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NHibernate之旅(21):探索对象状态(转)

本节内容

引入

对象状态

对象状态转换

结语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使用对象的方式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这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持久化类的实例对象。这些对象可能是刚刚创建并准备存储的,也可能是从数据库中查询的,为了区分这些对象,根据对象和当前会话的关联状态,我们可以把对象分为三种:

瞬时对象:对象刚刚建立。该对象在数据库中没有记录,也不在ISession缓存中。如果该对象是自动生成主键,则该对象的对象标识符为空。

持久化对象:对象已经通过NHibernate进行了持久化,数据库中已经存在对应的记录。如果该对象是自动生成主键,则该对象的对象标识符已被赋值。

托管对象:该对象是经过NHibernate保存过或者从数据库中取出的,但是与之关联的ISession已经关闭。虽然它有对象标识符且数据库中存在对应记录,但是已经不再被NHibernate管理。

NHibernate提供了对象状态管理的功能,支持三种对象状态:瞬时态(Transient)、持久态(Persistent)、托管态(Detached)。

对象刚刚创建,还没有来及和ISession关联的状态。这时瞬时对象不会被持久化到数据库中,也不会被赋上标识符。如果不使用则被GC销毁。ISession接口可以将其转换为持久状态。

这像这样,刚刚创建了一个Customer对象,是一个瞬时态对象:

刚被保存的或刚从数据库中加载的。对象仅在相关联的ISession生命周期内有效,在数据库中有相应记录并有标识符。对象实例由NHibernate框架管理,如果有任何改动,在当然操作提交时,与数据库同步,即将对象保存更新到数据库中。

持久对象关联的ISession关闭后,这个对象在ISession中脱离了关系,就是托管态了,托管对象仍然有持久对象的所有属性,对托管对象的引用仍然有效的,我们可以继续修改它。如果把这个对象重新关联到ISession上,则再次转变为持久态,在托管时期的修改会被持久化到数据库中。

在同步数据库的情况下执行下面的语句可以转换对象的状态。

ISession.Contains(object):检查ISession中是否包含指定实例

重新设置ISession

方法一:ISession.Save():保存指定实例。

方法二:ISession.SaveOrUpdate():分配新标识保存瞬时态对象。

方法一:ISession.Evict(object):从当前ISession中删除指定实例

方法二:ISession.Close():关闭当前ISession

方法一:ISession.Update():更新指定实例。

看看这个例子:在托管时期的修改会被持久化到数据库中;

注意:NHibernate如何知道重新关联的对象是不是“脏的(修改过的)”?如果是新的ISession,ISession就不能与对象初值来比较这个对象是不是“脏的”,我们在映射文件中定义<id>元素和<version>元素的unsaved-value属性,NHibernate就可以自己判断了。

这个加上一个锁:如果在托管时期没有修改,就不执行更新语句,只转换为持久态,下面的例子如果在托管时期修改对象,执行更新语句。

方法二:ISession.Merge():合并指定实例。不必考虑ISession状态,ISession中存在相同标识的持久化对象时,NHibernate便会根据用户给出的对象状态覆盖原有的持久化实例状态。

方法三:ISession.SaveOrUpdate():分配新标识保存瞬时态对象;更新/重新关联托管态对象。

以上两个大家自己测试了!

这篇初步知道了对象的状态。虽然对象的状态的细节由NHibernate自己维护,但是对象状态在NHibernate应用中还是比较重要的。同时对象状态也涉及了NHibernate缓存、离线查询等内容。

本系列链接:NHibernate之旅系列文章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