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每个人见了司马懿,都能看出他非同一般?他究竟哪里突出?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的权臣,也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一生隐忍,最终在晚年,抓住机会,利用曹爽和皇帝曹芳去祭拜高平陵时,发动政变,控制了曹魏大权,直至其子孙一步步将曹魏江山篡夺。

司马懿兄弟八人,每人的名字都有一个达字,因此号称司马八达,在兄弟八人中,司马懿排行第二,是最优秀的一个,其他几个兄弟都比不了。

只要见过司马懿的人,都能看出司马懿是个人才,对他赞不绝口,那么,司马懿究竟哪里非同一般?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觉得他厉害?

为什么每个人见了司马懿,都能看出他非同一般?他究竟哪里突出?

南阳太守杨俊善于识人,他见过司马懿,那时,司马懿还没弱冠,没到二十岁,杨俊说司马懿是非比寻常,将来必成大器。

《晋书·宣帝纪》记载:南阳太守同郡杨俊名知人,见帝,未弱冠,以为非常之器。

除了杨俊,曹操的重要谋士崔琰,也看出司马懿是个人才,崔琰对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绝顶,做事果断,不同凡响,你比不上你弟弟,你弟弟将来比你厉害。

《晋书·宣帝纪》记载:尚书清河崔琰与帝兄朗善,亦谓朗曰:“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

为什么每个人见了司马懿,都能看出他非同一般?他究竟哪里突出?

此外,曹丕的重要智囊吴质,也夸奖司马懿是顶尖人才,说司马懿是可以匡扶社稷的厉害人物。

《三国志》注引《质别传》记载:骠骑将军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

果然,这些人都没看走眼,司马懿确实厉害,他善于带兵打仗,韬略兵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千里奔袭,斩杀叛将孟达,远征辽东,平定公孙康,都能说明司马懿的厉害。

诸葛亮北伐,和司马懿斗智斗勇,虽然司马懿多次处于下风,但是,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司马懿看出诸葛亮后勤补给的短板,选择坚守不战,与诸葛亮对峙几个月后,最终,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北伐前线,司马懿笑到了最后,成功将诸葛亮大军挡住。

为什么每个人见了司马懿,都能看出他非同一般?他究竟哪里突出?

司马懿一生起起伏伏,曹操在位时,多次看出司马懿非人臣,不会久居人下,想杀掉司马懿,因为太子曹丕与司马懿关系很好,多次为司马懿求情,曹操这才没有对司马懿下手。

除了曹操能镇住司马懿,曹丕和曹叡在世时,也能镇住司马懿,但是,曹叡之后,随着曹氏宗族大将夏侯惇、曹仁、曹休、曹真和久经沙场的曹魏名将张辽、徐晃、张郃等人去世之后,就再也没人能镇住司马懿了。

曹爽身为大将军,大权在握,但他根本就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最终,被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并诛灭三族。

此后,司马懿牢牢地控制了曹魏政权,并给其儿孙篡夺曹魏江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很多人看到司马懿,就觉得他费用一般呢?为什么不觉得他是马谡那样的徒有其名呢?

其实,史书记载的很清楚,司马懿年纪轻轻,就志向非凡,而且,博学多才,心里装着天下。

《晋书·宣帝纪》记载: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

在乱世中,能胸中装满韬略,心系天下,并为此隐忍多年,以待时机的人,他能沦为普通人吗?

俗话说,锥在囊中,是藏不住锋芒的。

这或许就是司马懿的不同于常人之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