濂不敢怠慢,派参谋长对所有红军俘虏仔细审查,没有发现疑似之人。

他想起保安十四团也在附近搜捕红军游击队,致电保安十四团,询问俘虏情况,十四团团长钟绍葵回电:

“查职团长汀水口之役,俘获男匪一名,女匪周莲玉、陈秀英二名,一再审查,林琪祥似系瞿秋白化名,奉宋师长电令,既陷日解送长汀讯办,周莲玉经俘虏指认系项英之妻,该匪亦已供认不讳,陈秀英言语狡黠,据俘虏兵云,似是梁柏台之妻,兹仅将该女匪周莲玉、陈秀英二名连同口供解送钧部。”

从钟绍葵的回电可以看出,张亮和周月林化名周莲玉和陈秀英,敌人没发现她俩真实身份,她俩是被俘虏指认身份。张亮被俘虏指认以后“供认不讳”,周月林拒不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与张亮一贯“口快”的性格有关,不能说明她就是叛徒。

国民党方面往来的电报,革命队伍里的人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张亮、周月林与瞿秋白一起被捕,瞿秋白被杀害,她俩活着出来了,就认定她俩是叛徒。就是国民党那边,宋希濂和钟绍葵也不知道蒋介石是怎样得到“可靠情报”的。

揭秘: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的前妻1938年神秘失踪之迷

宋希濂是陈赓的好友,一同报考黄埔军校,早年曾由陈赓介绍秘密入党

彭述之妻子陈碧兰在提到张亮时说:

“1935年5月7日,她同周月林陪同瞿秋白、邓子恢、何叔衡化装经福建回上海,被国民党逮捕……张良(张亮)供出瞿秋白的真名,结果瞿于当年6月2日在龙岩枪决,张亮跟从了一个国民党的军人

老红军陈复生也在回忆录中说: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苏区时,将她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后被捕叛变,投敌后和国民党一名特务结了婚。”

可见张亮被捕以后叛变投敌,在革命队伍里是“共识”

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杀害,张亮和周月林被判刑十年,张亮在狱中生了一个儿子。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大敌当前,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1938年初,周月林丈夫的好友利用这个机会把她和张亮从监狱里保释出来。

张亮从监狱出来,迫不及待地想与丈夫项英团聚。由于不知项英在哪里,她就带着孩子来到南昌新四军军部。军部立即把这个消息通知项英,项英带着几个警卫员赶了来,警卫员与孩子在外面玩,项英与张亮在一间屋子里密谈了一个多小时。项英出来以后什么话也没说,到组织部长曾山那里坐了一会儿就走了,从此再没有与张亮见面。

据原新四军军部秘书李一氓回忆,项英知道张亮被捕,但是无法确定张亮有没有叛变,因而不能收留张亮,他给了张亮一些钱,让张亮走了。

张亮下落之谜

在大部分人眼里,张亮离开项英以后就失踪了。

其实不久以后,张亮曾经出现在延安,把她在狱中生的儿子送到中央保育院,延安市妇联主任徐明清见过她。只是见过她的人很少,人们以为她失踪了。

把儿子交到延安以后,张亮才是彻底失踪,再也没有人见过她。

一个大活人,怎么会无缘无故失踪呢?和平年代,一定会调查,战争年代,牺牲的人太多,还有很多人脱党或叛变,人们以为她也许是跟着国民党特务跑了吧。

由于她没有什么朋友,与家人也没有联系。丈夫项英1941年牺牲,前男友王一飞1928年牺牲。与她有紧密关系的人都不在了,所以没有人关心她到底去了哪里。

张亮生了三个孩子,留在苏区的孩子下落不明,另两个孩子在延安长大。离开妈妈时,两个孩子还不记事,头脑中没有一点妈妈的印象,对他俩来说,妈妈只是个符号,经常关爱抚养他俩的伯伯阿姨们更像亲人。

揭秘: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的前妻1938年神秘失踪之迷

因为人们认为张亮当了叛徒,都尽量不在儿女面前提起她的名字,她的儿女心里一直不觉得世上有妈妈这个人。

张亮的儿子不到四十岁就病逝了,只有女儿项苏云还在世。随着项苏云生命进入晚年,她越来越想弄明白一个问题:她的妈妈到底去了哪里?是不是真的被她的爸爸开枪打死了?

