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厂争先抢滩Micro LED技术高地 究竟谁最有实力率先量产?

一直以来,Micro LED如何成功产业化是横跨在全球玩家面前的一道终极难题。

作为2D时代的终极显示技术,Micro LED已经成为全球面板、芯片厂商角力的重要赛道。随着入局者不断增多,Micro LED产业链现已初具规模,技术路线也百花齐放。然而,受限于高成本、核心技术尚未成熟等多重因素,Micro LED整体仍难言产业化。

不过这也不影响头部企业的布局热情,因为他们越来越笃定,Micro LED就是显示技术的未来。目前,海内外大厂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希望能抢滩Micro LED的技术高地,争做全球率先规模化量产的厂商。

与OLED不同,在Micro LED这条赛道上,全球厂商现在基本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国内而言,康佳集团在Micro LED领域的布局全面、规模领先。从全球格局来看,康佳目前已挤进Micro LED头部阵营。

大厂争先抢滩Micro LED技术高地 究竟谁最有实力率先量产?

量产才是“王道”

相较于LCD和OLED,Micro LED显示拥有自发光、亮度高、可视角度大、使用寿命长、响应时间短和功耗低等诸多显著优势,是一项颠覆行业的终极显示技术,行业前景普遍得到认可。

据GGII预计,2022年前后Micro LED将在手机、VR、车载、平板显示等领域得到应用,到2024年,手机和超大电视显示将会成为Micro LED应用最大的两个市场。2024年,中国Micro LED市场规模可达800亿元。

2016年开始,Micro LED这项技术受到外界关注。国内面板、彩电、芯片、封装行业的企业纷纷入局,其中包括三安光电、利亚德、京东方、华星光电、聚灿光电等。康佳集团也较早认定了Micro LED的发展方向。2019年8月,康佳对外宣布在重庆璧山投资300亿元建设康佳集团半导体光电产业园。这项巨额投资在当时如“平地一声雷”,引来广泛关注。9月,康佳集团宣布出资15亿元与重庆两山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重庆康佳半导体光电研究院,并以该研究院为主体投资不超过25.5亿元采购Micro LED相关机器设备,开展相关产品研产销。

康佳之后,这两年各大厂商也陆续加大在Micro LED领域的研发投入,大家都摩拳擦掌想要争夺技术制高点。在这场技术的较量中,“量产”是衡量胜负的关键。目前来看,Micro LED产业化还面临大面积化、巨量转移、彩色化方案、玻璃基驱动等多项技术攻关的挑战。与此同时,高技术门槛带来的高成本也成Micro LED普及路上的障碍。

国内企业有望实现超越

入局者都非常清楚,Micro LED要想以较低成本推向市场,实现普及,归根到底还是要技术和产业链足够成熟。

全球来看,Micro LED巨头主要包括苹果、索尼、三星,以及中国台湾的晶电、錼创等。中国大陆则以康佳集团、利亚德为代表。在这个全新的显示技术领域,大厂实力伯仲之间。

今年5月YoleDéveloppement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据估计,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已有超过50亿美元用于Micro LED的研发投入或投资并购。这些投资主要是中国企业在主导,其次才是韩企。2019年和2020年,全球Micro LED的专利申请率均呈指数级增长。

2019年以来,要数康佳集团在Micro LED技术专利上表现较活跃。区别于其他厂商单点发力,康佳集团是从前端研发到终端市场应用全产业链布局。重庆康佳半导体光电技术研究院在成立一年后就累计申请专利近700件。

到2020年12月,康佳已建成了全制程研发、小批量的Micro LED生产线,并顺利推出了4K/8K Micro LED显示屏、柔性Micro LED显示屏,Micro LED屏的LED芯片间距也从0.375毫米创新性地缩小至0.12毫米。去年12月,康佳集团还抢先发布全球首款Micro LED手表APHAEA Watch。

大厂争先抢滩Micro LED技术高地 究竟谁最有实力率先量产?

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持续攻关,康佳集团的Micro LED业务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已挤进全球Micro LED赛道的头部阵营。在以康佳集团等为代表的带领下,国内企业有望在Micro LED领域实现超越。

今年11月中,康佳对外透露,公司研发的混合式巨量转移技术已在转移效率和良率方面获得大幅提升。此外,公司Micro LED芯片已完成小批量试产。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