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洪学智蒙冤被贬,豁达接受农场改造,57岁能扛100斤的麻袋

四野战将系列69:洪学智(五)

作者:桅杆

洪学智将军一生两起两落,两次蒙冤均属于无故受牵连。对此,他坦然面对,豁达开朗,终能走出困境。他一生无论地位升降,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任劳任怨,把每一份工作做好,赢得当时和后人的尊重。他善于团结人,也人格独立,不随波逐流,曾在三大元帅直接领导下工作,并深受器重。他能力强,尤其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功勋卓著,却为人低调,不居功,更不自傲。今天就说说将军的这些事。

洪学智蒙冤被贬,豁达接受农场改造,57岁能扛100斤的麻袋

彭总与洪学智等后勤司令部人员

(一)第一次无故蒙冤,之后办了4年抗大

前文说过,1937年4月,洪学智因许世友等人“拖枪逃跑”事件,在不知情、更谈不上参与的情况下,就因为自己在红4军任过职而受到牵连,被关押、被判刑。后来主席及时妥善予以处理,还主动找他们集体谈话,关心他们的工作和学习,他们的军事生涯也没受到多大影响。虽然洪学智是无故受牵连,对他判决也一直没有撤销,但他认为主席那次谈话就是“给我们平反的”,因而深受鼓舞,也感念终生。

在红四方面军,洪学智曾经担任红4军政治部主任,属于军级干部。从1937年开始,他先在抗大学习,后在抗大当教员、队长、5分校副校长,前后长达4年。无论是办抗大,还是后来创建根据地、指挥打仗、办上干队、搞后勤,还是在吉林当厅长,甚至在农场养猪养鸡,他都兢兢业业,在哪里都会闪光。

洪学智蒙冤被贬,豁达接受农场改造,57岁能扛100斤的麻袋

(二)第二次无故蒙冤,被贬谪长达17年

1957年5月,洪学智被任命为总后部长。1959年7至8月庐山开会期间,洪学智在西藏实地考察平叛物资保障的情况。接到通知,他赶到庐山参加了会议的后半程。当时,批彭已经升级。洪学智认为,彭总说的问题并没有错,加之情况不明,也就没有表态。

回京后,接着开扩大会,揭批所谓的“集团”,要洪学智揭发彭的问题。洪学智对那些上纲线的批判很不理解,就没有配合。就这样,把他也扯了进去,说总后是彭的“黑窝点”,说他与彭的关系不一般。具体怎么不一般,主要有以下三件事:

洪学智蒙冤被贬,豁达接受农场改造,57岁能扛100斤的麻袋

一是说,洪学智当总后部长,是彭许的愿。

这不完全是假话:1952年4月,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进入阵地防御战阶段,战事相对缓解,总部调彭总回国,担任军委常务副主席。临行前,彭总特地将洪学智从前线叫回,交待一些事情,随后开了会。会议快结束时,彭总问洪学智还有什么要说的。其实也没什么要说的,既然彭总问,他想起一年前(1951年5月)在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时,彭总答应的事,即抗美援朝结束后,不再让他搞后勤。于是洪学智就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彭总一听,立马说:这事你不提倒罢了,你既然提出来,我还要批评你,我们为组织工作,是无条件的。又说,“我告诉你,回国后,我要是做了总长的话,你跑不了要做后勤工作”。

这就是彭总“许的愿”,还是违背洪学智意愿的。

二是说彭多么器重洪学智。

举了2个例子:一个是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前,在战役方案讨论会上,洪学智建议诱敌深入,把敌人放进来打,会上没有被采纳。会后,洪学智再次找彭总,认为采取诱敌深入的打法更好一些,但又被彭给否了。后来第五次战役打得不好,彭总在向总部汇报时说,“今天看,洪学智要把敌人放进来打的意见是正确的。但当时我没有采纳”。另一个,是彭总曾说过,朝国授给他的勋章,“后方应该给高岗,前方应该给洪学智”。

三是说洪学智长期和黄克诚搞在一起。在新四军3师时在一起,在总后又在一起。

1959年10月,就因为上述三个问题,洪学智被免去总后部长职务,离开了军队,下放到吉林当农机厅厅长。

这就是他第二次无缘无故受牵连。

洪学智蒙冤被贬,豁达接受农场改造,57岁能扛100斤的麻袋

(三)洪学智被贬后,主席两次打听他的下落

实际上,除了抗美援朝期间的一年多时间外,之前洪学智与彭总并没有多少交集。对于组织上的处理决定,洪学智内心感到坦然。因为他有个基本的理念,即“参加革命不是为了当官”。

洪学智曾经在东北战斗过3年,对东北怀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到了吉林后,他很快适应了角色转换,认真当好厅长,把一门心思用在吉林农业机械和重工业(后来农机厅与重工业厅合并)的发展上,积极谋划并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在此期间,主席有一次见到韩先楚,问道“好久没见到洪学智了,他到哪里去了?”并让韩先楚有机会转告洪学智:“庐山会议他是个认识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洪学智蒙冤被贬,豁达接受农场改造,57岁能扛100斤的麻袋

这时,洪学智还是候补委员。1966年8月,韩先楚在京开会时遇到他,把主席的话转告了他。洪学智听后很激动:主席没有忘记他,对他的问题也做了定论。他让韩先楚转告主席:“在吉林工作很好,学到了许多东西。”

1970年底,不知道什么原因,吉林方面将洪学智下放到一个农场接受改造。喂猪、养鸡、磨面粉、做豆腐等,和普遍农场工人一样干活。他当时虽已57岁,好在身体很棒,100多斤重的麻袋照样扛。没多久,他就和农场工人打成了一片。洪学智当时工资是行政6级(上将是行政5级,蒙冤时降了一级),在吉林全省都是最高的。农场工人普遍比较穷,洪学智经常资助周围有困难的人。

林副出事后,主席再次打听洪学智的下落,曾问总理:“洪学智现在搞到哪里去了?”总理通过沈阳军区了解他的情况。吉林方面知道后,赶紧把他从农场调回省里,安排到石油化工局当局长。谈话时,洪学智说:“到哪里都行,只要有工作干就行。”此后,他又把全部心思投入吉林的石化工业上。

洪学智蒙冤被贬,豁达接受农场改造,57岁能扛100斤的麻袋

1977年8月的一天,突然有人找到洪学智,说“赶紧收拾一下,马上去京,北京派来的飞机在机场等着”。在北京西郊机场,中组部和总政的人员一同来接他,当场通知“从现在起,你归军队,不归地方了”。

本来,叶参座要他回总后当部长,但邓政委亲自安排他到国防工办当主任。原因是当时已经在考虑对越自卫还击战的问题,急需把军工生产抓起来。这又是一个消防员的角色,他9月中旬走马上任。

1980年1月,时隔20年后,洪学智再次担任总后部长。1988年9月,洪学智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又是一个传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