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穿越君读史专栏作者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唯一,在适当的时候都能改变历史。当然,你在某方面特别出色,你改变世界的几率会更大。
今天,听听我王昭君的故事吧,我是真实的存在。当然,也有荒诞的野史传闻。
一入宫门深似海,依窗不见君王来。
七尺男儿无本事,一介女流有胸怀。
长殿初见成永别,离了胭脂铜镜台。
至此大漠孤独路,貂裘琵琶不复还。
王昭君,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公元前52年,死于公元前15年(也有说公元1年的)。
本名:王樯、王嫱
别称:明妃、明君、宁胡阏氏
乳名:皓月
民族:汉族
字号:昭君
时代:西汉
出生地:蜀郡秭归人(今湖北宜昌市兴山县)
主要作品:《怨词》
主要成就:和亲匈奴,维护汉匈关系稳定半个世纪
配偶:呼韩邪单于、复株累若鞮单于
子嗣:伊屠智伢师、须卜居次、当于居次
01、名人故乡生来不凡
我出生在著名的长江三峡一个叫秭归的地方,这里江水湍急,咆哮长吟,两岸悬崖峭壁,怪石磷峋,战国时这里曾出过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屈原,他一直是我的偶像。
我出生时正值汉朝的辉煌盛世,百姓丰衣足食,父母带着哥哥王新弟弟王飒和我,靠农耕维持生计,偶尔父亲替溯江而上的船只拉纤贴补家用。
生活虽然清苦,但全家和乐,与世无争,始终保持先人的传统,受人尊敬的诗礼门第。
农活基本轮不到我来做,在与母亲学习一些女孩技能之外,父亲坚持让我读书写字。
这也是改变我人生价值观的起点,我的世界不一样了,知道了屈原。懂得了爱国,明白了离骚,学会了浪漫。
虽然穷乡僻壤,却是山清水秀,生的我极具大家闺秀的风范,早已名声在外。
02、宫廷勾心斗角美人独哀苍生
美人居闺中,才貌醉万人。
选秀入后宫,可恨默无闻。
春暖花惊艳,昏帝三垂涎。
和亲化干戈,小女敢出关。
汉元帝刘奭(shì)建昭元年,下诏搜罗天下美女补充后宫,当年我也只有14岁,被选入宫。
宫廷里的那点事,不用我多说,大家也都明白。从全国各地挑选入宫的美女数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刘奭根本无法一一挑选。于是命令画工毛延寿等画肖像让刘奭过目。
京城有权有势的大家闺秀、出身富贵人家的都想尽办法贿赂毛延寿,把自己画的漂亮些。
唯独我囊肿羞涩,也不屑于如此。结果,我的画像十分平庸,而且在面颊上点了一颗硕大的黑痣,据说,刘奭看到后,不仅判定我长的丑陋,还以为我是位不善的女子。
于是乎,五年,我依窗不见君王来,我仍是个待诏的宫女。
当然,这五年我也没有白过,宫廷的大平台,也算是你们现在的上流阶层了吧。
入宫虽然是人生不期的选择,但是,这条路要想走的更远,那就是得到皇帝的宠幸。
五年,我除了一些宫中的轻便工作之外,大多余暇的时间用来读书写字、唱歌跳舞、研习音律与绘画,不断充实自己,磨练自己,消遣慢慢长夜的孤独与寂寞,等待时机,实现自己的梦想。
梦想总是不期而遇,虽然不是当初的梦想。
公元前33年正月,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当时匈奴闹得很凶,刘奭拿他们也没有办法。请求娶汉人为妻,也就是和亲。
汉高祖时,娄敬曾提出和亲的建议,但吕后只有一女,不忍心将她远嫁番邦,遂找了一个刘氏宗亲女冒充公主嫁于匈奴,自此成为定式。
由于当时的匈奴单于对和亲大感兴趣,汉高祖刘邦死后,冒顿单于居然向吕后求婚,吕后无奈,再次让刘氏宗亲女冒充公主嫁给冒顿,正式走上和亲维护边疆安宁之路。
五年来,没有出头之日的我,感觉机会来了,也许是责任来了。
由于我懂得前段和亲的历史,于是,我自动请缨,甘愿远走他乡。
当然,这个好色的刘奭看过画像后,一口就答应了。
单于非常高兴,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
