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梅竹马不过是个幌子,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远不止叔嫂那么简单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说,最早引起史家关注的是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

其中有一首说:“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

意思是说:礼部主持了这场空前的婚礼,言外之意:这是一次明媒正娶的行为。

这段诗歌被认为是太后下嫁的铁证,其实这首诗,仔细推敲一下, 就会发破绽百出。

青梅竹马不过是个幌子,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远不止叔嫂那么简单

正史趣说

张煌言是谁?

崇祯时举人,作为20余年的资深反清复明人士,长期在抗清的前线。

如果当时清宫廷高调为太后举行下嫁仪式,为何《清实录》和《清史稿》甚至内阁档案都没有任何记载?

如果太后是秘密下嫁,那么张煌言就更不可能知道这件事。

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这位抗清人士,为了发泄不满而捏造了这首诗。

也就是说,张煌言是这个谣言的源头。

青梅竹马不过是个幌子,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远不止叔嫂那么简单

多尔衮和孝庄青梅竹马,惨遭哥哥皇太极横刀夺爱?

电视剧《孝庄秘史》中,描述孝庄和多尔衮从小青梅竹马,一起在草原上策马奔驰,郎情妾意。

可惜最后多尔衮被哥哥皇太极横刀夺爱,从此改写了两人的命运。

实际上,孝庄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由于政治上的需要,满洲人都会与蒙古女人联姻,而孝庄就是其中一个。

她13岁嫁给皇太极成为侧福晋,25岁生下儿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

在此之前孝庄的姑姑哲哲已在16岁嫁给皇太极,成为他的正妻。

多尔衮出生1612年,属于满洲部落,比孝庄大一岁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入关前,是皇太极的得力助手。

青梅竹马不过是个幌子,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远不止叔嫂那么简单

这两个部落一直到1626年,在努尔哈赤拓展天下、统一女真的基础上,皇太极迅速与蒙古从结盟走到了联姻,也就是正式结盟。

在此之前,双方一直处于非敌非友的状态。

即使有什么联系,也是部落首领之间的往来。两个13、14岁的少年隔着山长路远,何来相识?

无缘相识又何来私定终身呢?由此可见青梅竹马这个说法纯属影视艺术加工。

所以,在历史上,孝庄和多尔衮的相识是从嫁给皇太极开始的,他们一开始的就是普通的叔嫂关系

青梅竹马不过是个幌子,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远不止叔嫂那么简单

多尔衮为了孝庄放弃争夺皇位?

孝庄和多尔衮的感情纠葛还有一个令人费解的地方:

为何当年手握重兵的多尔衮放弃自己登基,而扶持孝庄的年幼的儿子福临坐上九五之尊呢?

暂且不说两人是普通的叔嫂关系,即使多尔衮和孝庄之间有一些情愫,但是多尔衮是谁?

他可不是言情小说里面的霸道总裁,对一个战场上杀人不眨眼,运筹帷幄,为了权利不择手段的一代枭雄来说,什么样的女人没见过?

为了一个女人放弃锦绣江山简直太可笑了。

青梅竹马不过是个幌子,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远不止叔嫂那么简单

多尔衮放弃皇位的原因很简单

就四个字:实力不够

公元1643年,皇太极突然去世,由于没有遗诏也没有设立储君。

于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多尔衮这两人最具资格和实力的人开始争夺皇位。

豪格凭借长子的至尊身份,多尔衮则是凭借多年的累累军功。

当时清军尚未入关,立储君没有受到汉化嫡长子的影响,支持立长子的同时并不排斥立兄弟。

这两人争得如火如荼时,孝庄的儿子福临还排不上号呢!

青梅竹马不过是个幌子,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远不止叔嫂那么简单

但是问题很快就来了,储君需要强大的军方力量为后盾。

豪格,受到实力强大的两黄旗将领拥护,图格尔、索尼、鳌拜等重臣都表示要拥戴肃亲王豪格为君主。

论实力,豪格拥有部分镶黄旗的支持,再加上他本人所率领的正蓝旗,可谓是在军事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而且当时,皇太极的二哥代善,也极力支持立皇太极长子,可实现国家大统一。

多尔衮拥有两白旗的支持,再加上朝堂上官员的支持,与当时的皇长子豪格可谓势均力敌。

他的阵营坚决反对拥立豪格为君主,他身边的重臣极力主张要立多尔衮为王。

两大阵营的对战剑拔弩张,随时都有擦枪走火的可能。

青梅竹马不过是个幌子,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远不止叔嫂那么简单

为了避免大清在刚刚崛起之际就同室操戈,四分五裂。

于是,有些老臣就提出了一个建议:双方各让一步,这两人都放弃皇位,另选其他皇子当皇帝。

紧要关头,多尔衮乘机提出拥戴年幼的福临登上皇位。

于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年仅六岁的福临不费吹灰之力登上帝位

那么问题来了,皇太极有十一个儿子,为什么偏要立第九子福临为皇帝呢?

这背后离不开孝庄的出谋划策,与多尔衮达成的政治协议。

最终化解了多尔衮与豪格的一场火拼,保证了清代政权的平稳过渡。

青梅竹马不过是个幌子,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远不止叔嫂那么简单

虽然年幼的福临是名义上的皇帝,但是实际掌权的却是多尔衮。

孝庄太后别说掌握实际权力了,就连自保都够呛,与顺治帝母子俩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孝庄为了笼络多尔衮,避免福临被废,不断给他戴高帽,加封号从摄政王、叔父摄政王到皇父摄政王,简直就是大权独揽。

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多尔衮心里很清楚:为政之道,重要的是实力和实权。

当两样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了,何必还要冒天下之大不讳去废帝自立呢?

另外多尔衮还有一个难言之隐,当年在和明军的松锦之战中,受了重伤,从此无法生育。

加上膝下无子,只有一女。即使登上皇位,也是后继无人。

与其最终将皇位拱手让人,不如现在以皇父摄政王之名,享尽此生的荣华富贵。

青梅竹马不过是个幌子,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远不止叔嫂那么简单

孝庄到底有没有下嫁?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如先想一想:

孝庄太后她为什么要下嫁多尔衮呢,她充足的理由是什么?

作为历经三朝,辅佐了两代幼主君王的杰出女政治家来说,真的没有那个必要。

江山、美人、和至高无上的权利她都给多尔衮了,何必再让自己受这份屈辱,也让后人贻笑大方。

或许他们之间就是普通的叔嫂关系,因为掺杂了政治色彩变得扑朔迷离。

青梅竹马不过是个幌子,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远不止叔嫂那么简单

关于太后下嫁这件事,在清代档案和史籍中没有任何记载。

也有人说清朝统治者后来觉得这件事不光彩,把这个档案篡改了,把史料中的记载删掉了。

但是现在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件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顺治七年正月,肃亲王豪格死后,多尔衮把他的老婆娶了过来。

从辈分上说,那是他的侄媳妇,也姓博尔济吉特氏,而且是孝庄的妹妹,以讹传讹。

就变成了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

青梅竹马不过是个幌子,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远不止叔嫂那么简单

或许,张煌言听过后,便信手写入诗中,甚至有意歪曲此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