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香山叶正红》举办研讨会 以大历史观唱响时代主旋律

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电视剧《香山叶正红》日前在京举办了作品研讨会,与会人员分享了《香山叶正红》的播出情况和创作历程,并从主题思想、精神内涵、艺术价值、现实意义等多维度总结了《香山叶正红》的成功经验和精品影视剧创作规律。

作为首部以香山为切口、鸟瞰新中国成立过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香山叶正红》在CCTV-1黄金时间开播以来,凭借创新的历史叙事、生动的人物、感人的故事、动人的“赶考精神”,被观众评价为“接足地气,深入人心,细节中见历史大势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佳作”,“《香山叶正红》用‘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让课本上的历史鲜活起来,拉近了观众与历史的距离”。

《香山叶正红》举办研讨会 以大历史观唱响时代主旋律

谈价值:呼应伟大历史时刻,贯彻全会和文代会精神的文艺典范

研讨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王杰群高度肯定了《香山叶正红》的创作立意和艺术价值。她表示在今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之时,重点讲述中共中央在香山筹备建立新中国这段光辉岁月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香山叶正红》,向伟大的历史时刻作出了大扣大鸣的呼应,发出了黄钟大吕的回响,为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该剧以高度的历史自觉追溯历史之河,以高扬的理想信念细刻精神之柱,以高昂的文化自信润泽文化作品,以高妙的创作手法成就艺术之美。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奠定了《香山叶正红》成功的基石,也赋予了它蓬勃向上的气质、大气开阔的格局。举重若轻的运笔、丰满温暖的人物、细致真实的情节、润泽了这一部红色文化的精品力作。”

作为北京市献礼建党百年的重点电视剧,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市广电局对《香山叶正红》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重点扶持。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苏表示:“从立项之初,将其列入重点电视剧种子库,第三批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和2020-2022年北京市重点电视剧片单,到组织剧本研讨会,在拍摄和制作审查阶段提供全方位指导和服务,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市广电局参与见证了这部剧的一路成长。《香山叶正红》的圆满收官,为今年的北京影视精品创作生产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申积军点赞《香山叶正红》历史格局宏大,高度契合党的十九大六中全会精神,回顾党的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重温了历久弥坚的“赶考精神”。在建党百年新的赶考路上重温这段历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在刚刚召开的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香山叶正红》无疑是这次文代会精神的鲜明例证和文艺创作的典范。

《香山叶正红》举办研讨会 以大历史观唱响时代主旋律

谈创作:守正创新,小切口激荡历史回响、展现历史气韵

回顾创作历程,《香山叶正红》主创团队感慨良多,也收获了很多创作经验。“今年正值建党百年,国家倡导‘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创作方向。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这不仅是文艺工作者坚守的初心,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作为《香山叶正红》出品方代表,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程武表示《香山叶正红》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重温历久弥坚的赶考精神,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意义重大。他透露:“今年下半年,在备播央视的35天里,为确保该剧内容高度严谨和历史准确,制片团队特别邀请了党史文献、英语、俄语、地图军事等领域的十多位专家反复推敲每个历史细节,细致打磨每个画面,为该剧顺利播出和圆满收官保驾护航。”

《香山叶正红》编剧盛和煜坦言在创作过程中,守正创新是这部剧的艺术追求。“守正,就是保持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政治性、严肃性、权威性。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变总结回顾式为正在进行时,让叙事更加真实、更加深入;二、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是通过情感来表达、塑造人物,感情能使重大题材变得温润;三、很多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都是宏大叙事,但是越是宏大的叙事,越要关注细节,尽可能采写更多的细节,使人感到温暖、生动。”

该剧导演巴特尔直言拍摄《香山叶正红》的过程是一次重温中国共产党党史、军史及1949年建国那段历史的过程。该剧展现的是1949年3月到10月中国的历史,具有鲜明的大格局、史诗性,绘制了一幅建国大业的全景蓝图。“这部剧的主题思想很明确,就是毛主席所说的“进京赶考”。正如电视剧的歌词‘一生问卷赶考人,一路答卷到如今’。剧中所有的内容其实都是在考试,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正在接受人民的考试,正在努力做出答卷。”

“《香山叶正红》主题鲜明、题材重大,完成了一个历史使命。”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黄如军看来,这部剧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重点突出、线索清晰、注重细节,较好处理了大事和小事、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这部剧涉及人物众多,在展现历史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刻画人物性格,通过讲人物来反映历史发展脉络。可以说,在历史叙事之外,讲故事,刻画人物性格将是今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发展的一个方向。”

《香山叶正红》举办研讨会 以大历史观唱响时代主旋律

谈创新:以诗见史,托物言志,体现出诗史品格和美学特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盛赞《香山叶正红》是一次历史的回响。“首先,它不是单纯为写历史而写历史,而是回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大背景下去展现这段历史,在历史和现代之间有一种潜在的对话感,有很强的现实性;其次,它把戏剧性植根在历史真实中,而且把历史事实本身的戏剧性呈现得非常好,将‘赶考’呈现出进行时的状态;第三,人物塑造上没有高举高打,而是着眼于生活细节,从微观看宏观,靠人物关系的真实打动观众、影响观众。”

《香山叶正红》剧如其名,赋予了这个题材独特的诗意,而“正红”是个过程,呈现出一种意气风发、蓬勃生长的开国气象。对此,《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盛赞电视剧《香山叶正红》以诗见史,体现出强烈的诗史品格和美学特质。他表示《香山叶正红》在宏大历史中通过有温度的细节展开全剧叙事,这是诗性的表达。从剧名到人物塑造,从故事场景到细节深意,《香山叶正红》在新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语态构建方面有着鲜明的特色。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香山叶正红》站在党的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高度,生动回顾了新中国诞生的伟大征程,重温了‘赶考精神’,引导观众走好新时代赶考路。”香山革命纪念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徐中煜表示,总书记在第三个历史决议中总结的“十个坚持”在本剧中都有所展现,尤其是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敢于斗争,堪称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最新影视教材。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崔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