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本篇已加入系列文章阅读目录,可点击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写这篇博客主要目的是记录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只能是简单入门级别的,因为水平有限就写到哪算哪吧,写的不对之处欢迎指正。
代码放在:https://github.com/xiajingren/NetCoreMicroserviceDemo
关于微服务的概念解释网上有很多...
个人理解,微服务是一种系统架构模式,它和语言无关,和框架无关,和工具无关,和服务器环境无关...
微服务思想是将传统的单体系统按照业务拆分成多个职责单一、且可独立运行的接口服务。至于服务如何拆分,没有明确的定义。
几乎任何后端语言都能做微服务开发。
微服务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微服务架构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增加系统的复杂度,引入更多的技术栈...

一个客户端,一个产品服务,一个订单服务。3个项目都是asp.net core web应用程序。创建项目的时候记得启用一下Docker支持,或者后面添加也行。
为产品、订单服务添加一些基础代码,就简单的返回一下 服务名称,当前时间,服务的ip、端口。
为了方便,我使用Docker来运行服务,不用Docker也行,关于docker的安装及基本使用就不介绍了。
build镜像:
在项目根目录打开PowerShell窗口执行:<code>docker build -t productapi -f ./Product.API/Dockerfile .</code>
Successfully代表build成功了。
运行容器:
执行:<code>docker run -d -p 9050:80 --name productservice productapi</code>
执行:<code>docker ps</code>查看运行的容器:
没问题,使用浏览器访问一下接口:
也没问题,其中的ip端口是Docker容器内部的ip端口,所以端口是80,这个无所谓。
产品服务部署好了,下面部署一下订单服务,也是同样的流程,就把指令简单贴一下吧:
build镜像:<code>docker build -t orderapi -f ./Order.API/Dockerfile .</code>
运行容器:<code>docker run -d -p 9060:80 --name orderservice orderapi</code>
浏览器访问一下:
OK,订单服务也部署完成了。
客户端我这里只做了一个web客户端,实际可能是各种业务系统、什么PC端、手机端、小程序。。。这个明白就好,为了简单就不搞那么多了。
因为客户端需要http请求服务端接口,所以需要一个http请求客户端,我个人比较习惯RestSharp,安利一波:https://github.com/restsharp/RestSharp
添加基础代码:
IServiceHelper.cs:
ServiceHelper.cs:
Startup.cs:
HomeController.cs:
Index.cshtml:
代码比较简单,这里就不用docker了,直接控制台启动,使用浏览器访问:
一切正常。进行到这里,各个服务也独立运行了,客户端也能正常调用了,貌似算是完成一个简易的微服务了。但是,微服务架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高可用”。以上的做法明显不能满足高可用性,因为任何一个服务挂掉,所有依赖这个服务的业务系统都会受影响。
停止一下订单服务:<code>docker stop orderservice</code>
订单服务停止,导致客户端业务系统无法获取订单数据。
要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想到:集群。
既然单个服务实例有挂掉的风险,那么部署多个服务实例就好了嘛,只要大家不同时全挂就行。
使用docker运行多个服务实例:
现在订单服务和产品服务都增加到3个服务实例。
那么稍微改造一下客户端代码吧:
当然拿到这些服务地址可以自己做复杂的负载均衡策略,比如轮询,随机,权重等等 都行,甚至在中间弄个nginx也可以。这些不是重点,所以就简单做一个随机吧,每次请求来了随便访问一个服务实例。
浏览器测试一下:
可以看到请求被随机分配了。但是这种做法依然不安全,如果随机访问到的实例刚好挂掉,那么业务系统依然会出问题。
简单处理思路是:
1.如果某个地址请求失败了,那么换一个地址接着执行。
2.如果某个地址的请求连续多次失败了,那么就移除这个地址,下次就不会访问到它了。
。。。。。。
业务系统实现以上逻辑,基本上风险就很低了,也算是大大增加了系统可用性了。
然后思考另一个问题:
实际应用中,上层的业务系统可能非常多,为了保证可用性,每个业务系统都去考虑服务实例挂没挂掉吗?
而且实际应用中服务实例的数量或者地址大多是不固定的,例如双十一来了,流量大了,增加了一堆服务实例,这时候每个业务系统再去配置文件里配置一下这些地址吗?双十一过了又去把配置删掉吗?显然是不现实的,服务必须要做到可灵活伸缩。
这时候就引入一个名词:服务注册与发现
未完待续...
——本文使用【Typora】+【EasyBlogImageForTypora】编辑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一起学习。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您可以点击右下方的【推荐】按钮支持一下;文中如有不妥之处,还望指正,非常感谢!!!
作者:xhznl
出处:http://www.cnblogs.com/xhznl/
文章可以转载,但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