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2年投影机行业十大猜想:新王从何而来

2021年是投影机产业加速结构化变革的一年。包括超短焦智能投影元年、激光智能投影元件、商务投影被交互液晶替代的转折年、液晶黑板崛起压制教育投影的转折年等等,“里程碑”式的变革都在2021年先后发生:

2022年投影机行业十大猜想:新王从何而来

恰因如此,2022年必然将成为投影行业“结构性升华”的关键一年。行业专家认为,2022年投影产业将完成“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一个相对稳定的细分市场结构构建”。这其中,必然有旧有产品线的衰落,也必然有新兴产品线的王者崛起!

1.激光家用真正雄起

目前,投影机的家用消费是1.投影机需求的最大增量点、2.市场占比超过8成的绝对主力细分场景、3.技术创新最多,参与品牌最多的细分产品线。但是,如果从光源角度看,家用市场却是LED光源占据绝对主力,超过85%的市场比例。

在家用投影市场LED光源的绝对主力格局,与非家用投影市场中激光光源的绝对“王者”地位形成了鲜明对比。工程投影市场,激光光源占比已经超过8成、教育市场激光光源占比也超过半数。这样格局,可谓之激光光源投影“虽然成功”但“总量不行”!2021年,激光光源技术进一步下沉“智能家投”市场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2022年投影机行业十大猜想:新王从何而来

2021年春季,当贝率先发布了激光智能投影产品,开创了激光光源在智能投影品类上和LED光源正面“硬刚”的先例。年中以来,包括更多的投影品牌,如峰米、爱普生、小米等进一步布局这一细分品类市场,视美乐在IFC推出多种激光微投光机产品,覆盖从近2000流明到4000流明、从定焦到变焦,从超短焦反射式到长焦的完整“应用场景”。激光电视市场的领头羊,海信也表示正在开发激光光源技术的LED智能家投和微投产品。

这一趋势下,激光光源在家用端,就开辟了激光电视和传统家庭影院机型之外的第三增长极。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家用激光投影出货中,激光超短焦与中长焦的出货比重已从去年同期的91:9发展到今年三季度的83:17。即中长焦激光家投,2021年第三季度出货量接近1.53万台,远高于2020年该季度该类产品出货量的0.59万台。——即,激光智能投影创新,极大的加速了家用激光投影产品的市场扩张,并在市场规模上迅速超过了传统激光家庭影院投影需求(虽然中长焦激光智能投影总销量依然有限)。

2022年投影机行业十大猜想:新王从何而来

预计,2022年,激光光源技术进一步下沉“家投”市场是行业大趋势之一。包括海信在内更多品牌渴望推出更多的激光光源微型投影、激光智能投影;激光光源与LED光源在家投市场的竞争重叠度将显著提升;激光光源投影在产品形态和市场覆盖上的能力也会显著增强。这也必然极大的提升激光光源家投产品的“销售规模”。

预计,激光电视2022年会继续保持中速增长,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30万台,上升到近40万台;激光微投和激光智能投影的市场规模,更会从2021年试水的数万台,上升到2022年的以10万台为单位计算,并显著超过传统家庭影院机型的需求量。——整体激光光源家用投影市场规模渴望上升到60万台左右:这也将拉动激光投影市场规模向百万台前进。

2022年很可能是激光家投真正雄起的一年,更是整个激光光源产品线加速壮大和发展的一年,甚至是激光显示产业绝对增量的一个新高峰!

2.汞灯最后的时刻

2021年将是汞灯投影机能作为主流机型的最后一年吗?或者说,2022年汞灯投影机的市场地位将彻底被颠覆吗?

