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三篇,我们分享的就是需求的分析,基本接口的整理,数据库链接的配置。这次我们分享项目的基本框架,目录结构如下:

common目录
通用的目录,一些通用的处理放在这里
models目录
数据库相关的放在这里
routers目录
所有的接口存放的地方
test
测试用例存放的地方
config.py 配置文件
Dockerfile docker打包的,后续部署看到
main.py 主运行文件
整体的架构梳理完毕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我们相关的开发了,这里我们在之前设计的数据库的相关的,可以放在对应的目录的文件中。
我们之前的数据库的设计的都可以放到对应的文件中,数据库的表格设计的都放在了models的models.py中
那么之前的数据库配置的就可以放在对应的database中。
对应的链接的链接数据库的,存放在get_db.py中
那么我们剩下的开发中,只需要关注models的crud.py和对应的schemas.py。在common的是我们json统一处理,和log处理。对应的可以参考
FastAPI 学习之路(五十九)封装统一的json返回处理工具
FastAPI 学习之路(六十)打造系统的日志输出
FastAPI 学习之路(六十)打造系统的日志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