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曹操最爱的猛将,然而曹操却给他取了个“奸臣”的名号!

通常来说,忠臣与奸臣是势不两立的,一方代表正义一方代表邪恶。死心塌地忠于帝王的,我们称之为忠臣义士,反之则是奸诈之臣。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忠奸的衡量标准是不一致的,这也就导致人们的评判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说,不同时期的忠臣与奸臣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一提起奸臣的话,我们马上就会想到赵高或者是秦桧这样的人物,实在是太遭人恨。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人物,却是一位猛将,而且曹操对他还非常喜爱,但是曹操却称他为奸臣。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既然喜欢为何又这样称呼呢?

他是曹操最爱的猛将,然而曹操却给他取了个“奸臣”的名号!

此人叫做“恶来”,从字面意思来看,就能看出这个名字起得太坏,就算是个好人也被叫坏了。在一些官方史料或者是小说中,恶来都是一个邪恶的代表,坏事做尽的形象。在神话小说中,姜子牙便认定这恶来是个奸诈之臣,所以不但没有将他封神,反而还杀了他。当然,这都是一些文学作品上的说法。其实在事实上,他的名字也和其人一样,真的是个恶毒之人。那么为何他会得到奸臣之名呢?因为他辅佐的君王乃是纣王,活脱脱的一个暴君,被世人所痛恨。大家也都知道,但凡君主如此,他身边必有一个奸臣在作怪。而恶来又是纣王的宠臣,自然这个锅就由他背上了。

他是曹操最爱的猛将,然而曹操却给他取了个“奸臣”的名号!

在商被推翻之后,恶来也遭到了残酷的惩罚,最后被处死了。而处死他的周武王在当时俨然被当做圣人般的存在,既然是圣人处死的人,又怎会不是恶人呢?所以,周朝之后,恶来是奸臣恶人这一说法便一代接着一代的传下去了。曾有这样一句话,纣王宠爱恶来这样的臣子,必然会导致天下的灭亡。这种说法,似乎把全部的过错都推给了恶来。这种说法有些过了,他虽然也有错,但是不应该起了这个名字就该把所有的过错都包揽了啊。这未免对他有些不公。然而,有人却不这么认为,反而对他很是喜欢,此人便是曹操了,他有着独特的看法。

他是曹操最爱的猛将,然而曹操却给他取了个“奸臣”的名号!

在曹操心中,他最喜爱的将军便是典韦了,作战非常勇猛。在典韦转投到自己帐下之后,曹操非常开心,对他也很是信任。再加上典韦曾多次帮曹操渡过难关,曹操越发的喜欢他。在宛城一战时,张绣反叛了。他对典韦的勇猛是知晓的,因此很惧怕他。在围城时还特定命人偷走典韦的武器。就算是这样,也阻挡不了典韦的勇猛,就算没有兵器作战也很厉害。典韦死了之后威名依然长存,张绣所率领的军队依旧不敢近其身。典韦为了保护曹操的安全而战死了,必然会得到曹操的高度褒奖。没想到,曹操却给了他这样一个评价,也就是古之恶来。把典韦和恶来相提并论,这是不是真正的褒奖呢?

他是曹操最爱的猛将,然而曹操却给他取了个“奸臣”的名号!

在曹操看来,这是对典韦的高度评价。从实际行动便可看出,每次他经过典韦的墓葬之时,会供奉上最好的祭祀之物,例如牛羊此类。能够得到曹操如此对待的,只有极少数人物,上一个受到如此礼数的还是孔子。由此可见,曹操对于典韦是真的喜爱,不然也不会有如此做法。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在他的心中,恶来不但不是一个奸贼,反而是一个忠肝义胆的大忠臣。到此问题来了,曹操怎么会生出这样的想法来呢?其实对于纣王来说,恶来确实是一个忠心之臣。根据史料所记,恶来力气非常大,打仗也是一把好手。后来当国家处于危机时刻,恶来依然坚持为国家战斗,没有投降,这是值得歌颂的。所以在曹操眼里,他是个大大的忠臣。

他是曹操最爱的猛将,然而曹操却给他取了个“奸臣”的名号!

而那个人人们称为忠臣的微子,则有通敌的嫌疑。所以说,不到紧急关头,是无法鉴定谁最忠心的。曹操是个眼光独特的人,他摒弃了常人的那种思维和眼光,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看待恶来。如果恶来辅佐的不是纣王那样的暴君,而是一位明君的话,可能世人对恶来的评价又会有所改变了。所以说,在曹操眼中,他凭借的仅仅是恶来的行为,对于君王和国家的忠心,这是他喜欢的。所以这才把自己的爱将典韦比作“奸臣”,其实是称赞典韦的忠义之举。

他是曹操最爱的猛将,然而曹操却给他取了个“奸臣”的名号!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曹操为何要把典韦比作是古之恶来了吧?曹操的眼光我不用多说了吧,他用人独到,而且善于发现能人的特点。这恶来在他眼中俨然成为了忠臣义士,而那罪魁祸首乃是纣王并不是他。此外,曹操并没有随大流,并没有用众人的眼光去看待恶来,这一点是我们都应该敬佩和学习的。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原创制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