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那些功高震主的人,最后如何才能保住性命?

历史上不乏功高震主的名将名相,他们的保身之法,无非是四招:自污、送人质、放弃隐私、打感情牌。虽然这四招不是百分之百有效,但却比恃宠而骄或者无所作为要好。下面我们不妨来看看,究竟有哪四位名将靠着这四招成功保命。

历史上那些功高震主的人,最后如何才能保住性命?

自污者的典范:王翦

王翦是秦朝最重要的大将,所谓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是最早一个践行“自污”保命这一方法的人。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准备灭掉楚国,搬开这块统一路上最大的绊脚石。秦王嬴政找来手下两位大将:王翦和李信,问他们各自需要带领多少士兵灭楚。王翦坚持,非60万士兵不行;而李信则说,有20万足矣。秦始皇选择相信李信,给了他20万兵。结果李信却在城父被楚军击败。不但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因此延缓,李信自己都从一代名将变成了默默无闻。

第二年,秦始皇选择相信王翦,命他带60万人出征。王翦在出征前后却突然一反常态,反复地和秦王要房要钱要地,其吃相之难看,连手下的将领都看不下去了。后来王翦对他们解释说:现在我手中的60万人,相当于秦国总兵力的80%。秦王虽然让我带兵,但心中必然有疑虑。此时我只要表现得贪婪一些,就可以告诉秦王,我这个人实际上胸无大志,就想要钱。秦王觉得我这个人缺点太明显,也就不会再担心我了。等我取得了胜利之后,才不会因为他的猜忌而送命。

历史上那些功高震主的人,最后如何才能保住性命?

后来果然如王翦预料一样,秦王嬴政觉得此人胸无大志,很好控制,于是便对他放了心。秦王不仅赐给了王翦很多财物,还将他的子孙都提拔成了武将。灭亡六国之后,王家将帅仍然能享受荣华富贵。王翦的自污之计,就这样成功了。

后世的武将为了保命,大多都喜欢这种方式。比如坑害岳飞的张俊,在蜀地抗金的吴玠,他们对金钱美女从来是来者不拒。所以那些威高权重的统治者,也从来不认为他们是个威胁,他们最后也都得善终。

可是自污之计,对百姓却很不公平的。皇帝赏赐武将的东西,还不都是从百姓手里掠夺的吗?所以这一招,从来都不被百姓所认可。明朝的大将傅友德,也想自污保命。但是明太祖朱元璋却看不惯他这一套,直接逼他自尽了。

历史上那些功高震主的人,最后如何才能保住性命?

送人质的典范:萧何

楚汉争霸阶段,汉高祖刘邦常年带兵在外征战,丞相萧何打理内政,本来配合得亲密无间。可是后来,汉高祖刘邦派人问候萧何,密度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萧何纳闷,便询问门客。

后来,肖河的门客提醒他,这是汉王不信任你,认为相国的威信大过了他。如果情况继续发展下去,萧相国恐怕命不久矣。萧何询问门客应该怎么办,门口便说:“您把您的子侄送到汉王军前听令。人送得越多,汉王对你的疑心就会越少。”萧何听从了门客的意见,刘邦果然大喜。而萧何的富贵和性命,也就算保住了。

历史上那些功高震主的人,最后如何才能保住性命?

送人质这种方式,在古代非常常见。古代帝王命人征战,通常都会扣押领军之人的家属,这是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通常将领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要配合其他方法。

放弃隐私的典范:郭子仪

郭子仪是大唐名将,他平定安史之乱,有再造社稷之功。而且郭子仪威望甚高,和吐蕃、突厥等少数民族势力,都有着很深的交往。这样的人,从来都是皇帝最不放心的存在。但最后,郭子仪却终生风平浪静,靠的便是放弃隐私这一招。

郭子仪在功成名就之后,被封为汾阳王。他的儿子郭暧,还娶了升平公主,有了驸马的身份。皇帝为了以示恩宠,还赐给了郭子仪一所巨大的宅邸。但郭子仪的这座宅邸,防卫却非常松懈,不但门口无人把守,甚至一天到晚连大门都不关。不管是官员还是老百姓,都可以来他的王府里参观。

历史上那些功高震主的人,最后如何才能保住性命?

有一次,郭子仪的府邸内遭遇了盗贼。几个贼人进去,本想要找些金银财宝,却发现堂堂郭子仪的家中,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和普通的老百姓没有区别。后来,这些盗贼成了传话筒,于是郭子仪的清贫名声,便在百姓中传扬开来。连家中财产这种私密的事都成了百姓的谈资,可见郭子仪在当时的人眼中,根本没有什么秘密。

当时,大太监鱼朝恩曾经想陷害郭子仪。但是郭子仪的隐私全部公开,老百姓和皇帝对他一目了然。这样即使小人想要陷害他,也无从下手。由此可见,郭子仪将自己的隐私全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正是他的生存之道。

不得不说,郭子仪的生存方式,是非常高级的。除了自己,他没有打搅到任何人,所以谁都觉得他为人不错,甚至包括想要陷害他的鱼朝恩。在他死后,不管是皇帝还是百姓,都对其感念不已,都觉得郭公的智慧天下无双。

打感情牌的典范:韩世忠

韩世忠是宋朝的抗金名将。但是在绍兴合议之后,他曾经比岳飞更接近死亡。他最终得以保全,靠的就是和皇帝的私人感情

事情还要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说起。当时宋高宗赵构,还在金兵的追击之下狼狈逃窜。他手下的大将:苗傅和刘正彦,突然发动兵变,以“清君侧”的名目,将赵构扣押起来。二人逼迫赵构禅位给两岁的皇太子,赵构无奈,只能同意。

不久之后,天下兵马都来勤王,兵变被平定。当勤王大军进入杭州城时,韩世忠一马当先,冲到赵构的住处来护驾。赵构握着他的手,哭着说道:“爱卿能为我清除叛军吗?”韩世忠领旨,将所有相关人员一一逮捕。由此,韩世忠跟宋高宗之间,便有着很深的私人感情。

历史上那些功高震主的人,最后如何才能保住性命?

绍兴和议之后,面对秦桧等人的构陷,韩世忠以负荆请罪的方式,走进了赵构的寝宫,跪在地下祈求原谅。面对着痛哭流涕的故人,赵构心里也不好受,于是便决定放韩世忠一马。此后,韩世忠再也没有任何作为,碌碌无为的终此一生。

靠私人感情保命,这种方式既不是人人能学,也并不保险。比如明朝的那些大将:傅友德,冯胜,蓝玉,哪一个不是跟明太祖朱元璋交情匪浅?但明太祖举起屠刀的时候,却眼睛都不曾眨一下。可见,感情牌也很靠不住,使用时也要因人而异。

总结

有道是兔死狗烹,在封建时代,这简直是难以逃避的噩梦。那么,有没有能打破这种噩梦的办法呢?有!这种方法,就是充分的沟通和理解。1973年,毛主席就曾经主持过八大军区司令员的对调工作。由于事先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这次对调进行得非常平稳。因此我们也不得不感叹,新中国建立者的智慧,确实浩瀚如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