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气温下降,血压容易骤然升高,导致脑出血

89岁男性,身体还很硬朗,平时白天有在家里庭院砍柴的习惯。老年人嘛,能找到点事情做做很不错,但天气变冷时,则需格外注意。

气温下降,血压容易骤然升高,导致脑出血

夜晚出现零星小雨,果然白天里朋友圈就全是晒降温的。一如既往,老人中午在砍柴,劳动中还出汗、脱衣服。下午时就出现头晕,呈天旋地转样晕,晕的时候伴随恶心,呕吐数次。家人没有给测量血压,自以为是感冒了给“感冒药”服用,晚上见没有好转遂送来就医。

急诊血压210/146mmHg(既往有高血压数十年了,无长期服药习惯),老人嗜睡状,一些体格检查无法配合完成。但没有语言不清,没有手脚偏瘫,没有口角歪斜,没有呼吸困难。急查头颅CT:提示右侧小脑出血、出血量约11毫升。

气温下降,血压容易骤然升高,导致脑出血

小脑出血是脑出血里的一种,约占脑出血的10%,多由小脑上动脉分支破裂所致。典型的症状常有头痛、呕吐,眩晕和共济失调明显,起病突然,可伴有枕部疼痛。但症状并非一致性,差异主要跟出血量多少有关。

气温下降,血压容易骤然升高,导致脑出血

脑出血的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发病机制是脑内细小动脉在长期高血压作用下发生慢性病变破裂所致。

发病基础:长期高血压可使脑细小动脉硬化,甚至形成微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

发病导火线:血压骤然升高,骤然升高的血压容易导致已变性的血管破裂出血。

气温下降,血压容易骤然升高,导致脑出血

注意,这里有两个重点的词,一是“长期”,二是“骤然”。所以脑出血发作常有特点:多在老年人或高血压疾病多年者;突然发病,发病前可以无征兆。然而从另一方面看:脑出血的发作很大程度上也是可以预防的,就是对高血压的规范管理、坚持服药,其预防或延缓动脉血管慢性病变起到非常关键作用(因为:目前还没有根治原发性高血压的方法)。

低温可使血压升高

这很大程度与血管收缩有关(热胀冷缩嘛),例如儿科护士,最怕就是在天冷的季节,因为血管都收缩了,打针找血管就是件费力的事。所以,进入冬季,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

年轻人由于血管弹性好,所以在低温下血压影响不大;但高血压的老人,血管硬化、弹性差,容易导致血压异常升高,而且还是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气温下降,血压容易骤然升高,导致脑出血

如何预防

1、关注天气预报;

2、监测血压(最好一天三测,很多血压升高时是没有症状的),坚持规范服药;

3、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和户外体育锻炼;

4、增加保暖衣物,外出戴好帽子,室外活动和工作的人员尤其应注意保暖;

5、避免吃冷餐,尽量保证热饮、热餐;

6、提前储备保暖和采暖所需物资,适时做好室内保暖采暖;

7、保持通讯畅通,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家里老人独自住的,此时应多加陪伴。

气温下降,血压容易骤然升高,导致脑出血

最后,有人形象地说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血管瘤,就像在脑子里种下了一个定时炸弹。这听起来很可怕,但你想如果炸弹缺少了导火线,也许就是一个哑弹;很多时候点燃这个导火线的还是高血压本身,所以,学会高血压的管理、多了解血压变化的规律很重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