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撤掉指挥台!“上海新年音乐会”引领先锋潮流

撤掉指挥台!“上海新年音乐会”引领先锋潮流

作为音乐总监余隆上任后发起创办的第一个音乐品牌,“上海新年音乐会”从2009年首演至今,不仅进入上海乐迷跨年“必听”之列,也成为听众获得生活仪式感、艺术幸福感的重要渠道。今年12月31日晚举行的“2022上海新年音乐会”,更是出其不意地撤掉了舞台正中央指挥台,由本乐季驻团艺术家上海四重奏引领上海交响乐团演奏,为听众呈现一次具有先锋意味的演出。

在曲目设置上,沿袭新年音乐会诞生地维也纳的舞曲传统;在形式上,首次由“早已进入世界一流室内乐组合行列”的上海四重奏领奏,并由第一小提琴李伟纲担纲领奏指挥角色。“这是我们第一次领奏80多人的乐队,很好奇这种演出形式会有怎样的效果,毕竟国内舞台上还没有出现过。”作为上海交响的“交二代”,李伟纲对这次领航既心怀忐忑又充满期待。

“上海四重奏+上海交响乐团”这对堪称“王炸组合”的超群实力,使这次颇具突破性的尝试更具可行性。这两支均以“上海”命名的音乐品牌,联手探索古典音乐多种可能的同时,也在新年音乐会的国际风潮中,向世界送上来自上海的问候。

上海交响上演圆舞曲,与柏林爱乐同刮“维也纳”风

作为如今风靡全球的新年音乐会鼻祖,1939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奠定了后来以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为主的表现形式,这种让人忍不住随之起舞的三拍子舞曲,很快征服了不同肤色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并通过全球直播触达数以亿计的受众。这其中也包括中国观众,这些欢快的舞曲也成为国人对新年音乐会的最早认知。

上海交响乐团选择在这个仍受疫情困扰的新年,用人们熟悉的“维也纳旋律”欢快过年,上演“春之声”圆舞曲、“拨弦”波尔卡、“雷电”快速波尔卡、“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等多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招牌曲目。无独有偶,柏林爱乐今年的新年音乐会也将以“向维也纳致敬”为主题上演施特劳斯家族舞曲。此外,“上海新年音乐会”还将呈现匈牙利作曲家莱哈尔应邀为狂欢舞会创作的“金与银圆舞曲”,以及肖斯塔科维奇久负盛名的“第二圆舞曲”。

撤掉指挥台!“上海新年音乐会”引领先锋潮流

上海四重奏的四位音乐家也将分别领奏。其中,第一小提琴李伟纲、中提琴李宏刚兄弟二人将各携乐队上演贝多芬的《F大调第二浪漫曲》及布鲁赫《F大调浪漫曲》。而大提琴尼古拉斯·萨瓦拉斯则将为观众营造出浓浓波西米亚风情,奉上德沃夏克《g小调回旋曲》。新成员第二小提琴于翔则将带来意大利作曲家蒙帝最著名的一首狂想曲《查尔达什》。除了西方经典,当晚听众还将感受草原吹来的中国风——内蒙古人于翔领衔演绎的《牧歌》,是中国作曲家沙汉昆根据内蒙古长调民歌所作,以田园牧歌风的旋律,描绘了苍茫草原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图景。

上海四重奏担任领衔指挥,尽情释放音乐天性

不久前的12月22日,上海四重奏这支在国际舞台上披荆斩棘30余年的组合,为家乡听众献上归国后的沪上首秀。久经室内乐演出历练的精致和精准,不仅让上海四重奏赢得大批拥趸,也为四位音乐家领奏上海新年音乐会增添底气,更让这场独树一帜的新年演出更具可听性。

对于小提琴、重奏组合领奏指挥的形式,沪上著名乐评人李严欢表示期待。“其实,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曾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乐团首席边指挥、边演奏,且效果很好。这次音乐会由上海四重奏领衔,以更趋于室内乐化的方式引领乐队呈现经典作品,或许能让演奏者和听众都能换一种视角去感知自己早已熟悉的乐曲。”

撤掉指挥台!“上海新年音乐会”引领先锋潮流

事实上,当今国际乐坛也在试水“不见指挥台”的演出。今年的琉森音乐节,钢琴家王羽佳与琉森节日乐团及马勒室内乐团合作了两场音乐会,就由钢琴家领奏或首席带动完成。资深乐评人克里斯蒂安·韦尔哈根在瑞士《新苏黎世时报》中对琉森音乐节的此番尝试极为赞赏,认为“传递出‘洗心革面’式的视角”。

当然,指挥在演出中依旧不可或缺,因为独奏或乐队首席“替代”指挥适用的曲目也有限。不过,就如有乐迷在看到“上海新年音乐会”节目单时的感慨,“能够在现场耳闻目睹一场没有传统指挥的交响乐团的音乐会,不失为向潮流看齐的新鲜事”。

上海交响乐团供图

作者:姜方

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