之前都以宗室郡主冒充公主下嫁番王,而我却以民女的身份担任和亲的任务,因此格外引起百姓的同情与关切,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件大事,文人墨客也多有描述、吟咏、赞叹,使得我事迹广为流传,代代相传,妇孺皆知,当然,其中也掺杂这一些意淫野史。
03、历史的驱赶踏上未知的旅途
心中离别意,孤灯牛马间。
无奈辛酸泪,惟有冷月伴。
塞外孤烟直,中原炊火乱。
自愿赴匈奴,未了化落雁。
当我与刘奭相见之时,也是永别之日。
如此绝世的美貌,整个后宫居然瞒了皇帝整整五年。这后宫的勾心斗角,就不用我说了吧。
五年来,我一直为这个男人活着,时刻都盼望着与他的见面与临幸。
当刘奭看到我的那一眼,整个人都懵圈了,然而,我却成为了别人的新娘。
《西京杂记》记载,毛延寿、陈敞等画工成了刘奭撒气筒,落得个欺君之罪,杀无赦。
因此,民间演绎出了我出塞前被刘奭玩命蹂躏的八卦野史。
当然,我还有没有机会与刘奭缠绵,你们自己想吧。
前面是茫茫未知的路途,不知何时能回故乡。
我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黄沙滚滚、马嘶雁鸣,我心绪难平,遂于马上弹奏《怨词》。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凄婉悦耳的琴声,使南飞的大雁忘记了摆动翅膀,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这就是你们熟知的平沙落雁。
落雁由此便成为我王昭君的雅称。
04、蛮族异乡的荒诞生活敲碎回乡的梦
公元前33年,我来到了匈奴,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
就在我抵达匈奴王庭三个月后,刘奭在思念、懊恼下,恹恹病榻,拖到初夏时节,在榴花耀眼中崩逝。
三年后,呼韩邪单于去世,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的习俗,父死,妻其后母。我应该再嫁夫君的长子复株累若鞮单于。
在我的认识世界里,更是我汉人根深蒂固的伦理关系。
我不能忍受,于是向汉廷上书求归,然而,等来的却是汉成帝的命令:“从胡俗”。
无奈,只能忍辱负重,我又嫁给了新单于复株累若鞮。
于是,郁郁寡欢的漫长日子,开始一点点的侵蚀我那颗无暇的心灵。
生在错的时代,做了身不由己的事,上天也会理解你的苦楚,我时常这样的来安慰自己。
但是,毕竟我还是肉身凡胎,始终不能治愈那颗刺伤的灵魂。度日如年的十一年后,复株累若鞮单于也去世了。我和他留下两个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
这时是汉成帝鸿嘉元年,即公元前20年,我已经三十三岁,本应该正是绚烂的盛年,然而,我已无多少生机可言。
此处又出了野史,说我再度出嫁,对象是复株累若鞮的长子,我名义上的孙子。
我终于承受不住,彻底的崩溃了,选择了服毒自尽。
这是不真实的。匈奴的规矩,也只有父死娶后妈的习俗,而断没有娶奶奶的规矩。
不过,后世的一种记载是,我确实在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另一种记载是,我一直活到53岁,在当时也算是十分长寿的。
当然,使命在身,时刻不能懈怠。之后没有再次婚姻的羁绊,积极的参予匈奴的政治活动,匈奴与汉廷的关系再度达到鼎盛时期。
我的兄弟在汉廷为侯,多次奉命出使匈奴,我也曾安排两个女儿到长安入宫侍候过太皇太后。
这位太皇太后就是汉元帝的皇后,她有个著名的侄子王莽。
后来,也就是这个王莽再度破坏了与匈奴的关系,我的一番心血化为乌有,和平岁月毁于一旦,于是我在幽怨凄清绝望中死去。
我死后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五十里的黄河岸边,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我的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