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做人,万不可小看“小人物”,更不可得罪“小人物

作者:十月十的风

历史上林林总总的事例,都提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可小看“小人物”,更不可得罪人“小人物”。

做人,万不可小看“小人物”,更不可得罪“小人物

影视画面

“小人物”“成大事”的不少,老年间,在邢台一带有一支戏班子,那年冬天,在固城店唱戏,等深夜散戏后,唱戏的都很饿很累了,班主就买来一些大饼和炖白菜,正要吃,来了一个穿着破烂的小伙子,说讨些吃的,班主就给了他一些,但小伙说不够,非得多要些,那时候人缺吃少穿,按照人数买的饭,给了你,别人就得挨饿,戏班子的几个小伙子不干了,话不投机,就要动手。这时,班主赶忙拦下,说小伙子要的多,一定地家里有事,这样吧,我不吃了,把我这份也给小伙子吧。这事不大,过去了也就忘记了。多年以后,一次,戏班在巨鹿唱堂会,因为一点事情得罪了当地势力,他们凭着人多势众,将戏班人员全部捆绑起来,冻饿了三天,人眼看着就不行了。第四天头上,来了个蓬头垢面的乞丐,那乞丐在边上围观了半天,突然走到班主跟前,打量着,问道,前几年,你是不是在固城店唱过戏?班主说,唱过。那乞丐二话没有说,就走了。快到中午时,乌泱泱来了几十号乞丐,抬着饭菜,给戏班人都松了绑,让戏班人吃完饭走人,就这样把戏班子人都给放了。老班主一直弄不明白事由,后来才打听到,原来是当年那个小伙子,成了乞丐头,管着上百号要饭的,连当地有权势的人也不敢惹。真是,当年一饭,救了一命。

做人,万不可小看“小人物”,更不可得罪“小人物

“小人物”“坏大事”的也有很多,比如说汉武帝时的太子刘据,曾经跟着父亲一起去巡游天下,汉武帝经常会让他来辅佐自己处理国事。刘据也是一个帝王之才,在父亲的培养下处理了不少冤假错案,为很多忠臣平反,对那些奸臣手段十分强硬。因为刘据的为人宽厚仁德,所以他在百姓心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但就是这样一位正人君子却被小人所陷害。在汉武帝末期,巫蛊之祸盛行,有个靠打小报告发迹的小人叫江充,陷害太子刘据意欲谋反,想要篡权。汉武帝当时对此深信不疑,下令惩处太子刘据,刘据无法为自己伸冤只能起兵而反。失败以后,刘据不想被捕受辱因此选择了自杀。虽然晚年时汉武帝醒悟,惩治了那些在背后陷害刘据的奸臣,但不论怎样都无法挽回刘据的生命。本是一位有帝王之才的君子,最终却落得这样的结局不免令人唏嘘。

做人,万不可小看“小人物”,更不可得罪“小人物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

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李斯,曾协助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为统一文字、法律、货币及度量衡作出了卓越贡献。宦官赵高与李斯有夙怨,就趁机诬陷李斯想割地称王,又诬陷李斯之子三川郡守李由与义军私通。李斯想上书申辩,却被赵高扣下。赵高派人四处搜捕李斯的宗族,又对李斯严刑拷打。李斯不堪酷刑,被迫认罪,被腰斩于咸阳,并夷灭三族。

做人,万不可小看“小人物”,更不可得罪“小人物

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不可看不起“小人物”,更不可得罪“小人物”,“小人物”能帮大忙,也能坏大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