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完善无障碍设施 国家冬两中心用心打造无障碍环境

“慢一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古杨树场馆群无障碍经理梁晓东回过头提醒着,“大家手扶稳,小心脚下。”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技术楼的两侧,用钢结构搭建了临时看台。健全人穿着厚重的外套,手扶钢架一级一级向上攀爬也不轻松,但残障人士可以乘坐一旁专设的升降梯,从升降梯出来就是无障碍坐席,省去极大的不便。

作为崇礼古杨树场馆群中唯一承接北京冬残奥会比赛的场馆,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以体贴、完善的无障碍设施,打造了出一个无障碍的环境。12月30日,在梁晓东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体验了国家冬季两项中心里的无障碍设施,通过降低高度的扶手、放大字号的标识、平缓宽阔的坡道,感受到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提到无障碍设施,人们很自然地会把它同便利残障人士联系在一起。然而,社会中的每个人其实都有可能会用到它,比如孕妇、老年人、婴幼儿、负重的人群、受伤行动不便的人士等。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在场馆建设之初,就按照《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标准,根据各客户群流线和人员规模,建设并完善了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电梯、无障碍更衣室、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座席、无障碍坡道等设施,对房间门宽、地面高差、坡度、辅助设施安全性等细节逐一核查,确保各客户群中的残障人士享有安全、便捷、舒适的体验。

据梁晓东介绍,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在北京冬残奥会赛时,将产生越野滑雪20枚、冬季两项18枚,共38枚金牌,初步估计约有210名残疾人运动员将在这里参赛。为了给他们提供安全、方便的条件,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比赛,国家冬季两项中心针对参赛残疾人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实际需求,结合场馆场地特点,为坐姿运动员和视障、站姿运动员设计了不同的无障碍流线。尤其是针对参赛的坐姿运动员,场馆的无障碍流线设计和安排格外细致、充分,除了设置900米、2公里、2.5公里和3公里4条专门的坐姿赛道外,还设置了专门的训练热身雪道,并在临近热身区的位置安排了轮椅存放间;设置了2.5米宽、2000米长的通往起终点区的专用通道,使坐姿运动员在更换坐姿滑雪器后,能够自主完成从热身、参赛、等候成绩到接受采访的全流程。在坐姿运动员通往反兴奋剂检测站的台阶旁,因地制宜铺设了坡道,方便坐姿运动员乘坐轮椅通行;在打蜡房分配时,将一层房间分配给有轮椅运动员的队伍,方便轮椅运动员出入。场馆还为坐姿运动员在终点区设置了更衣室,并在满足防疫需求的前提下,调低了混采区PVC围栏的高度,便于坐姿运动员接受采访。“健全人的混合采访区PVC围栏高度为120厘米,坐姿运动员的降低到60厘米。”梁晓东说,“坐着轮椅,这个高度和运动员在一个平面,体现出了平等。”

完善无障碍设施 国家冬两中心用心打造无障碍环境

冬季两项中心里所有有高低差的位置上,都安排了坡度为3到5度不等的无障碍坡道,甚至连接古杨树场馆群3个场馆的“冰玉环”,本身就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无障碍坡道。在这条超大的无障碍坡道上,专门为乘坐轮椅的人士安装了扶手。“健全人使用的扶手高度是85厘米至90厘米,供轮椅人士使用的扶手是65厘米至70厘米的高度。这是我们前期根据残障人士的现场体验进行的安排。”梁晓东说,“这些扶手还可以发光变色,一是可以作为景观,二来也便于视力不方便的人士使用。”

完善无障碍设施 国家冬两中心用心打造无障碍环境

在视障和站姿运动员的无障碍流线上,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按标准铺设了提示盲道、安装坡道、台阶以及扶手,消除门口高差,排查可能存在碰头危险的空中安全隐患,同时注重提供无障碍信息。在反兴奋剂检查站专门配备中英文对照的盲文、大字版反兴奋剂检查用语,方便视障运动员清楚地了解相关事项。在验票点附近也张贴了盲文、大字版观众流线地图和场馆简介,方便所有人群,特别是老年及视力障碍观众查看和触摸。“我们把整个场馆打造成了一个无障碍的环境。”梁晓东说,“这真正体现了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