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Java描述设计模式(18):享元模式

本文源码:GitHub·点这里 || GitEE·点这里

应用代码

String类型就是使用享元模式。String对象是final类型,对象一旦创建就不可改变。在JAVA中字符串常量都是存在常量池中的,JAVA会确保一个字符串常量在常量池中只有一个拷贝,其中c0和c1就是一个字符串常量。结果为:true,说明c0和c1两个引用都指向了常量池中的同一个字符串常量"cicada"。这样的设计避免了在创建N多相同对象时所产生的不必要的大量的资源消耗。
享元模式是对象的结构模式。享元模式以共享的方式高效地支持大量的细粒度对象。常用于系统底层开发,解决系统的性能问题。像数据库连接池,里面都是创建好的连接对象,在这些连接对象中有需要的则直接拿来用,避免重新创建。
Java描述设计模式(18):享元模式

抽象享元角色

给出一个抽象接口,以规定具体享元角色要实现的方法。

具体享元角色

实现抽象享元角色所规定出的接口。如果有内部状态的话,必须为内部状态提供存储能力。

享元工厂角色

负责创建和管理享元角色。必须保证享元对象可以被系统选择性共享。当一个客户端对象调用一个享元对象的时候,享元工厂角色会检查系统中是否已经有一个符合要求的享元对象。如果已经存在,直接返回该对象;如果系统中没有该享元对象,享元工厂角色就应当创建该享元对象。

内部状态指对象共享出来的信息,存储在享元对象内部且不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外部状态指对象得以依赖的一个标记,可以随环境改变而改变的、不可共享的状态。

测试代码块

源码分析

这里valueOf方法的意思就是,如果传入的数据在 (-128) 到 (127) 之间,则从缓存中直接返回,否则创建一个新的Integer对象。

享元模式能够解决重复对象的内存浪费的问题,当系统中有大量相似对象,需要缓冲池时。不需一直创建新对象,可以从缓冲池里拿。这样可以降低系统内存,同时提高效率。经典的应用场景就是池技术,String常量池、数据库连接池、缓冲池等等都是享元模式的应用,享元模式是池技术的重要实现方式。享元模式使得系统更加复杂。为了使对象可以共享,需要时刻管理对象的状态变化,这使得程序的逻辑变得复杂。
Java描述设计模式(18):享元模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