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周内连烧3次,这是威马还是“危马”?

EV导购

专注于新能源车资讯及导购

关注

回想2021年,我们没跟大家聊过一次国内新能源车自然/起火的事情。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随着技术持续突破创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多家车企都在布局“不起火”电池,刀片电池、弹匣电池等等的诞生让用户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更加信赖。

一周内连烧3次,这是威马还是“危马”?

可惜,在岁末之际,还是没有避免要旧调重弹一下。最近,国内新能源汽车最“火”的莫过于威马汽车和它的威马EX5了,一周内连烧3次,“火”得有点过分了。

12月20日,郑州一辆威马EX5在位于郑州市碧云路长江路附近充电时,发生自燃,引发火灾。

一周内连烧3次,这是威马还是“危马”?

车主表示:起火的威马EX5购买了7、8个月,充电时她正坐在车内,听到爆炸声后赶紧从车上下来了。从现场图片可以看出,车辆受损严重,幸运的是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一周内连烧3次,这是威马还是“危马”?

2天后的12月22日,三亚市吉阳区海螺一路,一辆威马EX5于路中间起火,当地消防赶到现场后将火势控制。从曝光的图片看,疑似电池起火,火焰从车身下部往上窜,车身后部被大火烧毁。

一周内连烧3次,这是威马还是“危马”?

仅时隔1天,到12月23日,海南海口刚峰路一辆停靠街边的威马EX5起火。事发现场一片狼藉,车辆被烧的只剩车身骨架、轮毂等不可燃部件;其身后停放的一台小轿车也被波及,烧报废了;周围墙体被熏黑,空调外机被烧毁……

其实这并不是威马的“最狠战绩”,2020年10月份,它曾一月内连烧4次。

以至于威马在当月月底发布了召回,称由于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动力电池产生异常析锂,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芯短路,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并产生起火风险。

一周内连烧3次,这是威马还是“危马”?

目前,威马汽车官方尚未对上述三起事故回应,调查结果也暂未出,无法判断引发起火的原因。希望只是个别事件,或是因为其它不可抗的可观因素,而不是车辆本身存在安全隐患。

一周内连烧3次,这是威马还是“危马”?

随着“蔚小理吒”月销量持续稳定增长,中国造车新势力也开始出现明显的梯队分化。作为最早一批的新势力品牌,威马汽车曾一度沉寂,即使11月实现交付5027辆,同比增长66.6%,但仍然是“掉队”的,与小鹏、理想等有较大差距。

不仅销量不及对手,今年8月份,威马EX5还被曝光锁电,严重影响了品牌口碑。某车主在威马售后进行保养升级,保养升级完成后,发现车辆实际续航从原来夏天的350km左右变成了260km左右,续航骤减。

通过车友群,车主了解到是威马私自进行锁电操作,未经过消费者同意锁电10%以上造成车辆电池充电变少,续航严重缩水,与购买时标称的400KM相差甚远。与售后和官方沟通多次均不给车辆降级,也一直拖延不解决。

锁电是为了安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锁电严重影响了车主的日常用车,且安全是厂家出场之前就应该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后期私自操作。

一周内连烧3次,这是威马还是“危马”?

有人说:“为了万无一失,将起火的风险降至最低,因此威马不得不采取锁电的操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体验,但效果是有目共睹,你会发现今年威马汽车可从未发生自燃事件。”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打脸来得也是非常快。希望这次的三连环事件,就早点出调查结果,免得弄得人心惶惶。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