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爆发后,觉醒的中国热血儿女纷纷穿上戎装奔赴战场,只为消灭侵占中国领土的侵略者,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用生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序章。新中国成立后,那些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士兵不求功名利禄,又做回了普通人的身份。随着时光流逝,抗战老兵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不少抗战老兵因为遗失证明身份的物件,导致其身份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

特殊的印章
江苏无锡有位九旬老人名叫钱建民,他双目失明,嘴巴上有道明显的疤痕。钱建民老人和自己的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女儿钱小蕙只知道父亲上过战场击杀过日军,至于老人参与抗战的细枝末节,钱建民并未对钱小蕙细说。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并不是特别好,女儿钱小蕙为了照顾父亲,常常是家里工作两头跑。当钱小蕙得知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成立后,便劝说父亲报名。后来,就有志愿者来到钱建民家中探望,想从老人口中得知更多关于抗战的事情。
面对前来探望的志愿者,已经是九旬高龄的钱建民老人虽然记不得很多事情了,但唯独能清晰有力地讲起了他曾参与抗战的事情。从钱建民老人口中得知,他曾是陆军机械化学校的学生,曾跟随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与日军展开战斗。志愿者还从钱小蕙那里得知老人家里面有张盖着红色印章的白纸,白纸铺开后,上面写着“第十八师团司令部印”几个字,这个印章与钱建民有什么联系?
揭开往事
钱建民于192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曾在辅仁中学就读。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无锡遭到日军战机的轰炸,钱建民和姐姐姐夫去往重庆避难。看着国家被日军炮火所不断摧残,钱建民决定考取陆军机械化学校学习军事知识,出来后上战场杀敌。1940年,钱建民顺利进入了陆军机械化学校,并在里面接受严苛的军事训练,还见识到了国外先进的战车,但数量有限,只能作为教辅用具。
从陆军机械化学校毕业后,钱建民不愿意留校任教,成为了远征军驻印军中的一员。1943年,中国驻印军对侵占缅甸北部和云南西部的日军发起反攻,为了打开中印公路,新22师负责对抗日军第18师团,此时的钱建民为新22师第66团战车1营见习车长。战斗打响后,日军第18师团在战车1营的坦克攻击下向瓦鲁班撤离,并在瓦鲁班附近建造了防守坚固的阵地。
于是,战车1营决定派部队绕到日军后方展开袭击,钱建民随部队绕向敌后方潜藏在原始森林中找到合适时机对日军的战防炮阵地展开了突袭。第18师团在这场战斗中死伤惨重,司令部的关防大印也被缴获。战争的胜利让士兵们都很高兴,还将日军关防大印在几张白纸上盖下了印章。钱建民也盖了几张,将其寄给了自己的家人。缅甸战役结束后,钱建民便回到了国内任职。
1945年,钱建民运送抗战物资回程的途中遇到了匪徒在骚扰百姓,正义感十足的钱建民随即停下来阻拦匪徒继续猖狂作恶。而在与匪徒打斗的过程中,钱建民的下巴被击中,双眼被手榴弹爆炸后弹飞的弹片击中,鲜血不断从面部留下。后来经过医生的抢救,钱建民才保住了性命,双眼自此失明。新中国成立后回到老家生活,直到钱建民的信息在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上显示,人们才关注到了这位英雄。
老人心愿
但仅凭印章并不能证明老人的身份,后来还是与钱建民同是陆军机械化学校的学生游杰士提供了证明。当志愿者再度问起老人有什么想要完成的心愿时,老人提到想要摸摸中国装甲部队的战车。为了满足抗战老兵的心愿,解放军第一集团军装甲旅调6辆坦克迎接请老人到部队参观。当钱建民老人摸到中国部队的新式战车后,心情非常激动,再也不用羡慕国外的先进战车了。2018年,钱建民老人因病去世,他的功绩则仍将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