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郦食其被烹,是韩信做得太绝,还是自作自受?

郦食其为什么会被烹,从某种角度来说,还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

当初,韩信为刘邦献上统一天下的战略:刘邦负责正面战场,与项羽主力周璇;韩信则挥师北伐,兼并北方诸侯。刘邦采纳,两人并按计划分头行动。

郦食其是刘邦帐下的谋士,自恃谋略超人,常想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其他诸侯,就是传说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吧。

郦食其被烹,是韩信做得太绝,还是自作自受?

但是这次,刘邦已经将北部战场交由韩信负责,有他郦食其什么事呢?

可是这个郦食其却拎不清,他在韩信负责的北方战场上曾干过两件事。

第一次是劝说魏王豹投降。彭城之战后,刘邦大败,赵王、齐王纷纷倒向项羽,魏王豹也不傻,他借口回到黄河以北,便向项羽俯首称臣了。郦食其过去劝其回到刘邦这里,被魏王豹坚决拒绝了。

后来,韩信用声东击西之计,巧渡黄河,攻取魏王豹的大本营安邑,魏王豹这才回心转意。

郦食其被烹,是韩信做得太绝,还是自作自受?

第二次便是游说齐王归汉。韩信攻取赵国后,奉命前去收复齐国。这时,郦食其又出声了,自告奋勇去劝说齐国归汉。刘邦听着主意不错,还能节约粮饷,于是便同意了。

这次,郦食其倒是不辱使命,说服了齐王。齐王很高兴,设宴款待他,对外放松了戒备。

郦食其被烹,是韩信做得太绝,还是自作自受?

这时,韩信率领大军已经来到了平原,此地是齐国的边境,距离齐王所在的历城很近。他听说齐国已经同意归汉,有所犹豫,但是蒯通却坚持不如趁虚而入。眼看着韩信大军杀到,齐王怒不可遏,以为郦食其是韩信的内应,便将其烹了。

然而,没多久,韩信便攻下了齐国。

如何评价此事?

是两个臣子争功,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虽然刘邦后来得知郦食其的死讯后,非常反感韩信的不义之举,却为郦食其扼腕叹息。但是,刘邦自己就没有错吗?

郦食其被烹,是韩信做得太绝,还是自作自受?

如果将刘邦看作大老板,那么韩信相当于北方市场总监,郦食其算是资深业务员。既然分工非常明确,北方市场全部交由韩信搭理,刘邦又为何同意郦食其老去那里插一腿呢?这是职场中的大忌。刘邦非但没有阻止郦食其,还批准了他的行动。死了怪谁?

那么,如何评价韩信的这次行为呢?

其一、就像蒯通所言,韩信并没有收到刘老板的命令,将齐国这块市场转交给郦食其搭理,他没有理由停止原来的军事行动。

其二、无论郦食其成功与否,齐国韩信是志在必得。为啥?不妨让我们来观察下当时北方的局势。

郦食其被烹,是韩信做得太绝,还是自作自受?

魏国、代国这些地方攻下后,已被刘邦收入囊中;赵国拿下后,韩信请求将其交由张耳管理;燕王臧荼不战而降;齐国还未攻取这北方战场都快平定了,韩信除了获得了相国这样的虚职,还没有自己的地盘。他和张耳负责北略,从他为张耳争取赵国的时候,其实早已将富饶的齐国视为自己的封国了。除此之外,齐国离自己的老家淮阴相对来说也比较近。因此,齐国他必取之。

这时,突然跑出个郦食其,不但抢了韩信的功劳,还打破了他的梦想。试问,韩信会因为他的死活而放弃自己的小目标吗?

郦食其被烹,是韩信做得太绝,还是自作自受?

刘邦如何处理此事?

然而,刘邦终究是老板,一则他刚开始没有想明白韩信的小心思,一则齐国这么富饶还是放在自己囊中比较好。除此之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地盘归宿权该由刘邦说了算,而不是你韩信自己想如何便如何。因此,项羽被灭后,刘邦还是将齐地拿了回去,将韩信重新划到项羽所在的部分楚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