这一点的答案,主要的并非由汞灯来决定:一方面,汞灯投影市场的变化,必然深受LED光源和激光光源普及的影响——传统角度看,汞灯和激光、LED比,主要的竞争优势是“便宜”和“机型更轻”。对于机型更轻这个特点,则主要体现在“散热设计层面”,尤其是LED光源的散热设计,很是增加产品重量:但是,这一点对产品销量影响不大。

2022年投影机行业十大猜想:新王从何而来

不过,汞灯更便宜却是其是否能够在固态光源时代站稳脚跟的基础。尤其是在商务会议投影机、零售商务投影机市场,由于投影机使用的频度、强度并不高,固态光源的长寿命优势“并不明显”:例如,公司每个工作日天开两次会议,用三个小时投影机,这样3000小时寿命的汞灯投影机,也差不多能坚持5年。更何况,目前万小时寿命的汞灯也已经普及。

因此,在价格具有明显优势的时候,汞灯很容易更受欢迎,尤其是在零售市场,首次购买成本优势,是很大的竞争力。但是,近年来,这一汞灯绝杀性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下降:

包括,1.更为成熟的激光光源和LED光源,成本下降,3000+流明主流亮度产品2021年价格可下降到4000+的价位;2.商务投影等产品日益智能化、自动化,辅助功能成本占比增加,同时,2K等高分辨率机型日益成为刚需,这削弱了光源成本差异对整机价格的影响;3.汞灯投影销量越来越小,规模优势不在之后,成本优势下降,且消费者担心“多年后更换灯泡的售后问题”。

所以,长期看汞灯的核心竞争力,价格优势必然是不断“变小”。尤其是在2021年这一趋势更为明显。2000+——3000+亮度的激光和LED光源智能投影的大量出现,以四五千元的价位,带来了对抗零售汞灯产品的新选择。且行业预测,2022年固态光源投影机型价位还将有10%左右的下降。

另一方面,2021年汞灯投影的既有市场遭遇到了非投影产品的进一步竞争。主要是教育市场液晶黑板等新型应用大幅增长,与交互平板一起进一步压缩投影机教育市场的空间。同时,商务投影市场,交互平板加速增长,在商务会议显示市场中的占比首次超过半数——2020-2021年,两年时间商务会议投影机销量规模下降超过一半。

以上两点影响,让国内汞灯投影机在2020-2021年市场规模也基本萎缩超过一半。这几乎成为预测2022年将是汞灯投影退出主流市场的“最后时刻”的最重大依据。如果,2022年,在目前汞灯投影走量最大的商务市场,交互平板依然保持现有增量,汞灯投影机销量就可能下降到20万台规模,并基本告别主流市场。

即交互平板+固态光源,左右夹击之下,汞灯的生存空间、竞争优势正在急速减少。特别是2021年汞灯在不利的整体市场环境下,还有“涨价”趋势,进一步让行业不看好这一类型产品的未来市场。

3.LED超短焦加速流行

2021年被誉为“LED投影超短焦”的元年:虽然在此之前,包括创维、LG等也推出过超短焦的LED投影,但是因为缺乏主流品牌支撑,这一产品理念一直没有成为主流。

2021年,超短焦投影市场面临巨大的变化:第一是,此前超短焦投影的消费第一大户,教育市场,投影机需求受到交互平板、液晶黑板深层次挤压,超短焦产品产能消化能力大幅下降,超短焦产品亟需寻找新需求点。第二是,经过多年发展之后,LED智能家投日益呈现出“成熟性”,即竞争同质化特点,品牌日益需要拓展新的竞争价值。

2022年投影机行业十大猜想:新王从何而来

两大因素相互作用,超短焦镜头与LED家投的结合“一拍即合”。包括坚果、峰米、慧示等率先推出非激光电视的家用超短焦投影,特别是超短焦与LED光源产品的进一步结合,带来了家投主流市场应用体验的新变革。

超短焦技术,能够让投影机“贴墙投影”:这减少了投射时,投影机的空间占位、避免了每次应用都需要重新安放投影机的麻烦、特别是避免了投影机应用中,人员动作可能对投影光路的遮挡……让投影机更像最普通的家电,带来使用感和使用文化升级的新空间。业内预计,超短焦如果普及,至少能拉动整体家投市场20个百分点的刚需成长。

