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师长睡过头,导致一个团全军覆灭,建国后幸存者回忆:低级错误

1934年10月的甘溪之战,可谓是红6军团战史上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是役红军损失近3000余人,师长龙云、团长田海清壮烈牺牲,堪称是军团长萧克在红军时期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军事失利。

师长睡过头,导致一个团全军覆灭,建国后幸存者回忆:低级错误

一,红六军团入黔

1934年,随着第五次反围剿形势的日益严峻,中央苏区西部湘赣苏区的红6军团在7月23日终于也接到了向西突围、与正在黔东一带的红3军贺龙部会师的命令。当时军团领导人任弼时、萧克等均不知道这次行动实际上是为中央红军长征探路。为准备突围,红6军团将第17、18师及红军学校扩充到9700余人,不过湘鄂赣苏区的第16师由于在“六七月事件”中覆灭,没能参与突围行动。

8月7日,在独立4团的引导下,红6军团正式踏上西征之路。几天后湖南军阀何键才得知红军突围的消息,忙令第28军军长刘建绪派出第15、16师追击。第15师师长王东原因为在之前的沙市战斗中被红军吃掉过一个旅,因此不敢大胆追击,一直保持着和红军相隔一天的路程,直到将其“礼送出境”。

师长睡过头,导致一个团全军覆灭,建国后幸存者回忆:低级错误

红6军团离开湖南抵达湘桂黔交界地区,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等害怕红军入境,也派第7军军长廖磊率第19、24师的六个团前来驱逐。眼见三面受敌,萧克鉴于黔军战斗力较弱,因此率部直接转入贵州境内,按理说桂军这时已经任务完成,但廖磊是个好大喜功之人,他害怕红军在贵州立足后影响桂军勒索过往鸦片商人的过路费,干脆也追击入黔。

此时的贵州省,刚经历两年混战,第25军长王家烈虽然暂时控制了全省大部分地区,但省内依然生存着蒋在珍、犹国才、侯之担几个小军阀。王家烈虽然有十五个团的兵力,但为了防备其他军阀和黔东的红3军,只能抽出八个团兵力。王家烈料定红军为了北上会师红3军,一定会经过石阡县甘溪镇,便命各部向此集结,打算配合追击的桂军将红6军团歼灭于乌江右岸的狭小地区。

二,甘溪遭遇战

由于乌江水流湍急,各渡口防守严密,加上当时的中革军委对湘、桂、黔军阀联合会剿红6军团的布置并不清楚,几次发电报不准红军渡过乌江,萧克等只能率部沿乌江右岸向东北推进,目标正是甘溪镇。此时红6军团经过数百公里的跋涉和与湘军、桂军的几次遭遇战,已经减员至6000余人,第54团由于团长赵雄牺牲且伤亡较大而被撤编。

1934年10月7日晨,军团参谋长,55年上将李达率第49、51团首先抵达甘溪镇,开始布置宿营和生火做饭。这时第51团一营营长、55年中将周仁杰在镇外的公路上活捉了两名桂军便衣侦查员,经审问才知道,桂军第7军军长廖磊率第70、71团刚抵达这里。周仁杰迅速率部冲上附近的无名高地制高点,与桂军第71团撞个正着,双方立刻展开激烈肉搏战。

师长睡过头,导致一个团全军覆灭,建国后幸存者回忆:低级错误

在甘溪镇内第49团听见战斗打响,也纷纷加入战斗,与桂军两个团形成犬牙交错之势:战斗中第51团三营的重机枪被突然窜出的一股桂军夺去。为了夺回重机枪,三营组织了多次冲锋,伤亡惨重;第49团一部则在晚上绕到桂军后方,击毙多名留守的桂军军校生。前卫部队的英勇战斗为走在后面的军团部和其他三个团的转移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战斗打到当日黄昏,参谋长李达带着两个团的团部和机枪连共400余人率先突围而出,并在之后率先找到了贺龙的红3军,但他率先脱离战场的行为也使得事后第49、51团的老战士们对他略有怨言。处在分割状态的第49、51团的六个步兵营在得知军团部已经转移后,也都趁夜撤走,并在次日中午赶上大部队。由于减员过多,第51团余部被合并入第49团。

三,重回甘溪

10月8日中午,红军战士们刚吃完午饭,追击的敌人又尾随而来,为了躲避追敌,萧克带主力钻入附近一个山沟的森林里,第50团则负责打掩护。打了两个小时后,由于道路被敌军截断,第50团团长、55年中将郭鹏便果断地撤离阵地钻入山中。之后第50团在山中坚持向北行动,加上用40块银元请到一名向导,终于也找到了贺龙的红3军。

