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化名人访谈丨珍惜生命给予的厚礼——访全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彭霞

文化名人访谈丨珍惜生命给予的厚礼——访全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彭霞

彭霞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甘肃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首批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甘肃省教育厅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专家组成员,甘肃省图书馆名家讲坛特约嘉宾,甘肃电视台“细听尊辩”特约嘉宾,“知心妈妈悦读汇”创始人,兰州生活文艺广播“家有儿女”栏目特约嘉宾,西北师范大学课外硕士生导师。北京三宽家长学校研究员、中国名师大讲堂特聘讲师、成都陶行知研究促进会特聘专家,甘肃省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 2019年兰州市最美母亲、甘肃沁园教育家校工作室主持人、甘肃省图书馆《名家讲坛》特约嘉宾 。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生命是一场单程旅行,它承载着梦想,充满了惊喜。但是,在当今的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剧增的情况下,尤其是后疫情时代,有的人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应问题,因一时无法自己克服,也没有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甚至出现了漠视生命的极端例子。“当我们明白岁月的可贵,懂得生命的无法逆转,我们往往已经没有了重新来过的可能。所以,从社会层面让大家普遍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如何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是我们一生都需要修行的课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彭霞,她从专业角度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阐释她对生命的理解,听之让人如沐春风。

彭霞出生在教育之家,作为教师的父亲对她的影响很大。她说:“对我而言,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融在骨子里的习惯。”父亲曾写过一首诗送给彭霞。“家庭慈爱情真挚,社会师爱义更深,教育世家爱奠基,人类繁昌爱是根。”这首诗充满了从小家到大家的博爱情怀,也蕴含着女承父业后,父亲对女儿的叮嘱。彭霞在这样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她学会了爱,活出了爱,潜移默化地也将爱用自己特殊的方式传递给身边的人,让爱贯穿于她的生命历程当中。

文化名人访谈丨珍惜生命给予的厚礼——访全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彭霞

但是幸福的家庭无法代替彭霞命运的多舛。彭霞回忆道,在高考前,她的母亲出车祸去世,心理崩溃的她在那一年高考落榜,这种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当时年少的她强忍住悲痛的同时选择一边当临时工,一边发奋读书,终于考上了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刚参加工作不久,正值青春年华的她却被告知患上了骨髓炎,这种深入骨髓的伤痛是医学上最难治疗的顽症之一,在当时医疗条件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彭霞先后经历了五次全麻手术保住了这条腿。

疾病不但没有摧垮她的梦想,反而让她越挫越勇。康复后,彭霞成为了我省最早一批中学计算机老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希望自己能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班主任,近距离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于是她再次选择了一边工作,一边攻读教育学的学位,几年后她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教心理的班主任。但曾经三年的轮椅生活在彭霞腿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疤,就是这条不太灵活的腿,一周要上满二十多节课,就是这条不太灵活的腿,一到假期就带着学生们出去研学,甚至她还挑战自己的极限,连续五年坚持参加马拉松比赛。在旁人的眼中,她已经不是那个患病的弱女子,而是一位活出精彩生命的强者,她一直认为,苦难本身不是财富,战胜苦难才是人生的财富。

在当班主任的过程中,彭霞发现了部分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行为上,根源与原生家庭息息相关,她开始思索解决的方法,于是她开始自学心理学,曾经的全麻手术让她记忆受到了影响,她索性就把整本书自己录音,终于通过了国家资格认证考试,成为了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课堂上,她将心理学和班会课相结合,自创的团体心理辅导课受到学生的青睐,成为了我省第一批心理学老师,并先后获得省上和国家赛课的一等奖。

近些年来,彭霞把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家校共育结合起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她成立了由教师和家长组成的义工团队,普及家教知识、促进亲子沟通。她组织的“知心妈妈读书会”,每天公益地在微信群为老师和家长导读着一本本教育经典,已经坚持了七年,成为了我市精致兰州·悦读书会的一张名片。

