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RHEL5系统管理攻略]--第1章 用户与组管理(1)

最新,最详实的RHEL5系统管理全攻略,所有配置都经本人躬行。

RHEL5系统管理内容将陆续完成,敬请关注~~~

<b>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b>

    万丈高楼从地起,奠定地基,显得非常重要!RHEL与Windows系统有很大差异,立志成为一名高手,要从思想上开始……先要练好基本功……从本章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

    UNIX本身是一个多人多任务的操作系统,也就是说UNIX可以在同一时间提供很多人使用;而且每一个用户同时又可以执行多项工作。为了避免不合法的用户滥用UNIX的系统资源,UNIX一开始就实施账号机制,以便让UNIX系统能够辨识用户的身份,以及决定用户在UNIX系统上的权限。

    众所周知,RHEL是一个与UNIX兼容的操作系统,因此RHEL也会提供账号机制。

<b>1 </b><b>.用户账号的管理</b>

为所有用户建立并且管理账号,是系统管理者责无旁贷的工作之一。下面,介绍如何管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中的用户账号。

<b>1.1.1 </b><b>账号管理的原理</b>

/etc/passwd文件存储了本机的用户账号,只需要依照/etc/passwd格式输入账号的信息,即可手工建立、更改甚至删除用户账号。

/etc/passwd的格式是:

<b></b>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由上面可知,/etc/passwd的用户账号的格式,那么我们就可以手动建立用户账号:

①用id命令查看是否有koma用户账号。

②直接用echo命令将符合/etc/passwd格式的koma账号数据附加在/etc/passwd文件后面。

③再用id命令查看,已经有koma用户账号。

    RHEL的/etc/skel/就是用户主目录模板。直接将/etc/skel复制成为该用户的主目录。不过,用户的主目录必须符合下例的规定。

⑴主目录的拥有者必须是用户本人。

⑵主目录的拥有组必须是用户的主要组。

⑶主目录的权限最好为0700,也就是rwx------。

    建立用户的主(家)目录,具体如下:

①用id查询koma的主要组是users组。

②用ls查询没有koma的主目录。

③RHEL的用户主目录模板是/etc/skel,所以只需将它复制为koma的主目录即可。

④设置~koma/目录的拥有者信息。

⑤设置~koma/的权限。

⑥验证~koma/的权限。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可以手动建立用户账号,那么,我们如何手动删除用户账号呢?请继续往下……

     手动删除koma这个账号,步骤如下:

<b>①</b>用id查询koma账号是存在的。

<b>②</b>且koma的主目录也是存在的。

①删除koma的主目录。②验证koma的主目录是否真的被删除。 

    Koma的主目录也被删除了,现在只需直接删除/etc/passwd中的koma账号数据。

    用vi /etc/passwd编辑,如下所示:

    再在vi /etc/passwd中输入如下命令:

回车后出现:

    再次输入dd就删除了koma,然后,输入 :wq 回车(保存且退出)。

    下面我们查询是否还有koma的账号的资料。

     由上可知,“无此用户”!说明已经成功删除了koma账号。

注:手动建立、删除用户账号比较麻烦!是否有简单的呢?

1.1.2 添加用户账号

    为了简化管理者的工作,UNIX领域中有人开发了数种工具,协助更方便管理RHEL系统上的账号数据。

    下面我们来学习Shadow提供的useradd这个工具。

useradd命令参数比较多,边学边讲解常用的吧。

    当使用useradd建立用户账号时,若没有指定参数,useradd则根据/etc/login.defs与/etc/defaults/useradd中的定义作为新建账号的默认值。目前RHEL默认的这两个文件的定义如下:

⑴用户的邮件邮箱目录为/var/spool/mail/目录

⑵新建用户的UID范围是500~60000,默认使用最后一个可用的UID。

⑶会自动建立用户的主目录。  

     我们来欣赏使用useradd命令建立koma账号:

②使用useradd命令建立koma用户账号,全部采用默认值。

③用id命令查看,已经有koma账户信息。

④由于全部采用默认值,所以会自动产生koma的主目录。

⑤查询一下/etc/passwd与/etc/group文件中koma相关的数据。

1.1.3 修改用户账号

   要修改账号的数据的命令是:usermod

   下面我们来使用 usermod修改koma账号:

①查询koma的账号信息,koma的UID是500。

②检查koma的主目录,目前的拥有者也是koma。

③使用usermod把koma的UID修改为1001。

④验证koma的UID确实变成了1001。

⑤且koma的主目录也会自动修改拥有者的UID。

    用户经常使用usermod的时候,主要是修改用户的次要组。

当且仅当使用usermod -G 才能修改用户的次要组,具体如下:

①koma目前只有一个次要组koma。

②查询users是否存在于/etc/group中,结果存在。

③经查询/etc/group中有一个floppy组。 

④经确认后,使用useromd -G 为koma增加users与floppy两个次要组。

⑤查询可知,现在koma已经增加了users和floppy这2个次要组。

⑥由于useromd不提供直接删除次要组的方法,故必须指定“设置后的次要组内容”。注意:此处是单引号!

⑦再次查询可知,koma只剩下koma这个次要组了。

1.1.4 删除用户账号

    要删除用户账号,使用userdel命令。用法如下:

    userdel [-r]  username

    userdel命令只有一个参数 -r ,此参数用来删除用户的下列数据。

⑴用户的主目录。

⑵用户的邮箱。

    在RHEL中,必须使用-r参数才能删除用户的个人资料!

注:由于用户的个人资料中存有重要的信息,尚未确认已经完成备份前,请勿任意删除!

    下面我们来使用userdel命令删除koma这个账号:

①用id查询可知,koma账号已经存在。

②使用userdel -r 将koma账号给删除。

③再次查询可知,“无此用户”说明koma账号已经不存在了。

1.2 组账号的管理

    了解了用户账号的管理方法后,我们再来研究如何管理RHEL中组的账号数据。

1.2.1 添加组账号

     要添加组的账号,可以使用groupadd命令,语法如下:    

     groupadd  [-g GID] [-r] [-f] groupname

-g GID : 指定组账号的标识符。

-r     : 指定添加的组成员为系统组。

-f     : 强制执行。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建立同一个GID相同的组账号,但使

         用 -f 将会建立相同的GID的组账号。

     开始使用groupadd命令添加账号:

①查询/etc/group文件中是否有beyond这个组的资料,结果无此资料。

②再使用groupadd添加beyond组。

③然后,查询可知beyond组的账号出现了。

1.2.2 修改组账号

     要修改组账号的资料,则使用groupmod命令,语法如下:

     groupmod [-g GID] [-n newname] groupname

-g GID     : 修改组账号的标识符。GID是新的标识符

-n newname : 用来修改组的名称。newname是新的组名

      我们使用groupmod命令修改账号:

①查询是否有beyond组。显然有beyond组的资料且GID为500。

②使用groupmod命令修改beyond组的GID为1001。

③再次查询可知,beyond组的GID已经修改为1001了。

<b>1.2.3</b><b> </b><b>删除组账号</b>

      使用groupdel命令来删除组的账号资料。语法如下:

      groupdel  groupname

     下面我们来使用groupdel命令删除beyond组:

<b>①</b><b>查询是否有beyond组。显然有beyond组的资料。</b><b></b>

<b>②</b><b>使用groupdel命令删除beyond组。</b><b></b>

<b>③</b><b>再次查询可知,beyond组已经不复存在了。</b><b></b>

1.3 密码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