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Linux下监控文件变化并抓取系统运行参数

最近遇到一个需求:

web应用层往中间件发送信息的时候,经常出现莫名奇妙的异常,为了定位该中间件发送客户端的bug,需要抓取异常瞬间的系统运行参数: <code>momery dump</code>和<code>tcp dump</code>等.

当发生异常时已经将发送失败的信息打印到了日志文件中。

异常不定期的发生。

针对这个问题,手动的跟踪肯定不现实。因此,需要通过脚本监控日志文件的变化,且在变化的瞬间捕获系统运行参数。

系统参数

<code>inotify-tools</code>提供的两个命令行工具:

<code>inotifywait</code>:通过<code>inotify API</code>等待被监控文件上的相应事件并返回监控结果,默认情况下,正常的结果返回至标准输出,诊断类的信息则返回至标准错误输出。它可以在监控到对应监控对象上指定的事件后退出,也可以进行持续性的监控。

<code>inotifywatch</code>:通过<code>inotify API</code>收集被监控文件或目录的相关事件并输出统计信息。

在此次需求中,需要使用<code>inotifywait</code>

inotifywait命令使用简介:

inotifywait尤其适用于在脚本中等待某事件的发生,并可基于特定的事件执行相应操作。如将其用于脚本中监控某指定目录中的文件上的修改、新建、删除、属性信息的改变,而后使用rsync命令将某事件对应的文件同步至其它主机上。其常用选项如下:

-m, --monitor:inotifywait的默认动作是在监控至指定文件的特定事件发生一次后就退出了,而使用此选项则可实现持续性的监控;

-r, --recursive:递归监控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包括新建的文件或子目录;如果要监控的目录中文件数量巨大,则通常需要修改/proc/sys/fs/inotify/max_users_watchs内核参数,因为其默认值为8192。

-e , --event :指定要监控的特定事件,默认是监控所有的事件;此处包括access, modify, attrib, close_write, close_nowirte, close, open, moved_to, moved_from, move, create, delete, delete_selt等;

--timefmt :当在--format选项中使用%T时,--timefrt选项则可以用来指定自定义的符合strftime规范的时间格式,此时间格式可用的格式符可以通过strftime的手册页获取;--timefrt后常用的参数是'%d/%m/%y %H:%M';

--format :自定义inotifywait的输出格式,如--format '%T %w %f';常用的格式符如下:

%w:显示被监控文件的文件名;

%f:如果发生某事件的对象是目录,则显示被监控目录的名字;默认显示为空串;

%T:使用--timefmt选项中自定义的时间格式;

例如,要监控/tmp/test目录及其内部所有文件上发生的create,delete,modify,close_write事件,则使用如下命令:

此命令在监控到某文件上第一次事件后就会退出,如果想一直监控,则需要为命令添加-m选项。

更详细的使用介绍: 系统监控工具----Inotify-Tools, 关于原理: 基于inotify机制的实时文件监控

安装

文件一旦变化,打印<code>memory dump</code>和<code>tcp dump</code>

<code>memory dump</code> 需要先获取 <code>tomcat</code> 的 <code>PID</code>

如果需要循环监听文件变化, 可以给<code>inotifywait</code>添加<code>-m</code>参数, 并通过管道添加<code>while</code>循环

保存成shell脚本文件: Monica.sh

将dos命令符修改为unix [可选]

由于lz使用的是windows系统,需要将文件转码

参考文献

inotify用法简介及以之结合rsync实现主机间的文件实时同步

Inotify: 高效、实时的Linux文件系统事件监控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