除了技术带来的体验升级,2021年超短焦给市场最大的惊喜是在“价格”层面上。传统超短焦投影,无论是教育投影还是激光电视产品,都体现出“高价格”特征。而LED超短焦产品,首次出现3000+价位机型——低价格意味着,产品具有大量普及的基础,更是超短焦家投能够海量增长的前提。

从长期的家投市场发展看,“镜头短焦化”是大趋势。最早的家用投影都是标准中长焦变焦投影。变焦镜头虽然整体应用更为灵活,但是成本也相应更高。此后,LED家投的普及,普遍采用1.2:1投射比的定焦镜头,以2-2.5米投射距离应用为主,具有成本上和家居场景上的双重适应性。而随着LED家投市场竞争的激烈,部分产品进一步采用1.1:1投射比镜头,力求在更短距离实现更大画面。

2021年,家投市场超短焦产品不断尝试,包括0.33:1/0.26:1/0.22:1和0.21:1的超短焦镜头均有应用。家投市场日益向“电视柜上投大屏”的应用方式前进。——通过以上各种焦段产品,十余年的尝试,基本证明“越是短焦距”越受家用市场欢迎。尤其是在超短焦技术高度成熟,成本可控,与传统焦距设备具有价格可比性之后,超短焦成为家投市场绝对主流并非不可能。

2021年超短焦镜头的家用市场逐步打开,2022年必然有更多品牌跟随这一创新。行业预测,2022年超短焦家投,尤其是LED家投的供给量至少翻番。家投超短焦化的发展,将从激光电视一条腿,变成LED和激光智能投影+激光电视,两条腿走路,市场拓展必然进入快速成长期。

4.价格战能否重来

在过去10年中,2021年是唯一没有发生投影机市场价格战的一年。这其中有众多的“结构性因素”。但是,无论原因如何,都会有很多人去猜测2022年“投影价格战是否会再次降临”!

2021年投影机为啥打不动价格战呢?第一个原因是,占据市场销量绝对主力的DLP机型,面临了上游缺货——一些品牌因为拿不到足够的光阀芯片,销量都受到影响。特别是以前价格战的主力和发起者,二线品牌深受缺货限制,没有足够的产品弹药,何谈来打价格战呢?

2022年投影机行业十大猜想:新王从何而来

第二,投影机市场面临成本端的“通胀”因素。不仅是缺芯的影响,也包括其他各种部件成本的上涨和人工成本的增加,都在压制厂商打价格战的能力。

第三,价格战主力机型在2021年“日子不好混”。例如,单片式LCD机型,面临越来越多“更高智能化和智慧化水平”的需求压力:增加了更好的CPU、加大内存、配备自动对焦、自动梯形校正功能和提升到更高的亮度,这类低价格机型的均价已经逐年上升。再例如,商务零售市场是另一个价格战重灾区。但是,2020-2021年,商务零售投影机销量规模,被交互液晶平板抢占了近一半:市场急速萎缩之下,厂商看不到打价格战能带来的好处,同时,即便有部分产品降价也在整个投影圈掀不起什么波浪。

第四,投影消费也在经历日益升级的趋势。例如汞灯光源上3600-4000流明机型占比显著提升——提高产品性能,要比单纯降价更为重要。类似的,家用投影市场,亮度均值也在显著提升,2021年2000+以上亮度家投销量几乎翻番式增长。高端产品卖的更多,自然从均价角度看就成了“涨价占主流”,而非“降价”等价格战占主流。

所以,2021年投影市场“出奇”的没有价格战,反而很多领域有“涨价”的趋势。这一年,可以说除了激光电视这个高价位品类,能够有两三成的价格下降之外,投影机大部分细分市场都选择了“提升品质”来增加竞争力,而非“降价”!这也让投影圈的很多企业,从销售额和利润角度看,2021年过得着实还可以。

