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白卫军总司令身边副官居然是苏俄红军特工,还让他娶了富商千金

说起苏俄二战经典谍战片《侦查员的功勋》、《春天的十四个瞬间》等影片,想必很多影迷们都会对费多托夫、斯特里茨等片中主角的事迹耳熟能详,但好像苏俄内战中的苏军特工事迹却鲜有耳闻?今天笔者就来介绍一位1917-1922年苏俄五年内战时期的苏军高级特工帕维尔·马卡洛夫的事迹,他的故事还被拍成五集迷你剧《副官阁下》(Адъютант его превосходительства,1969)。

白卫军总司令身边副官居然是苏俄红军特工,还让他娶了富商千金

《副官阁下》海报与DVD

一、马卡洛夫混入白卫军

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马卡洛夫(Па вел Васи льевич Мака ров,1897-1970),乌克兰人,他的父亲是一辆铁路货运列车的列车长,并在1903年的一次事故中丧生。由于父亲死后家道中落,马卡洛夫一家不得不搬去克里米亚,他也很早就开始从事印刷工、油漆工、装订工和电车售票员等多种职业。在打工期间,作为无产者的马卡洛夫被布党成功发展为团员。

白卫军总司令身边副官居然是苏俄红军特工,还让他娶了富商千金

影视剧中的马卡洛夫

一战爆发后,马卡洛夫也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帝俄第134费奥多西亚步兵团,由于他在战争中作战英勇且光荣负伤,在停战时已升至少尉军衔。受十月革命后大后方乱哄哄的局势的影响,驻扎在前线的帝俄各部队人心涣散,不久列宁为了与德国签订合约,宣布解散旧军队,马卡洛夫也得以从前线复员回家。

然而更艰巨的任务还在等着他,为了组建新的军队——他们称之为红军——上级派马卡洛夫带着几个人到克里米亚半岛去招兵。这件事还没怎么展开,由于合约没有签成,德国200万大军开始在东线全线进攻,并很快占领乌克兰大部分地区。马卡洛夫在试图撤退时,被白卫军卓兹多夫部的一支巡逻队逮捕。

“你是干什么的,要去哪里?”一个白军军官粗鲁地审问道,马卡洛夫显然不会告诉他真相,他略一思考便汇报:自己是第134团的一名上尉军官,这个团在终战前驻扎在塞雷特河畔。白军军官听了很高兴,立马安排马卡洛夫在他手下当连长。马卡洛夫对于这个安排,起初是抗拒的,他本来想跑,但又转念一想:内战已经爆发,整个南俄已经陷入火海,自己又能跑到哪去呢?还不如趁机留在白军,可以找机会暗中帮助红军。

白卫军总司令身边副官居然是苏俄红军特工,还让他娶了富商千金

马卡洛夫在白卫军的身份证明

马卡洛夫曾在罗马尼亚战线上从事过一段时间的电台破译工作,这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不经意泄露出自己会电码收发后,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白军指挥官德罗兹多夫斯基少将耳里。德罗兹多夫斯基手中正缺个译电员,他马上把马卡洛夫招来,问了几个专业性问题后,便认可了他的身份,并将其调到他的司令部从事电码收发工作。

二、成为白卫军总司令副官

德罗兹多夫斯基少将负伤后,由迈·马耶夫斯基中将接任该部白军指挥权,马耶夫斯基同样详细问了马卡洛夫一些家庭、出身的问题,马卡洛夫便谎称自己是梁赞地区一个大家族的传人,家里有一个大庄园,父亲是铁路运营承包商。由于梁赞位于红军核心控制区,白军无法派人去求证马卡洛夫的真实身份,因此只能相信他的说辞。

马耶夫斯基很欣赏马卡洛夫这个办事利索的小伙子,于是自作主张将其任命为自己的副官。不久马耶夫斯基又升任南线白军总司令,这样马卡洛夫这个穷小子就成了总司令的副官,并得以借此机会进入白卫军高层的核心社交圈,结识那些原帝俄王公、伯爵及贵族子弟,亲吻那些贵族大小姐的纤纤玉手并搂着她们跳贵族社交舞。

