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作者:中国国际时装周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每场深刻影响人类进程的科技变革,都会迅速引发时装设计师群体的浪漫响应,将对科技的思考和运用化作在时装中流动的有机成分。

从20世纪至今,时装界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科技未来主义浪潮:1960年代的“太空时代”,千禧之交的互联网初兴时代,以及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科技带来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当下。

浪潮之下,时代精髓凝成的珍珠缤纷洒落。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冷战前期的军备竞赛和太空竞赛,让当时的人们在狂热中伴随着不安。火箭,飞船,卫星,核聚变,太空舱,登月,星际航行……在那个充满宏伟幻想的年代,诞生了三位具有代表性的SPACE LOOK(太空时装)设计师:André Courrèges、Paco Rabanne、Pierre Cardin。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André Courrèges 是首位发布“太空时装”的设计师,1961年抛开Balenciaga第一助手的身份自创品牌,1964年推出首个Space Age(太空时代)系列,模特造型如外星人,轰动法国时装圈。1965年,他发布“MoonGirlLook”月亮女孩造型,极简的黑白色和利落贴身的线条,直接带动白色和银色成为当季主导色。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André Courrèges 深受现代主义与未来主义影响,善于从现代建筑与新材料汲取养分。奥黛丽·赫本在电影《偷龙转凤》中演绎了Courrèges 的招牌式设计,以极简钟形帽和太空感太阳镜搭配线条利落的外套,时髦形象至今令人难忘。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Paco Rabanne生于西班牙,早年在法国学习建筑学,二战后为Balenciaga、Givenchy、Dior制作饰品,从而进入时装行业,第一个系列发布于1966年,被人称为“12套当代材料制成不适合穿着的连衣裙”。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他热衷于使用塑料和金属制成衣服,模特时常被金属划伤皮肤,可可·香奈儿将他称为“铁匠”。他当时的顾客包括了伊丽莎白·泰勒、奥黛丽·赫本、碧姬·芭铎等人。还为《太空英雌芭芭丽娜(Barbarella)》等电影设计戏服。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Pierre Cardin是最具大众影响力的太空时装设计师。二战结束后,他从意大利只身前往法国,进入Dior成为一名裁缝,成为NEW LOOK背后的最大功臣,1950年离开Dior自创品牌并迅速崛起。随着太空时代的降临,他找到了自己真正最爱的风格——未来主义太空风。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1960年代恰逢面料技术大发展,许多新奇的合成面料取代了娇贵的高级时装面料,让Pierre Cardin尽情运用到自设计中,也为日后大力发展平价成衣线、被逐出巴黎高级时装公会埋下伏笔。他所设计的太空时装,丰富明快的颜色,极简、立体、造型千变万化的几何廓形,搭配玻璃、塑料、树脂等材料,平价又好打理,完全击中了当时追求新奇的年轻人心理。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间进入20世纪尾声,电脑普及,互联网全球化,《黑客帝国》席卷全世界,整个时尚界为即将到来的新千年陷入一场高烧不退的狂欢,科技未来元素被众多品牌、设计师频繁用来表达对未知的21世纪憧憬又惶恐的心情。

在这期间几大科技感元素:透明材质,PVC,荧光色,镭射面料,发光电子管,亮漆皮,金属质感面料,一并涌现。如Mugler的SS1995、Gianni Versace的SS1995,三宅一生的SS1996、Chanel的SS1997,都展示出对这个互联网新时代的想象。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在秀场上,机器人、全息投影等新科技手段也开始出现,预示了一个高科技工具无处不在的21世纪。

在这个时期,Alexander McQueen堪称设计师里的科技狂人。在他设计的Givenchy SS1999系列中,他将发着荧光的电脑集成电路图和时装相结合,带来一场视觉奇观。

在1999年他的个人系列中,动用了两只机器人手臂,向站在旋转圆盘的模特身上无情喷射彩色颜料,现场创作出一款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为冰冷的未来科技机械赋予一层浓浓的艺术氛围。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此时的Dior,则打造了一种疯狂玩乐、参加电音锐舞派对、肆无忌惮、沉浸在新世纪都市五光十色霓虹灯街头亚文化的千禧女孩形象。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这种缤纷、怪诞、快乐而又略带惆怅的未来科技感,构成了千禧之交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时装氛围。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真正进入21世纪后,时装并未变得像科幻电影中那般炫酷夸张,而是出现了折衷主义的倾向,向着实用的方向前进。这个时期,虽然科技已经有了新的发展,但包裹在越来越普通的日常感之下。

时装方面,3D打印技术一度大热,在这个领域,只有设计师Iris van Herpen做出了满足“未来感”想象的作品,始终难以推广。一些所谓体感变色、电子设备交互的时装也停留在概念,无法形成气候。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元宇宙概念兴起之后,出现了不少流光溢彩的“虚拟时装”,被时装博主纷纷“P”到了身上,但也仅限于互联网的的娱乐。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总的来说,21世纪的人类在外形上对“科技感”的追求,反而心态平和了许多。这期间,科技与时装的结合,更多是体现在高新科技融入面料之中,实现更高机能、更舒适的人体穿着感,或者体现在环保永续循环的回收再生面料中。

比如在SS22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在科技面料、工艺的研发和使用上,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更贴近生活的时装与科技跨界的设计: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时装界的三次科技浪潮

而这样的 “科技感” 时装,也许更接近科学工作者的初衷:创造出一种新技术,让它真正改善普通人的生活,而不仅仅停留在华而不实的表面。

这样才是真正的“科技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