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如果被判满门抄斩,孙女和嫁出去的女儿,是否也包含在其中?

在古装电视剧之中,“满门抄斩”对于大家来说一定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然而在历史上的明朝,满门抄斩一点都不少见,朱元璋时期的胡惟庸案,蓝玉案,李善长案,以及朱棣时期的方孝孺一案,都跟满门抄斩有关,同时这些案件也是让朱棣以及朱元璋双双引起争议的重要原因,以李善长一案为例,全家70余人,无一幸免。

看到这,也不禁有人会问,所谓的满门抄斩是否就是全家老小都要被斩呢?其实并不是这样,7岁以下的小孩,以及90岁以上的老人,是肯定不会被问斩的。

古代如果被判满门抄斩,孙女和嫁出去的女儿,是否也包含在其中?

不过有一点值得一说的是,在古代能够活到90岁的老人可谓是凤毛麟角,而一个家族之中成年人肯定占据了绝大多数,因此即便是在满门抄斩中幸存下来的人,自然也是寥寥无几。

但即便是这些活下来的人,一般也是隐姓埋名逃到了外地。

古代如果被判满门抄斩,孙女和嫁出去的女儿,是否也包含在其中?

一般来说,满门抄斩这类刑罚虽然骇人听闻,但真正出现在历史上的次数也不算很多,像朱元璋以及朱棣那种动不动就怀疑大臣谋反的皇帝,定然是例外。

满门抄斩包括的范围非常大,上至高祖,下至玄孙,最为严重的情况,是就连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如果看过古代电视剧的人,就肯定有印象,一人谋反,整个村都受到牵连这种事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古代如果被判满门抄斩,孙女和嫁出去的女儿,是否也包含在其中?

有人会问:为什么满门抄斩,根本就跑不掉呢?这里有着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交通,古代并没有飞机火车,犯人们即便是逃跑也根本跑不掉重兵把守的城镇,加上一旦被人发现,还会罪加一等,这都是尽是一些不敢细想之事。

再说隐姓埋名生活可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虽然古代没有身份证,如果没有一些维持生活的积蓄,这种隐姓埋名的日子,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煎熬的。

古代如果被判满门抄斩,孙女和嫁出去的女儿,是否也包含在其中?

就好比如今的通缉犯一样,伪造身份证,隐姓埋名,根本不敢做什么需要登记姓名的工作,没有一般的耐力,这种生活一般人还真过不下去。

然而满门抄斩这一刑罚,以明朝为例,孙女不超过7岁的话,以及嫁出去的女儿,自然也是能够逃过一劫,但试想一下,自己家人被尽数抄斩头,恐怕没有什么是比这更加巨大的打击了。

还有一点,满门抄斩同样对于家属也有着一个相当严格的确认,哪怕只是住在犯人家的远方亲戚或者朋友,这样也是可以完全躲过一劫的。

古代如果被判满门抄斩,孙女和嫁出去的女儿,是否也包含在其中?

有不少人觉得,满门抄斩就是全家老小全部被杀,这都是一个不正确的观点,这就不得不说到一个刑罚,那就是明成祖朱棣的方孝孺一案,这在也是明朝名气最大的一起案件,但当时不一样的是,方孝孺是被判处了诛灭九族。

那如此一个诛九族的罪名,可就跟“满门抄斩”不一样了,如果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人就都知道,方孝孺一案之中,被诛灭的人达到了847人,方孝孺一家是肯定没有这么多人的,但如果将亲戚株连进来,那就差不多有这个数字了。

古代如果被判满门抄斩,孙女和嫁出去的女儿,是否也包含在其中?

诛九族在皇帝眼里也是不敢轻易下令的刑罚,但在古代,皇帝想要杀一个人几乎是完全不需要理由的,而方孝孺也是触犯了朱棣的逆鳞,才被诛九族。

直到后来,历史上满门抄斩以及诛九族的案件也是越来越少,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皇帝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着自己的七情六欲,杀那么多无辜之人,对于自己来说也会有着很大的印象,因此大多数皇帝在后来,除了处置主要的犯人,一般都不会祸及家人了,毕竟残害那么多人,自己也是于心不忍的。

古代如果被判满门抄斩,孙女和嫁出去的女儿,是否也包含在其中?

既然如此,我们也应该要感谢生活在如此一个公平法律的现代社会,封建社会对于普通人来说,定然还是有着很多一言难尽的内容的。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