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的子宫内膜息肉,会不会自己消失?

这周末,妇科门诊来了位行色匆匆的中年阿姨,一进诊室就向医生大倒苦水。原来,自从阿姨3个月前单位体检发现子宫内膜息肉,这已经是第二次来复查了。阿姨上网搜索了一下,说息肉有可能是恶性病变,十分害怕。

但令人惊奇的是,这次检查,B超并未提示宫腔内占位,内膜息肉神奇地消失了。阿姨惊喜的同时,又有几分疑虑:内膜息肉去哪儿了呢?

你的子宫内膜息肉,会不会自己消失?

图片来自于soogif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病,是内膜过度增生导致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现有学者认为其发病与高雌激素水平、孕激素受体减少、慢性炎症以及原癌基因表达异常等息息相关。内膜息肉在所有年龄阶段中都可以发现,但最常见的是在40-50岁之间。

内膜息肉确实有自行消退的可能

其实,确实大约有25%的内膜息肉可能会自行消失,而且越小越容易消失,尤其是小于10毫米的,很有可能在几次月经来潮后随着内膜的剥脱消失了。

划重点,是小的息肉,尤其是小于10毫米的。

你的子宫内膜息肉,会不会自己消失?

逐渐消失.jpg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跟诊断有关。临床初步诊断内膜息肉的主要工具是阴超。据报道,阴超对诊断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19%-96%,特异性为53%-100%。有时,黄体期增厚的内膜都有可能被误认为子宫内膜息肉。所以,很有可能月经结束再去做b超,发现息肉“消失了”。因此也建议大家尽量在月经第5-7天,也就是月经刚干净时内膜最薄时,再去做B超,结果会更准确。

息肉一直长会恶变吗?

内膜息肉有可能消退,但还有小部分息肉有可能会恶变。据报道,约0%-12.9%的子宫内膜息肉,有恶变可能。最常见的癌症亚型是子宫内膜样腺癌和浆液性腺癌。

你的子宫内膜息肉,会不会自己消失?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可能高危因素包括:高龄、肥胖、高血压、息肉大小(>15mm)、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等。伴有绝经后出血的子宫内膜息肉恶变风险最高。据报道,绝经后出血妇女息肉发生恶变的风险高达6%。

有内膜息肉怎么办?

对于无明显症状、无高危因素、体积较小的内膜息肉,可暂时不加干预,定期随访即可。

但对于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如绝经后出血、伴有高危因素者、影响怀孕等均建议手术治疗。

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术方式有多种。其中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可以同时明确息肉的大小、位置,进行精准切除。

参考文献

1、Nijkang NP, Anderson L, Markham R, Manconi F. Endometrial polyps: Pathogenesis, sequelae and treatment. SAGE Open Med. 2019 May 2;7:2050312119848247. doi: 10.1177/2050312119848247. PMID: 31105939; PMCID: PMC6501471.

2、Salim S, Won H, Nesbitt-Hawes E, Campbell N, Abbott J.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endometrial polyp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Minim Invasive Gynecol. 2011 Sep-Oct;18(5):569-81. doi: 10.1016/j.jmig.2011.05.018. Epub 2011 Jul 23. PMID: 21783430.

3、Vroom AJ, Timmermans A, Bongers MY, van den Heuvel ER, Geomini PMAJ, van Hanegem N. Diagnostic accuracy of saline contrast sonohysterography in detecting endometrial polyps in women with postmenopausal bleeding: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19 Jul;54(1):28-34. doi: 10.1002/uog.20229. Epub 2019 Jun 12. PMID: 30693579.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DZ2311000)

审核:陈义松、陆芝英

编辑:李妙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