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拉开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序章,无数被人压迫的破产农民加入了起义大军,创造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数不清的农民起义中,黄巢的名字必须要被提到,他在唐朝中后期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黄巢行事非常残暴,裹挟百姓加入起义队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非常之大,不过黄巢却也并不是那么不堪,他曾为中国拔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有力的推动了历史进程,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黄巢之乱

黄巢出生于唐朝的一个盐商家庭,家中小有资产,可以满足家中子弟的上学及学武等要求,因此黄巢从小就可以接受优良的教育,并且学到了一手不错的武艺。可惜的是,成年以后黄巢连续几次都没能考取进士,只能蹉跎时光。

幸好家中还有私盐生意,黄巢得以积累人脉,扩充影响力。时间到了乾符元年,中国大地自然灾害频发,又有兵灾,朝廷急需税款,于是在各地强制征税,引起了民间的极大不满。

这种情况下,以王仙芝为首的私盐贩子揭竿而起,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黄巢也响应王仙芝的号召一同起义,在当地造成了极大的声势。黄巢等人都接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手下的士兵也多是私盐贩子,亡命之徒。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因此战斗力很强,很快就攻克了不少城镇,逼迫唐朝政府将目光放在了这起农民起义之上。中间其实发生过几次招安事件,可惜的是都是因为黄巢的强烈反对以及各种意外巧合而失败,农民起义的声势更加浩大。

起义军的另一位首领王仙芝的反抗意识不是那么强烈,对于朝廷的招安有些意动,可是几次招安失败让他心灰意冷,黄巢与王仙芝的矛盾也露于表面,两人很快分兵,向两个不同方向进发。

王仙芝吸引了大唐的火力,遭到了唐朝的强力围剿,黄巢则趁此机会迅速席卷各地,发展壮大。王仙芝很快就被打败,他本人也兵败被杀,可是这一支力量并没有就此沉寂,他手下的很多人都转投了黄巢部队。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并且发展成为了之后黄巢军队的中坚力量。得到了有生力量补充的黄巢声势大壮,他在部下的推举下进位“黄王”,随后带领部队南下江南,转战朝廷力量较为薄弱的南方,这一路转进不是风平浪静的。

朝廷派出了大军进行围剿,想要将这支起义军扼杀。黄巢的部队历经了千难万险才成功到达了广州,暂时跳出了唐军的包围。在这里,黄巢得以休养生息,补充力量,并且宣布了政治宣言,扬言北伐。

这一次的进军其实并不顺利,早期的时候,农民军要面对海量的敌人,各地的节度使都派出了军队前来绞杀起义军,这一路上损失惨重。好在朝廷的将领并不是一条心,各有各的弱点和欲望。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黄巢巧妙的运用了这一点,将他们的力量一一化解,最终成功跳出了包围圈,直面长安。历经险阻,起义军终于来到了长安城外,大唐皇帝唐僖宗早就逃离了宫城,整座城池完全是不设防的状态,黄巢的部队轻易的接手了城池。

随后黄巢正式登基,国号“大齐”,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可惜的是黄巢太过出风头,吸引了全天下的目光,众多还忠于唐朝的军队开始集结,蜂拥长安城,黄巢的军队困守孤城,丧失了流动作战的能力。

最终被巨量的朝廷军队淹没,这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落下帷幕。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黄巢的“功绩”

纵观黄巢的一生,他的前半生碌碌无为,后半生戎马天下,开启了浩浩荡荡的黄巢之乱,但黄巢个人性情暴虐杀人如麻,造成了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惨状,消耗了唐王朝的元气,为之后的大乱埋下了伏笔,黄巢暴虐的行为也留在了史书里。

可是黄巢还是有着他独特的功绩的,他拔除了一颗危害中国近600年的“毒瘤”——门阀制度。黄巢的身份和早期科举接连不中的情况,让他对官僚和贵族十分怨恨,这才有他后来起义造反,诛杀官吏和门阀的事情。

要知道,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很早就被门阀士族所掌握,他们依靠书籍和舆论掌握朝堂,发展自己的势力,排除异己,垄断这种特权,趴在国家的身上吸血,对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在我国的历史上,门阀家族有很多,他们历史悠远,凭借知识获得政治地位,同时还兼顾经济层面,独立于皇权之外,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魏晋南北朝之后,门阀士族的势力发展到了顶峰。

九品中正制这一病态的制度给中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历代帝王都曾想要削弱门阀士族,隋唐两朝的皇帝都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历朝历代皇帝持之以恒的削弱下,再加上黄巢的杀戮,这一“毒瘤”终于消失,从此以后,危害中国实力的力量彻底消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