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从C类开始,例如:202.106.0.0/24 这是一个典型的C类地址段。这个地址段可以有254个IP地址能够分配给设备使用。(如分配组PC或路由器)因为通过子网掩码255.255.255.0即/24可知最后一个八位组是主机部分且是任意匹配的。于是得出最后一个八位组的取值范围是00000000-11111111即:0-255;但由于202.106.0.0是网络号不能分配给设备使用,202.106.0.255是这个网段的广播地址,也不能分配组设备使用,因此202.106.0.0/24这样一个网段默认可以产生254个可用的IP地址。</b>
<b>如果我们的一个网络中只有不到126台设备需要分配IP,但是我们有两个这样的网络。使用默认的C类地址我们就需要两段。但是每一段都将会有一半的地址没有被使用,这将造成IP利用率的下降(IPv4就要没有了,谁敢这么奢侈!)</b>
<b>为了提高利用率,我们可以将默认的一个C类网络划分成两个。如下:</b>
<b>202.106.0.0/24</b><b>这是默认的C类网络,默认也只有一个网络号可用如果我们把最后一个八位组原本全0的第一位改成1那么这个C类网络就应该表示成202.106.0.0/25(对吗?)变成这样之后我们要问几个问题:</b>
<b>1</b><b>、这个/25表示什么?答:表示整个32位二进制IP中有前25位要精确匹配(默认是24位对吗?)</b>
<b>2</b><b>、/24表示的是255.255.255.0那/25表示什么?答:表示255.255.255.128因为202.106.0.0/24的最后一个八位组是0000000但202.106.0.0/25的最后一个八位组是10000000换成十进制就是128(还记得《</b><b>IPv4</b><b>详解之表示方法》中的技巧吗?</b><b>)</b>
<b>3</b><b>、202.106.0.0/25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128 这个子网掩码能产生多少可用网络号呢? 答:是2的X次方个网络,X=子网掩码中所借“1”的个数,C类默认是24个1现在是25个,借了一个,所以2的1次方就等于2个网络。</b>
<b>4</b><b>、是哪两个网络?答:第一个网络一定是202.106.0.0/25;但是要想知道第二个就要知道“块大小”或者叫网络增量。块大小=256-子网掩码,即:256-128=128,所以下一个网络号是202.106.0.128两个网络都有了。</b>
<b>5</b><b>、第个网络可以产生多少个可用地址?答:可以产生2的Y次方再减2个。Y=整个32位二进制IP中0的个数,因为有25个1所以有32-25=7个0,于是2的Y次方-2=126个可用地址,减2是因为有一个网络号和一个广播地址是不可以分配给设备使用的,是不合法的IP地址。</b>
<b>总结:202.106.0.0/25可以产生两个网络,202.106.0.0/25;202.106.0.128/25</b>
<b>每个网络可以产生126个可用IP:202.106.0.1-202.106.0.126(202.106.0.0是网络号,而0.127是第一个网络的广播地址)</b>
<b>202.106.0.129-202.106.0.254</b><b>(202.106.0.128是网络号,而0.255是第二个网络的广播地址)</b>
<b> </b>
<b>再如:202.106.0.0/26 子网掩码是 255.255.255.192;可以产生2的2次方4个网络;块大小是256-192=64;第一个网络是202.106.0.0/26;依次是:202.106.0.64/26;202.106.0.128/26;202.106.0.192/26。每个网络可以产生2的6次方-2=62个可用IP。</b>
<b>B</b><b>类和A类方法相同。仔细研究C类划分,总结方法。(因为手打字软了,不想写了,如果有人实在不明白,我再写吧)</b>
<b></b>
<b>本文转自Y.weisheng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yuan2/92778,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