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莫言:当文学被披上欲望的外衣,人类的好日子就不多了

人世间唯一的永恒就是不断变化,而变化是无止境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着。 从宇宙诞生到现在已经有138亿年的历史了,从地球诞生到现在也有了46亿年的历史,从恐龙时代再到冰河世纪再到人类文明,在这段漫长岁月里,有一种物种的产生,也有一种物种的消亡,有一种文明的诞生,也有一种文明的衰落。

莫言:当文学被披上欲望的外衣,人类的好日子就不多了

作为曾经世界上的霸主恐龙,它们存在的时间是最长的了,可最终也走向了灭亡。而如今,自以为是世界霸主的人类也只不过有着一百余万年的历史,而有文明的历史细算下来不过数千年。这不禁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人类是何等的渺小,渺小得如沧海一粟般微乎其微。

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已经对全世界的很多地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害,作家莫言在自己的作品《悠着点,慢着点》里面说道:“当文学被披上欲望的外衣,人类的好日子就不多了,而文学也将变得毫无意义。”是什么让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莫言:当文学被披上欲望的外衣,人类的好日子就不多了

一、欲望的外衣

2020年1月12日,在菲律宾塔里寨,当地居民看着塔尔火山的喷发,火山喷发的火山灰覆盖了路。

5月21日,在肯尼亚桑布鲁县,一名男子正在驱赶一群沙漠蝗虫,数亿的蝗虫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部分地区肆虐成灾,居民们对此充满了担忧,他们害怕蝗虫摧毁他们赖以生存的农场。

7月7日,在日本九州等地区遭遇了世纪性的大雨,无数房屋被摧毁,一片狼藉。

8月2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瓦卡维尔发生了森林大火,大火持续延续,大地一片焦土……2020年还发生了很多的大事,对全世界的财力、物力、人力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这些自然灾害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还对全世界的气候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不少专家都认为,这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根本不是意外,这意味着人类的好日子要到头了。而莫言认为这一切都来源于人性的欲望,像一层外衣一样,无形当中包裹着人,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窒息死亡。

莫言出生于农村,从一出生他就注定了辛苦,他经历过很多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所没有经历过的世态炎凉,然而作为农民儿子的他却有着很多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所不具有的纯粹和真挚。

读他的作品,我们能够看透人性,人性都有着它的阴暗面,就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不过,欲望的存在也成了作家存在的意义,作家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来教人们如何把控住自己的欲望。

莫言:当文学被披上欲望的外衣,人类的好日子就不多了

二、欲望源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不是一件好事呢?人类社会需要文明,如果没有文明,整个人类世界都将是混乱的无秩序的,人类将过着原始的生活,我们会死于疾病,死于野兽的袭击,死于天灾人祸,一切都不得而知。

伴随着文明的出现,有了社会,有了群体,有了一座又一座城市,我们从此再也不用过那种担惊受怕的生活了。可是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文明的发展究竟是让我们发展的越来越快,还是越来越落后呢?

欲望伴随着人类文明而产生,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有了欲望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金钱、权势、社会地位等等。

莫言:当文学被披上欲望的外衣,人类的好日子就不多了

首先是权力,这是很多人一辈子趋之若鹜的东西,它贯穿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在古代。

我们看古装剧不难发现,多少人当了官之后还想着要不断地往上爬,打下了一块地盘之后还要去占领更多的地盘,最终的结果是怎么样呢?即使得到了天下,终有一天江山也会易主。

再者说金钱,举一个例子:一个农夫靠着捕鱼为生,一开始的时候,他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后来他得到了一块地,他用那块地来种植农作物,生活也过得好些了。再到后来,他想拥有一身华丽的衣服,舒适宽敞的房子,这些要求也都实现了。

到了这里,其实他的生活已经比很多人都要好了,按理来说也不该再有过多的要求了,可是他还想再拥有别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宝。这个过程其实是贪欲的无限放大,这就是人性。

人性就是贪欲的无限放大,而放大的倍数是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财富的逐渐积累而无限增大的。可怕的是贪欲无法彻底消除,它隐藏于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在我们以为它已经彻底消失的时候,它可能正在悄悄地生根发芽。

莫言:当文学被披上欲望的外衣,人类的好日子就不多了

三、文学的作用

有人说文学只不过是用来供人欣赏,茶余饭后时间消遣的产品罢了。其实不然,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是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的。

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亲眼看着同胞面对国人被杀的场景一脸麻木,甚至有人拍手叫好的,此时鲁迅明白了:学医可以救人,但救不了沉睡的中华民族。

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下去,惹得国民党花10万大洋悬赏他的人头,忍得多少统治者对他心生怨恨。可以说,文学唤醒了一个民族,使一个民族沉睡的心灵苏醒了。

《巴黎圣母院》里面的敲钟人,他的长相奇丑无比,但他有一颗善良的心。起初的他单纯不谙世事,可后来他明白了善恶的真正含义。最终,他选择杀死了养育自己多年的义父,与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去往了天堂。

文学也可以使一个迷茫的人苏醒,知道何为善何为恶。因此,文学的存在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是任何事物都代替不了的。如果说,文学是一本书,那么这本书上只有两个字:“生活”。

多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杜绝物质方面的盲目攀比,从小事做起,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渐渐地影响周围的人。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如果只追求表面的物质财富而不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就算积累了一时的财富,最终也都会化为乌有。

莫言:当文学被披上欲望的外衣,人类的好日子就不多了

四、莫言

说起莫言,我们都知道他是我国第一位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不过关于他的作品,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的文学作品不过是哗众取众,为了取悦西方评委、迎合西方审美而写的。

其实这些都是误解,莫言恰好是不畏人言、不顾世俗、不求功名利禄的创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现在还在世的作家中,莫言绝对是人生经历最丰富的那一批,从他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我们平常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绝对是受益无穷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