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机器人十四五规划出炉,机构关注的细分赛道和相关公司有哪些!(附个股)

据央视新闻,工信部等十五部门今天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十四五”期间,将推动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到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规划》还从技术突破、基础提升、优化供给、拓展应用、打造生态等多个维度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还提出了4个行动:机器人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机器人关键基础提升行动、机器人创新产品发展行动、“机器人+”应用行动。

于是今日上午机器人概念股快速拉升。机器人盘中直接20%涨停,合锻智能涨停,远大智能、埃斯顿盘中冲击涨停。

历年机器人政策规划

国家重视提高整个机器人工业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机器人工业发展的政策,以促进机器人工业的发展。政府不仅从宏观和战略的角度对机器人行业进行了规划,而且从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指导,为机器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机器人十四五规划出炉,机构关注的细分赛道和相关公司有哪些!(附个股)

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

随着市场需求的拉动,技术突破的带动,以及政府的扶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稳定,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39亿元,超过2017年的两倍,年复合增长率为20.2%。在市场结构上,53%的工业机器人和47%的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已经在不同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机器人十四五规划出炉,机构关注的细分赛道和相关公司有哪些!(附个股)

在后疫情时期,由于下游制造业的迅速恢复,以及各个制造厂商对自动化的要求不断提升,工业机器人的发货量大幅增加。目前,工业机器人已被广泛地用于装配、搬运、堆垛、点焊、涂胶和喷涂等领域。在这两个领域中,汽车和电子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我国服务业机器人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其技术、产业化程度与国外企业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一些产品的市场化运用已达到国际领先地位,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扫地机器人、陪伴机器人、清洁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导览机器人、送餐机器人、酒店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机器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朝着轻型化、柔性化方向发展,而服务机器人的认知智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工业机器人在未来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苛刻的使用环境、高品质的产品标准都会使机器人的体积、重量、灵活度等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使工业机器人朝着小型化、轻型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在深度学习、感知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上的突破,使服务机器人的认知智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服务类机器人增长潜力更值得关注

在服务机器人的诸多领域中:配送、接待和商用清扫机器人由于其技术路线与清扫机器人的基本技术路线类似,因此成为了各大行业中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应用场景和功能拓展方面,相关类别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从行业竞争格局上来看,目前主要厂商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部分细分赛道开始孵化出龙头企业,若未来扫地机相关的家电企业继续加大相关领域投入,则可凭借规模效应和研发优势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使用场景的多样化注定了服务机器人较大的市场潜力,供需两端的催化拉动了整体行业规模的快速增长;服务机器人在产品形态以及使用场景方面仍有较大拓展空间,竞争格局尚未成型,科沃斯和石头科技等扫地机器人企业依靠规模效应和研发优势可以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机构推荐机器人领域的龙头公司

短期内,机器人产业或将承受一定的运营压力,但在中长期内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商品价格依然处在较高水平,中、下游企业仍有一定的成本压力,11月份 PMI新订单指数49.4%,表明下游需求依然较弱,再加上多个地区爆发的状况,制造业景气度回升或尚未稳固,在此背景下机器人板块短期盈利能力仍然面临一定的压力。

未来政策层面将会加强保障供应、稳定价格、平衡供求关系、扩大对制造业企业的支持,这些措施将会帮助制造业企业业绩的提升,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机器人是制造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载体,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人工替代的经济性逐渐显现,因此,在未来的中期和长期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国开证券建议关注:埃斯顿、绿的谐波。

东吴证券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标的,建议关注:绿的谐波、国茂股份、华锐精密、欧科亿;2)业务布局面向高景气下游、有望平滑行业周期波动的标的,可适当关注:埃斯顿;3)更新周期拐点向上,规模扩张下进口替代可期,建议关注机床企业:科德数控、国盛智科、海天精工、创世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