但是,“涨价”和“比性能”的竞争逻辑,对于市场二线品牌的压制作用是极大的。二线品牌没有同档次产品价格优势,很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这也让2021年 “投影二线品牌,特别是新兴品牌中的二线”感觉“格外难过”!行业分析认为,这一局面很可能导致一部分二线品牌在2022年面临“生存”考验。

因此,行业人士多数猜测,2022年一旦“上游供给稳定”,则一批“低成本竞争”产品依然会冲出江湖。2022年中或者下半年,投影行业、特别是家投市场渴望迎来新一轮价格战。加上2021年是产品形态创新大年的影响,包括超短焦在家投上的进一步应用、激光光源在微投和智能投影上的进一步应用等创新都处于尝试期,2022年这些产品供给会进一步增加、竞争进一步激烈,这些创新品类也存在价格下降的内需和条件。

综上所述,2022年,投影圈价格战重来是大概率事件!虽然价格战发生的概率不会高于7成,不是必然发生,但是厂商还是应该对此未雨绸缪。

5.商务投影还剩多少

2021年是商务投影和教育投影的“悲剧一年”。特别是过去5年,传统投影需求中,绝对主力的商务市场,在2021年遭遇了重大危机,成为改变投影产业消费结构的核心变量。在此基础上,行业无不纷纷猜测2022年商务投影需求还能“剩多少”!

导致商教投影市场萎缩的根本原因是“液晶”显示大行其道。例如,2021年国内平板交互类产品,即商教交互平板的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万台。几乎是5年前的4倍。其中,会议室市场的需求,更是会从2018年之前的不足10万台,跃升到60万台(最保守估计)以上。——这对于此前最高达百万台的商务会议投影市场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2022年投影机行业十大猜想:新王从何而来

商务平板高速增长是商务投影最大的敌人。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仅仅2021年第三季度,国内商用平板市场出货就高达19.3万台,同比增长更是高达62.4%——这是在2020年三季度已经是较高的基数上实现的进一步成长。这一数据也使得2021年前三季度商用平板累计销量达到了52.4万台,已经远超去年全年商用交互平板(去年国内出货量为43.2万台)的规模。

2020-2021年会议市场,商用平板连续两年增长量创出历史新高,并在商务会议市场超过商务投影,成为“第一品类”选择。其最大的价值基础是:1.大尺寸液晶和电容触控设备成本高速下降,预期2022年大尺寸液晶产品价格还会进一步下跌;2.远程会议需求增加,在摄像机下投影产品的画质表现力不够,极大推动了智慧会议与显示功能一体化的交互平板普及。

但是,面对2022年度的商务投影市场行情,行业的心情已经“走过最低谷”:用略带自嘲的方式来讲既是——2020-2021年商务投影大部分市场份额已经被交互平板吃掉,交互平板2022年即便彻底吃掉剩余的所有商务投影机份额,也不可能再维持2021年的高增幅。更何况,目前剩余的商务投影销量,相当一部分具有“特殊需求”,如超便携商务、移动商务大屏、超低成本商务大屏等等。

即“最容易被交互平板替代的那部分市场,已经全面失守”,这样的背景下,虽然行业依然预计2022年商务投影需求会进一步下降,却也可以“有所依仗”的认为,2022年商务投影不会“更惨”。——商务市场,投影和交互液晶,将从过去“谁是主流”的竞争,向2022年“竞品互补”的竞争格局转变。

商务投影让出王位后,更在意差异化市场!”这也是2022年商务投影机国内新品的“特点”:即突出智能、轻便和便携产品的创新,利用投影显示技术的独特优势,构建和满足特定客户需求的产品供给,而不是与交互液晶PK 80英寸级别的固定式智慧会议大屏需求。特别是一批A4纸张大小,或者更小的超便携商务投影,将成为“移动”商务大屏的最佳解决方案。

当然,如果教育和商务投影需求都从此前的“主流方案和品类”,变成未来的“差异化选择”,整个投影消费的“大”细分品类格局也会剧烈调整:即2019年家用市场占整个投影市场的6成、2020年则是7成、2021年接近8成,未来家投在投影圈的占比很可能上升到9成左右。投影行业家投“一家”独大的格局不可避免。这也将进一步考验不同品牌的市场布局策略和能力!

