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能只纠结“十大丑陋建筑”到底丑不丑

不能只纠结“十大丑陋建筑”到底丑不丑

【作者 郭元鹏】

日前,一份“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的名单走红网络,上榜建筑包括海南省儋州市恒大海花岛建筑群、江苏省苏州湾文化中心、山东省济南市弘阳广场等,引发人们对建筑设计与审美的热议。有网友表示:“虽然审美无标准,但上榜的建筑的确违反了大家对美的基本认知,评得有理有据,值得行业深入思考。”

对于这次“十大丑陋建筑”的评选结果,网络舆论的看法也不一样,可以说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有人认为,被列入“丑陋建筑” 的建筑确实丑陋;有人认为被列入“丑陋建筑”的建筑并不是“最丑陋”的,还有“很丑陋”的漏网了。比如就有网友说:某个地方的建筑比上榜的建筑“还丑陋”为啥就没有评上?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纠结“十大丑陋建筑”是不是“实至名归”,是不是“有的冤枉”。“十大丑陋建筑”的评选意义是大于结果的。

什么是美?应该说美是没有具体标准的。相同的事物,相同的内容,相同的线条,相同的颜色,在不同人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不同的结果”。就拿美女来说,标准也不可能是一样的,有的人认为“某某美女”是很美的,而其他人未必就认同。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着“自己美的标准”,每一个人心里也都有“自己丑的标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美”,一千个人眼里也会有“一千种丑”。因此说,“十大丑陋建筑”也就不可能在外部形态上都会被所有人认为是“异口同声的丑”。

我们倒是需要认同这种“丑陋建筑”的评选意义。一个城市里,无论建筑外部形态是什么样的,但是首先需要遵循的就得是“科学合理”。比如,这次上榜的“丑陋建筑”,其中还包含这样几个层面:“破坏海洋生态”“形态怪异杂乱”“造型浮夸浪费”“建筑使用功能不合理”等。应该说,城市建筑的建设,还是需要守住底线的。

人们心中的“美”和“丑”没有固定的标准。因此,对于上榜的建筑来说,是不是“丑”也不能就一锤定音。只是这种评选让人们开始关注城市建筑的设计问题,倒是一件好事情。城市建筑的设计不能是“专家关门设计”“官员一锤定音”,在通过设计图的时候,不妨多邀请百姓作为评委参与,既要“专家的意见”也要“百姓的认可”。因为,城市的建筑说到底是建设给老百姓的。其更大的意义则在于通过“丑陋建筑”评选,通过舆论聚焦和网友围观形成一种压力,倒逼建筑规划设计的主导者从起心动念处就更加慎重对待城市“凝固的艺术”,促使其反复琢磨和论证设计理念及方案。这同时也是对行政权力肆意干预设计的一种制约。

不能只纠结“十大丑陋建筑”到底丑不丑,评选意义不在于结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