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参谋长是中将,军政委授上将,军长只评大校,主席过问下才授少将

革命年代战火连天,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四处横飞的子弹时刻在收割军人的性命。没有哪位革命军人能够幸免,历经几十年的战斗生涯而不受一点伤,相当比倒在革命道路上的英雄先辈们,能够见证新中国的开国功臣们,已经是非常幸运的。

不过更为难得的是,当年一些共同参加红军的亲兄弟,不但有幸迎来新时代的到来,还在几十年的战斗生涯中一步步成长,成为解放军高级将领,在1955年兄弟两人一起参加授衔仪式,成为令人致敬的开国将军。

参谋长是中将,军政委授上将,军长只评大校,主席过问下才授少将

开国将军中的亲兄弟最有名、成就最大的是王树生、王宏坤,兄弟两人一位是大将、一位是上将。其他几对亲兄弟除了谢良少将、谢有法中将外,都是开国少将。只不过有一人需要特别提一下,他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非常高,红军时就当过军长,建国前夕已是兵团副司令员,却因为某些原因最后和弟弟贺吉祥一样最后仅授少将,这个开国功臣就是贺晋年。

他是谢子长的同乡

与大多数开国将军来自南方各省不一样的是,贺晋年的家乡位于西北的陕西安定县,这里也被誉为西北红色革命的摇篮。这个边陲县城之所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因为走出了一位革命名人,此人就是谢子长。

参谋长是中将,军政委授上将,军长只评大校,主席过问下才授少将

作为陕西革命事业的开拓者,谢子长将自己38年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都贡献于此,也影响、引导了一批批陕西爱国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当然贺晋年就是其中之一,后来为了纪念这位革命先驱,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

1927年,贺晋年考上绥德第四师范学校,当时经过谢子长两年的努力,陕西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在这种革命氛围中,贺晋年的内心深处已经埋下革命的种子,秘密加入革命组织,一年之后,他的努力和忠诚通过党组织的考验,正式加入我党。

作为爱国青年学生中的佼佼者,贺晋年确实非常有能力,从四师毕业后,他开始从事兵运工作。待时机成熟,他和崔仰亭、郝新亚几人发动了著名的兰州水北门兵暴,虽说参加起义的官兵只有一个排,却在当地引起很大的震动,不久这些人跟随贺晋年参加了西北抗日义勇军。

英勇善战的红军将领

数年的革命经历,残酷的斗争环境,贺晋年已经从略带稚气的青年学生,蜕变成经验丰富的红军将领,1934年陕北红军游击总队成立时,指挥部的参谋长就是贺晋年,总指挥自然是谢子长。可惜一年之后谢子长受伤牺牲,陕北红军在刘志丹的领导下再创辉煌。

当时西北地区开窗的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相隔很近,中间仅隔着一个安塞县,不过要攻下这个安塞县,必须拿下军事要地李家塌,这个攻坚任务就交给了红27军第84师1团团长贺晋年手里,这里提一下,84师师长叫张达志,建国后授中将衔。

虽然贺晋年已做好心理准备,但经过四天的战斗,还是没有成功。最后他仔细观察李家塌周边地形后,心生一计。从团里选出一批攀爬能手组成突击队,当晚趁夜色从李家塌南面山崖爬了过去,敌人怎么也没想到红军会从后方冲过来,突击队的枪声一响,敌人立马慌了手脚,夜色太黑也看不清情况,很快被红一团里应外合攻下。

李家塌一丢,安塞县城不在话下,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正因这个战功,后来红十五军团成立后,贺晋年升为红81师师长,师政委就是前面提到的张达志。

参谋长是中将,军政委授上将,军长只评大校,主席过问下才授少将

1935年9月,为了反击敌人的“进剿”,红十五军团发起了劳山、榆林桥战役。虽说陕北红军的装备和敌人没法比,但战士们英勇善战,各级指战员也都身经百战,灵活运动各种游击战术。