6.外资还有谁会“退”

目前,国内投影市场正在经历新的一轮结构性调整。这些调整必然会影响市场品牌格局重构。主要是三个方面:包括光源技术方面、传统细分市场方面和家投创新方面:

第一, 汞灯光源的市场占比持续下降,目前已经不足国内市场总需求量的2成。消费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汞灯技术是被淘汰的技术(无论其够不够用),更进一步意识到未来汞灯机型在售后、维护和备件方面,可能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在LED和激光光源等实现高亮低成本之后,汞灯的可选择性日益下降。

第二, 2021年商务投影机和教育投影机的销量需求进一步加速下滑。包括激光光源技术都无法根本上拯救二者的销量。教育市场激光机型出货规模2020-2021年,两年下降多一半。液晶大屏技术在商教应用中的主流地位越来越巩固。商教投影市场从最高峰的近180万规模,下降到2021年60万规模,并将进一步下滑。

第三, 家用投影机的市场占比空前提升。无论是超短焦、激光光源、LED光源,还是高端屏幕、4K分辨率等方面,家用市场都成为了“销量第一”的细分市场。预计未来两年内,家用市场占据整体投影行业市场规模的比例将达到9成。

恰是以上三个方面的影响,导致国内投影机市场品牌格局“翻天地覆”:本土品牌的崛起毫无悬念,同时,传统外资巨头面临新一轮“调整”。2021年前日立投影机、即现在的麦克赛尔,决定仅保留中国、韩国以及日本本土市场业务,全球其他区域性市场将全面退出。2020年夏普和NEC两个品牌全球商显版图合并,两大投影品牌成为“一家”……

同时,近两年外资品牌在国内投影市场的新品发布数量、营销活动投入和规模也都在相应减少:行业人士指出,在家用市场缺乏建树的外资品牌,越来越难以“养活”过去那样庞大的运营体系——产品线和服务线被动减肥,成为很多品牌的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特别是2021年商教市场的进一步压缩,不仅让人联想“未来一段时期,外资品牌撤退步伐是否会加快”。

预计2022年,外资品牌在商教市场依然会被动收缩、家用和工程市场遭遇本土品牌更多竞争、中低端价位产品(无论哪个细分市场)外资品牌占有率和销量都将下滑,甚至不排除更多的外资品牌撤离或者收缩我国投影市场战线的可能性。

7. 谁来普及抗光幕

2021年,虽然家用投影,包括激光电视产品,再次实现了“历史性”的大幅增长。但是,家投重要应用组件,也是激光电视必备组件,“高性能菲涅尔光学抗光幕”产品市场依然“铁板一块”。

从激光电视主机的价格看,2021年首次多款型号跌破万元大关。不仅是传统的2000流明最低配置机型价格稳定在万元以下,包括2500流明机型在内的一批产品价格也跌破万元,切实带来了低端激光电视的“整体性能”提升。同时,包括3000+亮度产品的价位也普遍下降,3700流明更成为一些新款旗舰的标配亮度。甚至,这一年三色激光电视的主机价格都开始向20000元靠拢。

但是,如果增加了抗光幕的价格,消费者就会发现万元之下依然无法入手“激光电视产品”。特别是高端菲涅尔光学抗光幕的价格,百英寸产品普遍依然在5000元左右。这与七年前,激光电视刚刚问世时的价格相差不大。

七年来,同档次激光电视主机价格已经下滑三分之二,但是抗光幕价格下降不足2成!”行业普遍认为,抗光幕的价格已经成为激光电视进一步普及的关键“障碍”。行业预测,2022年激光电视主机价格将持续下降——到2024年,2000流明激光电视主机价格可能下降到4000+价位.

