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柳宗元一首凄惨的诗,一字一泪,让人不忍读第二遍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因一封《谏迎佛骨表》惹得唐宪宗大怒,被贬到潮州(今广东潮州)为刺史。韩愈只身上路,心中悲愤难抑,更兼路远难行、潮州瘴气横生,此去已是存了流死他乡的念头。因此写下了这首凄惨而委屈的诗作。一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可知其一路艰险,一句“好收吾骨瘴江边”何其悲酸凄惨。

其实韩愈算是幸运的,他刚到潮州就被唐宪宗下旨调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第二年就被召回京城。而与韩愈齐名的另一位大文豪柳宗元却没有那么幸运了,就在韩愈被贬潮州的那一年,柳宗元死在了潮州不远处的柳州任上(今广西柳州),真正的埋骨瘴江边!

柳宗元一首凄惨的诗,一字一泪,让人不忍读第二遍

相比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柳宗元的这首《别舍弟宗一》才是真的凄惨,简直是一字一泪、黯然销魂,让人不忍心读第二遍:

别舍弟宗一

唐·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韩愈被贬,是因上《谏迎佛骨表》“欲为圣明除弊事”而惹怒了唐宪宗。而柳宗元被贬是因参与了永贞革新“欲为国家除弊事”而触怒了皇帝、宦官、保守官员、乃至手握兵马的藩镇,甚至连韩愈都曾经借撰写史料的机会对永贞革新进行中伤和诋毁。

柳宗元一首凄惨的诗,一字一泪,让人不忍读第二遍

永贞革新失败后,革新集团主要人物“二王八司马”都被贬谪到偏远州府做司马,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今湖南永州),在永州度过了整整十年,后来更是被贬到更偏远的柳州。

从永州出发前往柳州时,柳宗元的从弟柳宗直、柳宗一以及母亲、妻女也随行同去。刚到柳州,柳宗直就因病去世,不久,母亲卢氏、妻子杨氏以及年幼的女儿因水土不服相继离世。如此之大的打击,让柳宗元再难抑制,于是在柳宗一告别前往江陵之际,他写下了这首被后世评为“妙绝一世”、“别手足诗无出其右”的《别舍弟宗一》,表达自己被贬多年的愤懑和愁苦。

诗中首联“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描写送别柳宗一到越江边,兄弟二人垂泪惜别,悲情无限。“零落”、“残魂”、“黯然”,字字都凄然,何况这凄然心情还加“倍”。

柳宗元一首凄惨的诗,一字一泪,让人不忍读第二遍

颔联“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奇峰突起,十四个字概括了自己十二年被贬之愁苦、流落南荒之艰难、亲人去世之凄惨。“万死”二字虽夸张,但确实是柳宗元处境的真实反映,永州十年经历四次死劫、被贬柳州又不知何时死于这烟瘴之地。字里行间尽是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可谓字字血泪!

颈联转为写景:“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桂岭代指柳州,洞庭代指宗一将去的江陵。一者瘴气弥漫,一者水阔天长,暗喻自己仍在柳州这险恶之地,而柳宗一将去水阔天长的美好之地。一抑一扬,一南一北,山川遥望,兄弟再难相见,虽是写景,却蕴含离别愁情。

结尾一联“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叙说别后难见,唯有相思寄梦,梦中烟树相见。一梦一烟,情谊深切,意境迷离,梦境相思的恍惚表现地淋漓尽致,兄弟情深表达得浓郁感人。

柳宗元一首凄惨的诗,一字一泪,让人不忍读第二遍

整首诗既写离别,也表达贬谪之情,二者却又相互交融,浑然一体。字里行间的兄弟真情、诗人十二年贬谪之苦,如一字一泪,字字血泪,“倍黯然”矣!尤其是颔联两句“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悲痛至极,令人不忍再读!

最可惜的是,写下这首诗后仅仅过去三年,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年仅47岁。真正是“万死投荒十二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