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隆中对》一下针对了多位大佬,为何他们不反对?道理其实很简单

《隆中对》可以说是千古名篇,他是诸葛亮给刘备指出的一条光明大道,可是大家有没有考虑过,在《隆中对》里针对了多位大佬,为什么他们不出声反对呢?可能有朋友还对这篇文章不太熟悉,小兔子就简单的描述下他的内容。

《隆中对》一下针对了多位大佬,为何他们不反对?道理其实很简单

诸葛亮

隆中对是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它特别指出,让刘备占据荆州和益州,然后联合孙权,一起攻打曹操,达到天下一统。这里面就涉及到多位大佬,譬如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还有虎踞北方的曹操。

想要达成这个战略构想,就必须得到荆州和益州,那刘表刘璋能干吗?显然不能,他们不跟刘备拼老命才怪,而最终对付的人是曹操,那曹操也不可能放任不管啊,因此肯定也得帅兵削刘备,而刘备见诸葛亮的时候,他老窝还在新野,将只有关张,兵力才几千,凭借这些实力,两个小县城都打不下来,这就得罪了刘表,刘章和曹操,这不是蚍蜉撼树,蚂蚁想吃大象吗?稍不留神老刘就交代了,就是带上诸葛亮也没法玩对不对呢?

《隆中对》一下针对了多位大佬,为何他们不反对?道理其实很简单

可是事实却是,刘备猥琐发育,慢慢地夺得了荆州和益州,真的与曹操,孙权三足鼎立了。那么《隆中对》的意图那么明显,为什么这些大佬不找刘备干架,还眼睁睁看他发展起来呢?

其实道理非常简单,这隆中对根本就不是诸葛亮写的,而是陈寿写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里记载的,隆中对是诸葛亮与刘备在私底下达成的协议,在当时并没有公诸于世,只是后来人根据遗留下来的史料编辑而成的。

就相当于诸葛亮和刘备在一间小黑屋里密谋,关羽和张飞守着门口不让人进出,达成协议后,双方哈哈大笑,出来后几个人一起开始打天下。这其中的策略只有刘备和诸葛亮清楚,他们两个按照谈的内容开始执行,其他人只是服从命令。既然是个秘密,那么无论是刘表还是刘璋,抑或是曹操都不会知道。

《隆中对》一下针对了多位大佬,为何他们不反对?道理其实很简单

刘备

而且刘备当时兵力将领都十分微小,根本引不起那些大佬们的注意,这些大佬有的是正事要干,谁会对小势力在乎,就这样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积累力量,储蓄兵力,慢慢发展,等到实力具备,就先拿下荆州,然而图谋益州,益州到手之后,就有了与曹操叫板的实力,遗憾的是关羽大意失去荆州,诸葛亮的隆中对破产,而刘备为了弥补这次失误,御驾亲征,不料再次败北,蜀国丧失了元气,即便诸葛亮多次出岐山依旧未能达成心愿。不得不说是非常遗憾的。

不过,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实是有问题的,毛主席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其始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