白卫军总司令身边副官居然是苏俄红军特工,还让他娶了富商千金

马卡洛夫背着手,陪同马耶夫斯基检查士兵装备

当然也不是没人怀疑马卡洛夫,贵族将军穆拉特亲王就对此愤愤不平:一个来路不明的下级军官居然比他这个将门之后在白卫军中更具有影响力。亲王为此经常派人跟踪马卡洛夫,想找出他的把柄,马卡洛夫为了除掉这个威胁,也利用一切机会向中将打小报告,汇报穆拉特亲王的各种专横和残暴的行为(这些都是事实)。

马耶夫斯基对马卡洛夫的汇报深信不疑,很快就把穆拉特亲王派往前线,并在其建议下任命阿达莫夫王子接替亲王的军职。阿达莫夫王子知道是马卡洛夫帮了他这个大忙,从此成为他的好帮手。然而,马卡洛夫还有一个任务没有完成,就是如何与组织上取得联系,他曾几次试图接触在罗斯托夫和哈尔科夫的地下党,但这些组织都被白军名将邓尼金的情报机构提前摧毁了。

白卫军总司令身边副官居然是苏俄红军特工,还让他娶了富商千金

剧照:马卡洛夫把弟弟推荐给马耶夫斯基

为此马卡洛夫决定找个可靠的交通员帮他完成找组织的任务,这个人就是他的弟弟弗拉基米尔。马卡洛夫抽空请了个假,到位于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的家中跑了一趟,同样是团员的弗拉基米尔看到哥哥穿着白军制服突然出现,一开始大吃一惊,但很快就弄清楚了情况。在马卡洛夫的安排下,弗拉基米尔曾跑到哈尔科夫去找组织,但同样没有成功。

三、在白卫军总司令部捣乱

没办法,马卡洛夫只好先把弗拉基米尔安顿在身边,但弟弟从未当过兵,看上去根本不像个军人,他只好向马耶夫斯基解释说,弟弟是还没毕业的军校生,因为被红军那帮人捣乱才不得已退学。马耶夫斯基对马卡洛夫也实在过于信任,居然轻而易举听信了他的这套说辞,并任命弗拉基米尔为他的勤务兵。

白卫军总司令身边副官居然是苏俄红军特工,还让他娶了富商千金

剧照:马卡洛夫傍上富家千金

作为白卫军的总司令,富有的哈尔科夫富商日穆德斯基家族很快前来巴结马耶夫斯基,并把他们家的养女安娜·彼得罗芙娜推荐给他,马卡洛夫作为马耶夫斯基的副官,也逐渐和日穆德斯基家的小女儿卡佳互生好感,并最终成为夫妻,真可谓是人生赢家。当然马卡洛夫也没忘记他的使命,既然找不到组织关系,那他就要尽可能的给白卫军指挥系统捣乱。

利用卡佳和安娜的姐妹关系,每当全线局势紧张之时,马卡洛夫就会请卡佳到家里来喝上一杯,并嘱咐一定要带上姐姐安娜,作为安娜男朋友的马耶夫斯基自然不得不一同参与。结果一方面,是前线司令部的告急电报如雪片一般,另一方面,身为总司令的马耶夫斯基却在马卡洛夫家里陪两个小姐妹和的烂醉如泥,到第二天太阳晒屁股时也醒不过来。

白卫军总司令身边副官居然是苏俄红军特工,还让他娶了富商千金

马卡洛夫陪同马耶夫斯基检阅白卫军

除了干扰马耶夫斯基的指挥外,马卡洛夫还积极破坏白军高级将领之间的关系,白军军团指挥官库捷波夫将军和尤泽福维奇将军之间速来交恶,马卡洛夫便设计挑动他们内斗,使得当红军全力进攻库捷波夫时,尤泽福维奇却带着他的部队连忙跑路,好似根本没看见友军求援一样。