红6军团主力在山中辗转了数日,粮食、弹药都十分困难,加之水土不服,又发生误食桐油事件,导致非战斗减员严重。任弼时、萧克等曾致电中革军委,请求抛弃辎重,分两路突围,但再次遭到拒绝。14日萧克率部再次抵达乌江边,见河流湍急,无船可渡,便决定冒险再走甘溪。

师长睡过头,导致一个团全军覆灭,建国后幸存者回忆:低级错误

为了先敌占领甘溪,萧克派第49团一营快速向甘溪挺进,刚抵达甘溪,一营就与黔军第14团皮德沛(又名皮光泽)部撞个正着。他曾是刘伯承元帅在川军时期的部下,还参加过1926年的泸顺起义,当然这会皮德沛对红军可不会手下留情。一营趁敌人立足未稳,抢先攻占了三个山头,为红6军团主力通过甘溪打开一条通道。

为了保证担任后卫任务的第18师能跟着通过甘溪,军团政委、55年上将王震临时任命55年少将叶长庚为第18师参谋长,命他督促师长龙云迅速率部赶上。王震的担忧并不为过,师长龙云也是中央苏区空降来的高级军事干部,但之前主要分管红军学校,实际指挥能力不强。在1934年初保卫湘赣苏区首府永新县的战斗中,由于龙云的大意,使得湘军第15师王东原部从小道攻上七溪岭,将红军击败。

四,第52团被截断

叶长庚找到第18师师长龙云后,商议由叶长庚带领第53团走在前面,接替第49团的阻击阵地,龙云和第52团团长田海清则走在后面断后。当晚抵达距离甘溪20里的板桥镇,负责外出打茅草的炊事兵侦察到前来增援的黔军也已抵达附近,龙云却认为不用多虑,仍然命令部队按计划宿营,并和叶长庚等商议明早六点一起出发。

16日早晨六点,灰蒙蒙的雾霾掩盖了板桥到甘溪之间的山路,叶长庚按时带领第53团出发,快要抵达甘溪镇前的一个三岔路口时,侦查员报告道黔军两个团正从两翼合围而来,叶长庚命令部队加快脚步,赶在黔军会和之前冲出这个路口,抵达甘溪镇。

师长睡过头,导致一个团全军覆灭,建国后幸存者回忆:低级错误

然而龙云和第52团却迟迟没有出现,原来,由于连日行军和极度疲劳,龙云和战士们居然睡过了头,到八点都还未出发。等部队集合完毕,龙云刚准备训话的时候,追击而来的黔军几个团立马扑了上来,打了第52团一个措手不及,有数百名红军战士由于没有作战准备,直接被当场缴械。

军团代参谋长、日后的55年中将谭家述此时也和龙云在一起,他建议龙云丢掉行李,以刺刀冲锋杀出重围,但被龙云拒绝。谭家述只好带着警卫班冲了出去,之后跟着他一起冲出去的还有第18师特派员、日后的62年少将余光文等近百人。至此,经过两次甘溪战斗,突围而出的红6军团兵力已锐减至3000余人。

五,龙云壮烈牺牲

得知第52团被截断,萧克派出第49团的一个连去接应龙云,这个连在板桥镇附近的柏杨山上找到了龙云,但龙云表示:“你们走吧,我们走另一条路。”之后第52团便向南撤退,打算绕道山路追赶军团主力。18日,第52团在困牛山被黔军包围,激烈战斗中,第52团团长田海清壮烈牺牲,100多名轻重伤员不愿投降,纷纷跳崖牺牲,只有龙云带着剩下200多人突围而出。

龙云等突围而出后,一路上又不断遭到黔军及民团的阻击,兵力越打越少。10 月25 日,在石阡与岑巩交界的龙颈坳,龙云不幸负伤被俘,后先后被押送至贵阳、长沙和武汉。在狱中,龙云面对敌人的拷打与劝降,英勇不屈,最终于1936年3月因饱受折磨,在国民党武汉“反省院”不幸去世,享年32岁。

师长睡过头,导致一个团全军覆灭,建国后幸存者回忆:低级错误

第52团被截断后,红6军团保卫局还针对龙云为什么没有率部突出来进行了一番调查,结论是龙云有严重的个人主义。不少解放后幸存的红6军团指战员也都持这一观点,他们认为龙云过于自负,不服同是来自中央苏区的萧克能指挥他。曾任第52团营长、55年中将张翼翔回忆,龙云由于不满萧克执行中革军委的大搬家政策,甚至在营以上干部会议上骂过萧克。

当然除了龙云,第52团团长田海清也对萧克存在一些不满情绪,当时第52团是红6军团六个团中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团,因此经常被军团部调前调后,十分疲劳。不过笔者认为,这些都不是第52团没能跟上军团主力的原因,主要还是龙云个人指挥能力不足,做决定犹豫不决,再加上担心部队强行突围会损失过大,才会选择走另一条路并不幸陷入重围。

本文作者:迪尔,“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