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年羹尧被杀后,官员抄家时发现一本书,雍正看后口溢鲜血,写了啥

在大清雍正朝的历史上,年羹尧这位大将绝对是大清一功臣。康熙四十八年(1709),他便升任四川巡抚,在任期间为准噶尔一战做出巨大贡献。康熙六十年(1721)年羹尧平定青海郭罗克地方叛乱,随后授大将军印。

雍正二年(1724)年羹尧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年大将军”的名号威震四海。同年石悦,年家封爵,其父晋升为一等公,加太傅衔。我们可以在这之中可以看到,年羹尧为大清朝所做的贡献有多大。

年羹尧被杀后,官员抄家时发现一本书,雍正看后口溢鲜血,写了啥

年羹尧是的康熙一手提拔出来的西北重臣,其自21岁考中进士就被康熙赏识。之后更是以火箭般的速度升迁,自一个翰林院的七品小官到后来的二品封疆大吏仅用了五年的时间。且一个科举出生的,却屡次因战功升迁,文武双全指代的就是这样的年羹尧。

年羹尧不仅自己出色,他的家人也因其获益,当之无愧的年家麒麟子。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康熙后朝时期因着九龙夺嫡导致朝堂一片混乱,储位斗争逐渐白热化,满朝都错综复杂的派系。

年羹尧的升迁,在一片混乱的朝堂之中就像是太阳一样的耀眼。要说背后没有康熙的扶持,没有哪一个争夺储位的皇子会信的。所以每一个想要争夺那个位置的皇子,都会将年羹尧视为需要拉拢之人。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下,年羹尧对各位皇子的观感是什么样的。他对康熙是感激,是敬重,因着康熙是他的伯乐。但于此同时,对那些父亲还没死就奢望皇位的皇子们,年羹尧是冷漠的,甚至是瞧不起的。

年羹尧被杀后,官员抄家时发现一本书,雍正看后口溢鲜血,写了啥

春风得意,又年少成名的年羹尧是骄傲的,太过顺利的仕途让他体会不到跌跤的痛苦。所以他一直都是的傲慢的,在清朝的历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年羹尧到底是有多么的傲慢。恃才傲物,持宠而娇以及贪腐,这些都是导致年羹尧后来悲剧的原因。

雍正因着年羹尧确实有才而努力的拉拢他,即使夺嫡时年羹尧的态度暧昧不清,雍正在上位后也用他。但年羹尧的傲慢,却成了他的催命符。他将自己当成了清朝的栋梁之才,认为清朝根本离不开他,让官员跪拜他,还给官员写“诏书”,禁令不让干的他都干。

他绝不是不忠于清朝,也绝不是要自立为王。至少这个时候,他一直都是忠于大清的。但统治者如何能忍受自己治下有这样的一个人物存在,于是雍正三年(1725),年羹尧92条大罪立下。雍正一道圣旨,令年羹尧在狱中自尽。

年家自然也没有被放过,浙江巡抚富察福敏负责抄家。而在抄家途中发现的一本书,令雍正帝气到吐血。这就是年羹尧府中一幕僚汪景祺在随年羹尧征战途中写的日记《西征随笔》。书中写了许多许多对皇帝的不满,甚至写道“皇帝分毫都不值钱”。

年羹尧被杀后,官员抄家时发现一本书,雍正看后口溢鲜血,写了啥

上行下效,年羹尧府中幕僚是这样的态度,年羹尧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雍正帝越想越气,气年羹尧不识抬举,气自己原先竟如此信任他。一气之下,他竟将年羹尧的尸体自大狱中又拉了出来,曝尸于城门上整整十年。至于那个写日记的汪景祺,也被雍正帝摘了脑袋。

私以为,年羹尧由一个文武双全的全才落得个这样下场的主要原因,就是因其没有受过挫折。康熙帝的赏识使得年羹尧升迁过快,也使得他得意自满。虽说感激提拔自己的康熙,却看不起康熙帝之子。可又未曾料过一朝天子一朝臣,也是可惜。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