此外,当前线指挥官们将战况报告送到总司令部时,作为文件接收员的马卡洛夫和弗拉基米尔利用职务之便利,经常将这些文件就地销毁,使得白卫军总司令部经常不能很好的掌握前线战局的变化,加深了指挥上的混乱。白军情报部门头子尤金上校觉得有些不对劲,尽管他竭尽所能抓了几个间谍,但一直没能查到马卡洛夫头上。

四、暴露、被捕与逃亡

1919年11月,由于连打败仗,白军总司令邓尼金将军将马耶夫斯基的权力移交给名将佛兰格尔男爵,并给前者安排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南方军总司令的闲职,总部位于马卡洛夫和弗拉基米尔的老家塞瓦斯托波尔。喜欢冒险的弗拉基米尔趁机联络上了当地的地下组织,准备发动当地工人起义,好配合红军解放克里米亚半岛。

起义原定在1920年1月23日举行,部分白军青年军官及海军舰艇也承诺参与起义。但在起义前一天,白军海军的反间谍部门先发制人,逮捕了包括弗拉基米尔在内的起义领导人,马卡洛夫感觉到,这下可能要麻烦了。他试图央求马耶夫斯基释放他弟弟,但后者气愤地对他说:“你难道不知道,你弟弟是一个地下党头目吗?”

白卫军总司令身边副官居然是苏俄红军特工,还让他娶了富商千金

马卡洛夫摸着脸颊,与白卫军同僚们合影

很快,一群军官就冲进马耶夫斯基的司令部,逮捕了马卡洛夫。第二天他就被告知,包括他弟弟弗拉基米尔在内的起义主要领导人都已经被枪毙,几天后也将轮到他吃枪子。马卡洛夫当然不愿坐以待毙,他串通五名狱友一起逃出牢房,跑到克里米亚山区成立了一支游击队,这支游击队越打越强,等到1920年苏联红军解放克里米亚时,游击队已经发展到一个团的规模。

马卡洛夫间谍身份曝光后,马耶夫斯基顿时脸面全无,他拒绝其他人给他安排的出国流亡安排,而是继续住在塞瓦斯托波尔的司令部里,整天把自己喝得烂醉如泥。1920年10月30日,克里米亚解放前夕,马耶夫斯基因为过度酗酒而去世,享年53岁,不过也有人说他是用小手枪自尽而亡。

五、战后余波

克里米亚解放后,马卡洛夫被调往苏俄情报部门契卡,负责镇压当地的白军游击队和犯罪团伙。二战爆发后,已经40多岁的马卡洛夫又在克里米亚山区打起了游击,并一直坚持到1944年半岛解放,他的母亲和丈人丈母娘也因此被德国人杀死。为此马卡洛夫在战后被授予红旗勋章、红星勋章、“卫国战争游击队员”一级勋章,并出版了记录其二战游击活动的回忆录《塔夫里亚的游击队员》。

1969年,保加利亚裔苏俄剧作家伊戈尔·雅科夫列维奇·布尔加林将他的小说《副官阁下》改编为剧本,并由导演叶夫根尼·塔什科夫拍成同名5集迷你剧。该剧真实再现了原型为马卡洛夫的科尔佐夫中尉潜伏在白卫军司令部的间谍活动,一经播出就取得巨大成功,布尔加林后来又接连撰写了《副官阁下》系列的7本后续小说,赚了不少稿费。

白卫军总司令身边副官居然是苏俄红军特工,还让他娶了富商千金

《副官阁下》系列小说

然而由于迷你剧和系列小说中均未提到马卡洛夫的大名,每当马卡洛夫对人说起自己就是科尔佐夫的原型时,遭到了许多人包括一些知名作家的质疑,因为在影片结尾,科尔佐夫在摧毁了白军的列车后就被逮捕枪毙了。马卡洛夫受不了与质疑者们的多次争论,最终在该迷你剧播出一年后就郁郁而终,享年73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