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那么历史上明朝真的如此吗?

“三无朝代”能享国276年?

276年是什么概念?清朝268年(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西汉210年、东汉195年,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几个大一统且强大的王朝中仅有唐朝288年是比明朝长的,一个啥也不行的王朝凭啥做到这一点?

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明朝凭的是高度集权的中央以及比较成熟的政治体制。

当然,这话没有错,可这些东西并不是凭空就出现在明朝的,总得有人制定不是?

这其中虽然大多都是吸取历史的精华而来的,但能把这些有益于统治的精华揉捏在一起何尝不是一种能力?

这里并不是说的明朝某一个皇帝的功绩,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总有短板,这是明初一众名士一起做到的。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那么历史上明朝真的如此吗?

明朝盛世景象

这也就得出了一个结论,明朝可能没有其他朝代那样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式的英雄人物,但这也只是可能,毕竟每个人的观点不一样,至少我并不赞同。

反而我认为明朝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朝代,正是因为名士良将太多了,所以放在一起时反而比不出个高低了。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那么历史上明朝真的如此吗?

当时谁不畏惧这支铁骑?

明朝的名士、良将们

明初朱元璋听了刘基的建议弄了个五军都督府,即全国最高军事机构。

别看刘基是个文士,他对朱元璋可谓了解得很,他深知朱元璋怕文官插手军事,所以干脆提出文武分治,结果很顺利在朱元璋那通过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明朝和其他朝代有着同样的一个问题,文武不合。文武内耗也就使得明朝给人一种既没有啥名士也没啥良将的感觉。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那么历史上明朝真的如此吗?

朱元璋

事实上只要大家仔细想想,明朝的名士、良将少吗?

开国那些个元勋我们就不说了,各个都是中国历史上拔尖的人物,就连最被后世吐槽的建文一朝也并不是真如网友所说的被朱元璋杀当然啥也不剩。

我们都能想到的问题,朱元璋这样的千古一帝会想不到?

朱棣军事才能出众,一生之中罕有败绩,而最惨的两次都发生在了靖难之役,济南铁铉战术运用得当,毫不畏惧这位燕王,朱棣在此役中还差点没了,要知道铁铉是个文官出身,可谓文武双全,可惜了。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那么历史上明朝真的如此吗?

铁铉

而在济南战役之前的白沟河之战中朱棣就首尝了败绩,对手名叫瞿能,此人勇猛过人,亲率勇士带头杀入朱棣先锋阵中,杀得朱棣阵脚大乱,奈何天公不作美,加之李景隆这个草包才有了后面的济南战役。

上述二位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熟悉,然而这样的人物在建文一朝还有很多,毕竟很多开国将领的二代都还在,奈何建文独宠李景隆。

文士方面,像方孝孺这样能力出众的忠义之士同样不在少数。建文帝不说了,真的菜。

永乐一朝也不用多说,盛世是一群庸人能缔造的?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那么历史上明朝真的如此吗?

方孝孺

而明朝就算到了行将就木之时,依然还有数都数不过来的猛人,戚继光、李如松、邓子龙这些民族英雄不是良将?

那些在朝廷任职的的名士就不说了,明朝还真没几个文官能深入讨论的,一深入都是一口凉气,海瑞算一个吧。

而想王守仁、王夫之这样的思想家难道就比董仲舒、朱熹差?答案显然不是。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那么历史上明朝真的如此吗?

王阳明

看看皇帝

说完明朝的名士,再来看看皇帝,明朝的皇帝们确实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多多少少都有点毛病,什么几十年不上朝的、木匠、道士等等。

但皇帝也是人,除了工作以外也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只不过这些皇帝的兴趣爱好都被放大了而已,是谁的杰作不用我多说了吧。

总得来看,明朝我个人觉得算得上昏君的只有一个,朱祁镇。关于朱祁镇真的是无话可说,确实是个昏君。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那么历史上明朝真的如此吗?

朱祁镇

万历皇帝朱翊钧不上朝确实不像话,但不代表他失去了对明朝的掌握,反而在明朝中后期文官有着很大话语权的时期,朱翊钧还能发动三大征,可见他的手段不简单。

PS:朱元璋虽然不准商人做官,但商人可以培养代言人做官嘛,明朝中后期朝廷中得到很多要职都是这些人,打仗这种不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情朱翊钧都能力排众议,可见一斑。

当然,由于朱翊钧的不作为,他本人虽然还能玩转大明,但后面那几位就不行了,基本被各大势力架空(东林党、阉党),想要有所作为也没有机会,所以明朝实亡于万历也不是没有道理。

至于明朝早期的几个皇帝,我个人认为并不比其他朝代那些明君差,大家都是人,谁还没点毛病,就是刘彻、李世民也同样有可以诟病的地方。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那么历史上明朝真的如此吗?

万历皇帝

为啥总感觉明朝没啥存在感?

恰恰相反,如果经常关注历史类动态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明粉”可能还是最多的,可能是“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等豪言壮语的原因吧。

至少大明从头到尾给人的感觉都是硬刚,刚大元、刚安南、刚倭国、刚女真,男儿当如此。

不过也确实有一部分朋友对明朝的感觉停留在“公公”、东厂、西厂、绣春刀飞鱼服这些影视剧带来的直观感受上,不能说他们错,这些也确实是明朝存在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不了解明朝历史的朋友觉得明朝过于黑暗。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那么历史上明朝真的如此吗?

锦衣卫影视剧形象

结语

明朝的“三无”也只是一家之言,人家谈谈自己的个人感受罢了,大家没必要那么较真,较真反而显得他说的有道理,历史摆在那,我们需要像明初那些大咖们一样以史为鉴,领悟更多的东西,而不是去和谁发表了啥个人意见后抬杠,古人留给我们的太多了,那些历史书都写不了多少页的国家不会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