即如果高性能光学抗光幕的价格依然维持高位,就很快会出现“投影屏幕价格和主机价格相当”的激光电视“成本构成”结构。这显然是对激光电视产品进一步普及“极端不利”的格局。特别是在2021年LED光源的智能微投开始引入超短焦之后,超短焦投影价格更进一步进入快速下降通道:激光电视成本结构上的劣势,面临更大的竞争挑战。

实际上,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对抗光幕是非常认可的。但是,市场主要销售产品却是千元级别的普通抗光幕——这种幕布显然无法匹配激光电视效果。百英寸菲涅抗光幕的5000+以上价位,与消费市场普遍接受的千元级抗光幕之间的价格差,就是“激光电视”普及的最大鸿沟。

所以,2022年激光电视抗光幕能不能“价格走低”,依然是一个“历史性玄学问题”:即从,光学抗光幕的历史价格走势看,市场依然看不到“大降价”的希望;但是,从激光电视的普及需求看,现在至少需要抗光幕产品价格“腰斩”!

而要实现菲涅尔抗光幕的价格下降,首要的是实现“品牌供给端的扩张”:即激光电视主机的主流品牌拥有十几家,但是菲涅尔抗光幕品牌却少的可怜,大部分出货还是走“品牌套装”。这可以视为一个准垄断市场。如果2022年菲涅尔抗光幕价格能松动,那么一定是基于“更多的品牌进入这一市场”的前提条件:即菲涅尔抗光幕的价格变动,首先要看“有没有新玩家”!随着激光电视和LED超短焦投影销量增长,需要这种高性能屏幕的投影主机存量扩大,未来更多的玩家进入菲涅尔抗光屏幕市场,应当是大概率事件。——但是,这个时间点很难是2022年:2022年菲涅尔抗光幕价格大概还会坚挺。

8.本土LCOS光阀能否启航

2021年是本土LCOS投影光阀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产品技术研发进一步突破,且首次实现了本土光阀终端产品的问世。

慧新辰开发的HXCA2672BU型号的LCoS投影光阀芯片,正式被光机引擎企业德利普和消费科技产品企业深圳市昱为科技采用。德利普发布了终端投影产品T1整机、L26H2型LCoS光机。同时,慧新辰也实现了1080p光阀芯片的成功研发和4K芯片的研发进入关键阶段。

2022年投影机行业十大猜想:新王从何而来

本土光阀的这些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一个720p本土光阀和终端机型的量产,显然是“不够看”的。因为,目前投影机市场的主流需求是1080p机型,高端需求则是4K机型。只有720p光阀量产和终端化,显然无法进入主流需求市场、也无法获得主流市场品牌的认可:采用本土光阀本就具有技术风险、得罪既有上游光阀供应商,也不是市场主流产品,三者叠加,“品牌选择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行业专家依然认为,LCOS光阀的本土市场成绩,在2021年依然只是“蜻蜓点水”阶段。想要真正实现光阀产品的“卡脖子”突破,进一步的“主流产品量产和先进产品问世”是重中之重。

即预测,2022年慧新辰能够实现4K光阀的开发,并实现2K光阀的量产,进而支持部分企业推出2K光阀的终端机型。真正实现在本土芯,这一点上,主流市场、主流产品的问世:虽然,让一线大牌率先吃这个螃蟹很难,但是对于二三线品牌,中国芯无疑可能成为一个“翻身”超车的契机。

特别是2021年部分二三线投影品牌,受制于国外光阀等上游半导体部件供应不足的影响,其市场战略被彻底打乱,部分企业有订单没货源,陷入“缺货窘境”。这必然进一步激发一些企业通过与本土光阀企业合作,打破核心发展瓶颈的欲望。

