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纪录片《仰韶故事》:仰韶文化与我们的关系

2022年1月1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1月4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将连续播出5集纪录片《仰韶故事》,勾勒出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深入挖掘仰韶文化的内涵及其对中华文明的意义。

纪录片《仰韶故事》:仰韶文化与我们的关系

仰韶村遗址

仰韶,是什么?今天的我们该如何认识和理解仰韶?

《仰韶故事》以对仰韶文化的考古历程作为叙事线索,着力诠释仰韶文化与今天的我们之间的紧密联系。

该片第一集《韶光初现》将带领观众回到一百年前,共同追溯仰韶文化发现、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过程。

为了方便生活,仰韶时期比较重视制陶业,陶器大致可分为炊器、食器和容器。此外,还有其他方面的陶器。

彩陶线条流畅、图案绚丽,它无疑是仰韶文化最具辨识度和代表性的器物,故仰韶文化又享有"彩陶文化"之盛誉。彩陶既是当时的生活用具,又是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纪录片第二集《彩陶之路》便是以彩陶为核心,引领观众看到记录在彩陶纹饰中的仰韶时期社会发展的信息。

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半干旱性气候,年降水量400毫米至800毫米,年平均气温10摄氏度至15摄氏度,年生长期为210天至270天,四季分明。这里的黄土疏松,有垂直节理,略含碱性,十分适于旱作农业的发展。一般在川地和较低的塬面上,腐殖质含量高,肥力和持水能力强,是孕育新石器时代农业的良好温床,绝大部分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在这样的地带。

纪录片《仰韶故事》:仰韶文化与我们的关系

庙底沟博物馆中的彩陶

纪录片《仰韶故事》:仰韶文化与我们的关系

人面鱼纹彩陶盆

从考古资料可以发现,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石镞狩猎、捕鱼,他们采集果实,养殖畜牧,种植粟类作物。纪录片第三集《舌尖上的仰韶》以食物为主题,通过仰韶先民的一日三餐展现农业发展对祖先、对我们的深远影响。

由于仰韶文化内涵丰富,分布地域辽阔,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很大,形成不同的文化类型。第四集《远古图景》则借助中国考古工作者的考古发现,解锁仰韶先民留下的文明密码。

纪录片第五集《璀璨华章》则以重要遗址遗迹为依托,结合专家解读,寻找“仰韶文化去了哪里”这个问题的答案。

从策划、实拍到制作播出,《仰韶故事》的筹备与摄制工作历时一年多时间。《仰韶故事》涉及遗址、文物数量众多。为了既讲述考古发现本身的故事,也解读它们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该片借力专家采访,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展现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取得的辉煌成就,为观众讲述属于远古中国的故事。

纪录片《仰韶故事》:仰韶文化与我们的关系

蚌塑“龙虎”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