文化名人访谈丨珍惜生命给予的厚礼——访全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彭霞

彭霞在日常线上线下的咨询过程中,最常碰到的就是亲子关系问题。她说“注重亲子之间关系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因为亲子关系导致的厌学、校园霸凌、网络成瘾,已经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关于生命问题的思考必须纳入到孩子的成长发展中。生命问题的思考伴随人的一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面对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不断情绪变化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跟孩子沟通,要让孩子先认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关爱的。”

人一旦做了父母,总想把无穷无尽的感慨、深思熟虑的经验,统统植入到孩子的心中,让他们少一点波折,多一份从容。这份心情可以理解,可是,煞费苦心之后,我们发现,我们的努力常常徒劳无功,有时,甚至把自己,推向了孩子的对立面。“我曾咨询过很多孩子,他们普遍的感受是父母经常不理解自己的感受,认为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非常无助,没有任何人理解,得不到同情与关心,感觉自己是世界上孤单的……这些都是很常见的亲子关系问题。那么作为家长,首先要尊重生命,孩子不是自己生命的附属品,要尊重她们个体的独立性,相信孩子未来的可能性,并让孩子意识到生命的神奇与珍贵、并激发孩子奋进的意识,让他们的生命,散发出应有的独特光芒。”彭霞说,“作为家长,有义务和孩子一起来讨论人为什么而活,人的生命为什么那么珍贵,生命到底有多神奇,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在讨论中让孩子们意识到生命的宝贵,要好好的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周围的环境等。”

文化名人访谈丨珍惜生命给予的厚礼——访全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彭霞

谈起对家长的建议,彭霞说,一贴近生命,听懂孩子行为背后的渴望;二是尊重生命,相信孩子未来的可能;三赋能生命,看见孩子当下的力量;四是善待生命,帮助孩子做生命的主人。其实从人性角度理解,无论大人孩子,每个人都需要被人肯定、赞赏、鼓励、包容,而不是无缘无故的指责,所以家长要营造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们在身心健康的环境下快乐成长。

作为后现代主义叙事疗法的学习者和实践者,彭霞致力于陪伴生命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形成积极有力的正向观念,重新定义生活的意义。彭霞说:“我愿意带着开放好奇、聆听尊重多元的生活价值,我愿意打破所谓专家的视野,相信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不再用 ‘标签化’的评判去看待人,而是欣赏所接触之人的独特之处,并从中看到生命多种可能。” 彭霞一直坚信,一个人生命不息,遇见更好的自己的可能性不止。

这些年来,彭霞参与到“春蕾计划”的女童自立自强的宣讲中,关爱留守儿童、走进舟曲灾区心理援助、免费在电台接听家长的求助热线、组建新教育萤火虫义工团队行走在“悦读兰州爱我家乡”的路上、义务组织的“知心妈妈读书会”线上线下坚持多年带领众多的父母以书悟道,相伴成长。

作为心理健康老师和家庭教育的推广者和践行者,彭霞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和生命体验为契机,以认真、勤勉的进取心为动力,以博爱、关怀的情感为导向、以执著的热情和激情在助己助人的过程中帮助全国各地的千百家庭、万千师生。在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路上被很多孩子亲切的称为“知心妈妈”。她也对这个称呼感到欣慰和自豪。在她的课上,人们感受的是关怀,学到的是经验,体会到的是情感,经历到的是在生命的互动和彼此滋养中,对家乡满怀爱意,对家庭满怀希望的叙事人生。

访谈到尾声,彭霞说:“自己走上了心理咨询这条道路 ,也是为了回报社会。最近我开始准备在全省开‘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智慧护航一百场公益巡讲’,这是我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曾经我的生命遭受病魔的威胁,但是许多人的爱汇聚在我身上,让我的生命焕发出光彩,让我愈发感受到活着的美好和生命的宝贵,所以我要感恩社会,回馈社会,为自己成长的家乡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这也是我给我自己生命的一份厚礼。”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静

责任编辑丨白爱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