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战术分析:朗尼克为曼联打造的4222战术是怎么运转的?

尽管只带队参加了三场比赛,样本数量较小,朗尼克的战术已经足够令人期待,10秒进攻、8秒防守的理念正在逐步融入曼联球员的行为当中。实际上,朗尼克的4222战术拥有许多的变化,基于433阵型基础上的高位压迫,对于球员的要求非常高,而曼联球员是否能够完全胜任这套战术,依然有待观察。我们通过朗尼克的4222战术轮换方式,来讨论下对于曼联球员的能力要求。

战术分析:朗尼克为曼联打造的4222战术是怎么运转的?

基于433压迫体系下的变种

在曼联的首秀比赛当中,朗尼克的4222战术构建非常明显。比如下图所示,曼联在对阵水晶宫的比赛中,布鲁诺费尔南德斯、桑乔站位在边前腰的位置,双后腰尽量靠近双中卫,双边后卫留足了向前运转的通道。

战术分析:朗尼克为曼联打造的4222战术是怎么运转的?

但是朗尼克的战术却是基于433战术构建进行变种的,如果回归到常规的球员角色定位,我们会发现其实双前锋当中其中1人还是承担了边锋属性,双边前腰的定位当中,布鲁诺费尔南德斯承担了8号位的责任、桑乔承担了边前腰的责任,而两名后腰球员当中,弗雷德在6号位、8号位之间切换,而小麦克在8号位向6号位切换,每一名球员实际上都承担了不同的角色定位,这就对于球员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

战术分析:朗尼克为曼联打造的4222战术是怎么运转的?

压迫体系之一:中锋+边前腰的跑动能力

压迫体系是4222战术的基本要求之一,朗尼克要求曼联球员频繁向对手的出球队员进行施压,而施压的主要人员是对手持球侧的中锋、边前腰进行执行。比如下图所示,当对手向曼联的右边路进行出球时,拉什福德需要向右路移动,填补中锋的空白,看防出球中后卫,C罗、桑乔主要向前压迫,边后卫需要看防对手的边锋,而小麦克向前压迫对手的接应后腰。

战术分析:朗尼克为曼联打造的4222战术是怎么运转的?

在这一套体系下,曼联的整体阵型要求就非常高,需要球员能够协同进行统一跑位。如果经常看比赛直播的朋友,应当会发现在压迫过程当中,曼联的拉什福德、C罗、桑乔、达洛特必须保持斜向的直线,而布鲁诺、弗雷德、小麦克需要保持第二条斜向的直线,组成第二道拦截线,卢克肖、马奎尔、瓦拉内需要组成第三道拦截线。

战术分析:朗尼克为曼联打造的4222战术是怎么运转的?

压迫体系之二:双中锋+后腰的压迫能力

如果对手没有向边路出球,而是直接传球给后腰球员,那么就强调了中锋的压迫能力。比如下图所示,双中锋、双后腰应当组成四边形,保持对出球后腰的包围。而曼联的两名前腰球员必须盯防对手的中场接应球员。

战术分析:朗尼克为曼联打造的4222战术是怎么运转的?

当对手的出球中后卫向后腰出球时,那么曼联必须保持高度的协同性,双中锋迅速拦截后腰、中后卫直接的联系,他们应该尽量靠近后腰,并且在后腰、中后卫之间保持直线,曼联的抢球后腰应该迅速贴身进行抢断,比如下图所示。实际上,曼联在索尔斯克亚执教时期,就频繁遭遇这种拦截路线,从而导致断球被反击。

战术分析:朗尼克为曼联打造的4222战术是怎么运转的?

出球体系:缺乏出球能力的后腰

曼联一直缺乏具备出球能力的后腰球员,而朗尼克的战术体系下,后腰球员更是出球的核心区域,朗尼克的战术体系要求,每一名球员身边都拥有至少3名球员接应,从而形成传球的四边形结构。比如下图所示,曼联的双中卫、出球侧边后卫、出球侧边前腰、出球侧边锋组成五边形,而后腰恰恰就位于这个五边形的中央。

战术分析:朗尼克为曼联打造的4222战术是怎么运转的?

所以,当中锋向边路游弋接应球权时,边后卫、中后卫、后腰、前腰就组成了传球的四边形结构,任何一个位置的接应、传球路线都会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后腰区域面临对手的贴身压迫,曼联的后腰出球接应就更加强调身体对抗,那么近期传出朗尼克需要一名身材高大的后腰球员,就不足为奇了。

战术分析:朗尼克为曼联打造的4222战术是怎么运转的?

4222战术体系下,球员的定位

当然,如果把整体战术按照4222战术的框架进行划线,下图的站位就会更加明显一些。当曼联的球权向边路过渡时,持球侧的后腰是肩负着8号位的职能的、前腰会承担边锋的职责。所以,朗尼克的战术对于后腰的覆盖面、边前腰的组织能力以及突破能力要求非常高。

战术分析:朗尼克为曼联打造的4222战术是怎么运转的?

在这套战术体系下,勤奋的C罗能够胜任但是容易过于疲劳,曼联对于中锋的需求也会特别旺盛,这就是朗尼克的阵容必须保持足够的厚度的原因。

战术分析:朗尼克为曼联打造的4222战术是怎么运转的?

当然,任何战术结构都不可能通过区区几句话表达完整,大概意思也能看得出朗尼克的战术对于曼联球员跑动覆盖能力、协同能力之强可见一斑,索尔斯克亚执教时期,曾经尝试进行过要求,但是战绩不佳而放弃,朗尼克的结局会是如何呢?拭目以待。

继续阅读