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磁盘挂载
挂载:将额外文件系统与根文件系统某现存的目录建立关联关系,进而使得此目录作为其他文件访问入口的行为。
卸载:解除挂载的关联关系的过程。
挂载点:挂载的目标位置。
linux中挂载使用命令:mount point
linux中卸载使用命令:umount
注意:挂载点下的原有文件,在被挂载以后会被临时隐藏。
mount [-fnrsvw]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device:指明要挂载的设备
(1)设备文件:例如 dev/sda2
(2)卷标:-L LABEL
(3)UUID -U
(4)伪文件系统名称:例如 proc
dir:挂载点
注意:事先存在;建议使用空目录
正在被使用的目录无法被卸载
#常用选项:
-t vsftype:指定要挂载的虚拟文件系统类型
-r readonly:只读挂载
-w read and write:读写挂载
-a auto:自动挂载所有支持自动挂载的设备(定义在/etc/fstab,且挂载选项中有“自动挂载”功能)
-L LABELl:以卷标指定挂载设备
-U UUID:以UUID指定挂载设备
-B --bind:绑定目录到另一个目录上
-n 不更新到/etc/mtab:(默认更新)
查看内核追踪到的已挂载的所有设备:#cat /proc/mounts
卸载命令:
挂载交换分区
启用:swapon
禁用:swapoff
内存空间使用状态:
文件系统空间占用等信息的查看工具:
查看某目录总体空间占用状态:
文件挂载的配置文件:etc/fstab
每定义一个要挂载的文件系统
要挂载的设备或者伪文件系统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挂载选项 转储频率 自检次序
要挂载的设备或伪文件系统
设备文件、LABEL(LABEL="")、UUID(UUID="")、伪文件系统名称(proc,sysfs)
挂载选项:
defaults
转储频率
0:不做备份
1:每天转储
2:每隔一天转储
自检次序:
0:不自检
1:首先自检(一般只有rootfs才有)
...
inode:index node,索引节点
地址指针:
直接指针
间接指针
三级指针
inode bitmap:对位标识每个inode空闲与否的状态信息
链接文件:
Linux中的RAID(磁盘阵列)技术
特点:提高I/O能力(多个磁盘并行读写)、提高耐用性(磁盘冗余)
RAID实现方式:
外接式磁盘阵列
内接式RAID(主板集成RAID控制器)
software RAID
级别:多块磁盘组织在一起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
RAID-0:
RAID-1:
RAID-5:
RAID-6:
混合类型
RAID-10:(常用)
RAID-01:
RAID-50、RAID-7(了解)
JBOD:just a bunch of disks
功能:将多块磁盘的空间合并一个大的连续空间使用
可用空间:sum(s1,s2,...)
CentOS 6上的软件RAID的实现:
结合内核中的md(multi devices)
mdadm:模式化的工具
注意:在Linux中做软RAID,需要修改磁盘格式为Linux raid auto(fd)
LVM2:
pv管理工具:
vg管理工具:
lv管理工具:
扩展逻辑卷:
缩减逻辑卷:
快照:snapshot
文件系统挂载使用:
挂载光盘设备:
光盘设备文件:
IDE: /dev/hdc
SATA: /dev/sr0
符号链接文件:
/dev/cdrom
/dev/cdrw
/dev/dvd
/dev/dvdrw
mount -r /dev/cdrom /media/cdrom
umount /dev/cdrom
dd命令:convert and copy a file
磁盘拷贝:
备份MBR
破坏MBR中的bootloader:
两个特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