且,2021年国内低端的单片式LCD机型市场占比下降1成。家投市场消费高端化发展趋势明显。本土单片式LCD投影企业面临“产品升级”的挑战。本土LCOS光阀,特别是单片式LCOS方案,对于这些企业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利”的选择。本土单片式LCD投影企业,通过与本土LCOS光阀的合作,将有机会实现产品力和品牌形象的双升级。

当然,愿景永远是美好的。实现以上猜测,不仅需要技术突破,也需要终端品牌的决心和战略意志支撑。需要的是自主创新的信心,作为战略决策的基础。在这方面,可能本土光阀面临的困难,要比单纯技术方面还要更多。

幸运的是LCOS技术的本土创新企业不是一家。包括XR等虚拟现实应用、工业3D打印应用、车载抬头显示应用和投影应用,创造的商机可能是具有“广泛性”的——这种更广泛的商业可能,将是本土LCOS光阀产业链能够逆境中坚持走下去、走的更远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长期对投影光阀本土企业突破,报以期待的信心所在。

9.谁会是下一个“爱普生”

2021年是外资投影品牌加速转型的一年。特别是作为全球投影机老大的爱普生,进一步迈出了“学习本土互联网品牌创新经验”的历史性一步。

2020年爱普生开始布局国内家用智能微投产品市场,并加大包括智能微投、激光电视等家用板块的营销力度。2021年,爱普生不仅再次布局新品,而且首次联合腾讯视频举行“重大创新式”的发布会——这是外资品牌首次与国内内容商,联合举行投影新品发布会。

2022年投影机行业十大猜想:新王从何而来

可以说爱普生与腾讯的合作,打开了外资巨头“家投文化互联网化”的大门,成就了外资品牌产品文化“本土生态性”发展的范例。从2020年11月进博会,爱普生与腾讯视频首次合作之后,截止目前爱普生与腾讯视频的生态合作不断深入,通过新品发布、线下体验、联合营销,已经进行数场大型互动合作。

2021年5月的新品发布会上,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深石明宏在发布会上表示,在“科技+本地化”战略指引下,爱普生将加强共创,通过提供核心设备,提供进行共创和人才交流的机会,以及通过协作和投资,与本土优秀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创未来。——爱普生投影产品的国内市场本土化进程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努力就有收获!” 行业数据机构洛图科技(RUNTO)2021上半年中国智能投影市场总结报告显示,爱普生作为唯一外资品牌,上榜LCD技术智能家投销售TOP10;10月20日双十一预售京东电脑数码排行榜,投影仪单品销售额排行榜中,爱普生在榜单前5名中占据三席……

行业人士指出,随着爱普生家投新战略的展开,过去数年爱普生家用投影机,在智能家投时代逐渐下滑的市场地位已经跨过拐点。爱普生的战略升级、拥抱本土消费文化,正在成为其品牌力量再次崛起的根本支柱之一。

对于本土投影市场,爱普生的成绩最大的意义在于形成了一个“互联网创新”时代的“另类范例”:即,面对本土互联网文化创新品牌的攻势,外资品牌不是只有“不断撤退一条路”,而是也可以走出进攻和升级的道路。只要愿意转变思维、换换脑子,凭借巨大的行业底蕴和技术积累,外资品牌在国内400万台家投市场依然可以“再次雄起”。

中国市场作为投影全球消费第一大市场、第一大创新市场、第一大制造基地,对于任何投影品牌而言都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然而,近5年来,几乎全部的十余家主流外资投影品牌都在“不断撤退转进的道路上”。现在,爱普生打破了这一规律,这必然意味着外资品牌,包括日系和台系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选择。

事实上,投影需求主体家投化、智能化、互联网化的趋势,虽然发源于我国、创新于我国投影新秀之手,但是这种新的消费文化却并非是“我国独有”。2021年本土投影品牌,如小米、极米、海信、峰米都在加速出海,拓展国际市场:外资品牌也许还可以在国内市场“不理会这种消费升级”,但是一旦这一趋势扩张到全球,外资品牌的出路恐怕只有“跟进和学习”这种先进消费文化一条路。