苍天不负有心人,项苏云82岁时,终于从百岁老红军陈复生那里听到妈妈的下落。这位陈复生曾在延安保卫处工作,据他回忆,1931年3月,延安公学来了三名与众不同的学员,男的叫张醒,是个托派分子,两个女的,一个约30岁左右,容貌端庄,很有活动能力,是项英夫人,另一个20岁左右的漂亮女子是胡宗南手下一个宪兵队长的老婆。三人不知什么缘故走在一起,结伴来到延安公学。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九死复生:一位百岁老红军的口述史》就是陈复生的口述。书中说:1938年3月间,延安的陕北公学里来了3名颇为与众不同的学员,一男二女,男的张醒,已是38岁的人了,身体有残疾,缺一支胳膊。一个女的30岁左右,虽不是十分秀美,却也很端庄,从言谈举止可以看出,她的活动能力很强。另一个女的只有20岁的样子,长得很漂亮。这3人可是有点身份的。据秘密党组织的可靠情报反映,张醒是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生,是托洛斯基派山西分委书记,在山西的公开身份是阎锡山手下的一个军长;年岁大的女人原是项英同志的爱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苏区时,将她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后被捕叛变,投敌后和国民党一名特务结了婚。年轻的女人是胡宗南手下的一个宪兵队长的老婆。至于这3个人为什么一起来延安,情况不明。根据这些情报,保安处侦察部(当时的部长是卜鲁,陈复生已到执行部工作)立即逮捕了这3个人。但在审问时却出了麻烦,张醒一言不发,押了他一个月的时间,什么情况也没了解到。在这种情况下,将张醒交执行部审问。陈复生对张醒采取了迂回的战术,用软化的方法套取了口供,口供中有一条说康生参加了托派组织。陈复生感觉到此事的严重性,于是向上级全面汇报了工作进展的情况和张醒的口供,包括他讲的有关康生的问题。这已是6月间的事情。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康生却知道了这件事,康生为了防止张醒等人把他的秘密泄露出去,他让人把张醒、张亮三人秘密处死了

至此张亮的下落终于弄明白了,她没有叛变,也没有跟着国民党特务私奔,而是出狱以后就带着孩子去找丈夫项英,项英没有收留她,她就去了延安,把儿子交给党组织抚养,自己到延安公学读书,稀里糊涂卷进康生托派案,被康生秘密处死。

从她出狱到被处死,不到半年,总共没几个人见过她,她被秘密处死,秘密掩埋,人们不知她的死讯,以为她失踪了,进而衍生出她被丈夫项英开枪打死的传闻。

项英是否知道张亮被秘密处死呢?项英很有可能知道。

据他们的女儿项苏云说,1938年秋天,项英到延安开会,第一次见到一双儿女,他非常高兴,抱着儿女亲个不够,女儿问他,妈妈在哪里?他说,妈妈不在了。

张亮是1938年6月被处死的,距离项英开会只有两三个月,项英到延安开会一定会打听妻子的下落,康生当然不可能说他杀了张亮灭口,他很可能跟人说张亮叛变革命,被他处死。项英也不会怀疑,他心里也不能确定张亮是不是叛徒。

直到几十年以后,有关部门在一张旧报纸看到一则消息“赤共闽省书记之妻投诚,供出匪魁瞿秋白之身份”的消息,才知道是原福建省委书记万永诚之妻徐氏被捕以后,供出瞿秋白被捕的消息,与张亮和周月林无关。

要不是这张报纸被发现,张亮和周月林就要永远蒙受不白之冤,要不是那位参与审问张亮的老红军活到一百多岁,张亮的下落也会永远成谜。

张亮的结局,也跟她的个人性格有关。她做过地下工作,却没有地下工作者应有的谨慎,口无遮拦,很容易得罪人,人们怕她泄露秘密有意疏远她,她没有生死至交的朋友,没有人真正关心她。她沉不住气、耐不住性子的脾气很容易让人相信她会“泄露秘密”,听到她叛变的消息,人们不是觉得不可思议,而是默认有可能。

这个结局真是让人又感慨又无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