进犯的敌军不是被拖得精疲力尽后遭受重创,就是勿入红军伏击圈损失惨重,不到两个月,进犯苏区的第67军就损失了近四个团的兵力,甚至一个师部也被端了。红军越战越勇,敌人越打越怕,最后只能全军撤退。

而红81师在贺晋年带领下,在甘泉一战就歼灭了东北角一千多人。战役结束后,陕甘苏区得到扩大和巩固,也被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加东征

1936年2月,红81师奉命从甘泉撤离,在甘谷驿集结后发起了东征战役。这次征途中虽偶遇险情,但总体是顺利的。4月底红一军团在乡宁县召开了师级以上干部会议。

会议上主席宣布这次东征即将结束,也对战役进行了简单总结,最后向大家宣布一个悲痛的消息,刘志丹同志在十几天前的三交镇战斗中牺牲。

参军的贺晋年听说这个消息后,内心如被重击一般,非常难受,以至于主席后面说的的话他都没有听进去。随后几天贺晋年一直在回忆这些年与刘志丹的点点滴滴,在这种痛苦回忆中,贺晋年带领81师返回了延川,东征战役结束了。

参谋长是中将,军政委授上将,军长只评大校,主席过问下才授少将

回到延安,贺晋年进入红军大学进修。毕业后他接到一个消息,红81师恢复红27军的番号。当时主席还把他叫去叮嘱一番:

“晋年同志,你可是土生土长的陕北将领,这81师也是陕北人民组建的红军队伍,你可要好好带,以后番号改了,也会调入一些长征过来的同志。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是自己的同志,你可不要分彼此啊,毕竟干革命还是人多一些的好”。

不久在81师基础上,加上了关中独立团、陕北独立第一团等几个部队,组成了红27军。贺晋年担任军长,王平是军政委,参谋长李寿轩,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建国后只有贺晋年是少将,其他三人不是上将就是中将。

虽说贺晋年军衔不如他们三人,但在军中职务和战功却非常显赫。

剿匪司令

抗战后贺晋年来到东北担任合江军区司令员,给他当政委的叫作张平之,对这个名字大家很陌生,但说起另一个名字,大家就熟悉了。张闻天,对,就是遵义会议后代替博古当总负责的张闻天。能与这样的大人物做搭档,可见贺晋年多么厉害。

当时合江地区匪患严重,贺晋年上任之后就发起了剿匪战,不到六个月,几个大土匪头子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春、孙荣久悉数被捉,其他中小匪窝不是被剿灭,就是主动投降,祸害当地几十年的匪患就这样被铲除了。

到了1949年,贺晋年已是十五兵团副司令员,建国后也被评为副兵团级。但因受高的牵连,55年评定军衔时,贺晋年仅被评为大校。大家听说这个消息后,不光说别人,就是元帅就有三人为他打抱不平,当时贺老总、彭老总让朱老总把这件事报告给主席,主席也认为太低了,表示至少也授少将吧。

参谋长是中将,军政委授上将,军长只评大校,主席过问下才授少将

贺晋年将军年轻时书读得好,后来战打得好,晚年画也画得好。原来离休后,已过七旬的老将军喜欢上了绘画,还专门拜张立辰为师。老将军刻苦用心,一年多后绘画功力大增,特别是他的画竹,透露出那种顶天立地的气势和宁折不弯的坚强,与将军本人一样。

2003年5月11日,老将军病逝,享年93岁。

结语

曾经的他是一位意气奋发的青年学生,他的未来,本可以享受稳定安逸的工作生活状态。但血性方刚的他坚守自己的信仰,义无反顾投身战火纷飞的革命事业中。十余年的战斗生涯,他成为功勋赫赫的开国将军,虽然对于他功绩的评定,有些不公,但将军没有丝毫不满,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余生投入新时达的建设,为自己的祖国兴旺和民族振兴贡献了一生。他是一位可敬的先辈,他的历史功绩人民永记于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