恰因为有爱普生的表率作用、更有本土创新品牌国际化带来的全球投影市场消费文化变革压力,业内人士已经大胆预测“爱普生”现象会在投影圈、尤其是外资品牌圈越来越多。2022年很可能会有更多外资投影品牌选择在家投市场,像爱普生那样“发出充满变革、也拥有深厚底蕴和实力”的改变!

10.增长还能有多少

近年来,国内投影机消费总量保持向上态势。但是,这种增长的“力度”却在逐渐下降。特别是2020年在疫情因素下,甚至出现了下滑。虽然2021年,行业规模再拾增势,但是这种势头还能持续多久依然是疑问!

根据IDC历史调研数据,2017年全年中国投影机市场总出货量突破316万台,同比增长25.8%;该数据2018年为435万台、2019年为462万台、2020年为 417 万台,这一年同比下降 9.8%(十余年来首次下滑)。另据IDC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投影机市场总出货量227万台,同比增长32.4%,大幅度填补了2020年上半年疫情导致的“销量坑”。

2022年投影机行业十大猜想:新王从何而来

但是,“疫情低基数填坑”式的高增长显然无法继续。例如,以近年来投影市场销量成长的主力机型,智能投影看,2021年第一季度增幅高达46.3%、但是第三季度增幅只有20.9%、第四季度第一个月,即10月份更是出现了智能投影市场(不含激光电视)线上销量同比下降6%的“欠佳”数据。同时,双十一购物季期间,家用投影,包括激光电视和LED家投销量均不及预期。

2021年第四季度,家投市场的投影增幅将再次创造七八年来的“历史新低”。充分说明了家投市场,作为过去很长时间投影销量增长主力,在高基数、更成熟的市场格局下,增幅持续下降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尤其是叠加了2021年交互平板、液晶黑板等竞品对商务和教育市场投影需求的挤压作用,即便有2020年疫情的低基数效应,行业人士对“投影产业2021年成绩”依然不敢过于乐观。全年500万以上的销量成绩虽然代表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却很可能也是行业高速增长期结束的标志。

在此基础,2022年投影市场的增长将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的方面是,教育和商用市场的“拉胯”效应,在这两大细分领域总基数大幅压缩后,将极大的下降——2019-2020年,投影消费总量增长压力的重头戏,就是商教市场的萎缩;坏消息则是,智能投影这个增量主力,很可能不止一次出现月度负增长,季度增幅可能持续在2成或者以下的水平上——家投市场2018-2020年平均年增长100万台的成绩,是否还能继续,将有一定悬念。

不过,无论各个细分市场结构调整如何,2022年投影行业年度销量突破600万台将基本没有悬念。在行业基数够大的背景下,即便整体市场增幅下降到1.5成左右的水平,其市场绝对增量依然不小。这样的增幅维持三年以上,就足以在五六年后推动一个年销量千万台的投影市场形成!

家用市场进入低增幅高增量时代,商教市场进入低量稳定期、工程市场维持低增幅”,这样一个行业格局将在2022年及其之后,取代2018-2021年的“家用市场高增幅,商教市场高萎缩”格局,进而推动整个投影行业的增长进入更为稳健阶段。

后记:对于2022年度的投影行业,虽然很难有颠覆性的技术出现,也不会有颠覆性的应用需求诞生。但是,市场发展胜在“可预知的稳健性”上。包括超短焦的进一步扩张,激光光源的市场下沉、商教市场的逐步在低水平上稳固、家投整体消费档次的提升等等,都会是必然的事情。“这种稳中向好”虽然不会带来过多惊喜,但是确是“最好”的局面:2022年的投影行业也将在这种稳定中,迎来一个新篇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